《Science头条:新变异毒株或将引发新一波“非常糟糕”的疫情》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01-10
  •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导致感染率激增,英格兰昨天已宣布全境封锁至少到2月中旬。

    我们先来看一组最新数据。

    当地时间1月5日,据英国政府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24小时内,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0916例,较前一日又增加了2132例,系首次突破60000例,再次刷新大流行暴发以来的最高纪录,并已连续八天超过50000例;新增相关死亡830例,较前一日翻了一番。

    近日,《Science》头条新闻发表名为“Viral mutations may cause another ‘very, very bad’ COVID-19 wave, scientists warn”的文章。

    对于研究新冠病毒的科学家来说,进入新的一年并没有看到新气象,而是带来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如2020年初一样,全世界都在焦虑地注视着一种新病毒在一个国家传播,并竞相为其他国家分析风险。

    这一次,它不是一种全新的威胁,而是一种迅速传播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1.7。上个月,B.1.1.7在英国东南部首次被鉴定后就立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它很快取代了其他变异毒株,并可能预示着新冠大流行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阶段。

    惠康基金会负责人、传染病专家Jeremy Farrar说:“人们担心B.1.1.7将会以更高的传播速度成为占全球主导地位的病毒,并将引发另一波非常糟糕的疫情。虽然我们已经可以很好地预测2020年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发展轨迹,但我认为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不可预测的阶段,这是病毒进化的结果。”

    这种担忧已经导致一些国家加快疫苗经紧急使用授权或讨论可能迅速保护更多人的接种方案。但随着新变异病毒在多个国家出现,许多科学家呼吁政府加强现有的控制措施。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于1月4日宣布了更严格的新限制措施,包括关闭学校、要求人们“非必要不出门”。但其他国家还在犹豫不决。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病毒学家Emma Hodcroft说:“我确实觉得我们现在正处于另一种境地,很多欧洲国家都在观望。我真的希望这一次我们能意识到,这是我们的早期预警,这是我们打败这种变异毒株的机会。”

    约翰逊表示,新变异毒株的传染性要高出50%到70%。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英国的确诊病例数激增,但是该国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以及圣诞节前人们的行为和区域感染率都发生了变化。牛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Oliver Pybus说:“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情况,很难确定新变异毒株带来的全面影响。”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1.1.7的许多突变(包括关键的刺突蛋白中的8个)确实增强了传播。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建模师Adam Kucharski说:“我们依靠的是多种不完善的证据,但现在几乎所有证据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例如,英国公共卫生部的一项分析显示,在英国,与B.1.1.7病毒感染者接触的人中,约有15%的人检测结果呈阳性,而与其他变异病毒感染者接触的人中,这一比例为10%。”

    据CNN报道,当地时间1月5日,英国首席医疗官克里斯·惠蒂表示,现在英国每50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这一数字“真的非常高”。惠蒂称,在截至12月30日的两周内,英国确诊病例增加了70%。英国政府数据显示,对比七天的滚动平均值。这一比例从12月16日的每10万人287例上升到12月30日的每10万人487例。

    Pybus说:“如果其他已经检测到B.1.1.7的国家也看到确诊病例激增的现象,这将是我们拥有的最有力证据。”

    在爱尔兰,感染率也在迅速上升,该变异毒株现在占测序病例的四分之一。丹麦在新冠病毒测序方面属于领先地位,而来自丹麦的数据也不能让人放心。那里的常规监测已经发现了几十次变异毒株,其频率从12月初测序基因组的0.2%上升到3周后的2.3%。

    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基因组学家Mads Albertsen说:“在过去的4周里,我们在丹麦发现了一个指数级增长的典型例子。这些数字还是比较低,无法得出有力的结论,但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这将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表明许多国家可能面临与英国相同的问题。”Albertsen补充说:“我们应该开始为其他地方发生同样的事情做好准备。”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新的变异毒株会使人病情加重,但这并不能让人感到安慰。Kucharski说,病毒传播能力的增强比致病性的增强更加危险,因为它的影响呈指数增长。他说:“如果你感染了一种致死率为1%,但却有大量人感染的疾病,那么它导致的死亡人数将比少数人感染但致死率为2%的疾病要多。”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物理学家Viola Priesemann表示:“如果英国估计该病毒的繁殖数(R)增加了50%至75%,那么阻止病毒的传播将变得更加困难。在德国,你需要采取两大额外措施来保持繁殖数低于1。”

    隔离感染者并追踪、隔离和检测其密切接触者是第一步。Priesemann用德国的实例证明,仅凭这些措施就可以将R值从2降低到1。但当病例数量达到临界阈值,公共卫生部门不堪重负时,这就意味着在现有措施基础上应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才能有助于遏制新病毒的传播。Priesemann说:“这是另一个降低感染率的原因。”他于2020年12月联合在《柳叶刀》撰文呼吁欧洲采取联合策略,以迅速降低感染率。

    Hodcroft表示赞同。她说:“情况从未如此严重,最坏的情况是什么?顶多是我们做过头了,新确诊的病例非常少,那我们就可以取消很多限制。”

    大幅降低感染率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减少了病毒进一步进化的机会。Farrar补充道,已经出现了其他变体,特别是在南非的一种叫做501Y.V2的变异毒株,与B.1.1.7一样令人担忧。他说:“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场数字游戏:病毒传播的越多,突变体出现的机会就越多。 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出现威胁到疫苗功效的突变。”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William Hanage说:“感觉世界又回到了2020年初的样子,这令人沮丧。但我们必须阻止这种病毒。宿命论不是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

  • 原文来源: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2844.html
相关报告
  • 《Omicron: 新冠病毒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变异?没必要恐慌,天塌不下来》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1-12-05
    • 世卫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并向全世界拉响警报:将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世卫组织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由南非首次报告,初步研究表明,该变异株导致人体再次感染病毒的风险增加。Omicron被认为是迄今最凶猛的、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新冠变异毒株,目前,英国、美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暂停往返南非在内的非洲多国航线。Omicron来势汹汹,上升的趋势和对病毒的未知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Omicron(最新变异毒株)有何特点?它为何引起各方担忧?Omicron变种毒株最先在南非出现。南非流行病应对和创新中心主任奥利韦拉教授(Tulio de Oliveira)在记者会上说,Omicron毒株的突变量非常高,导致南非疫情反弹。南非是非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1月25日,当地新增2465起确诊病例,比11月初的106起,激增逾20倍。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简称NICD)经基因组测序,截至11月26日,已记录至少77起Omicron确诊病例。早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当地的新增病例中,90%由新变种病毒引起。南非过去也曾是其他变种毒株的发现地。2020年12月,贝塔(Beta)毒株最先在南非出现,之后传播到近70个国家。最先在印度发现的的德尔塔病毒,则在今年5月传入南非,引发严峻的第三波疫情。 异常诡异的Omicron在南非产生的原因很可能与该地区艾滋病的高流行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南非HIV病毒人口感染率超过了13%(总数约800万人)。而15岁到49岁妇女的感染率超过了21%,同年龄段成年男性感染率约为18%。在现代医学条件下,感染HIV病毒并不等于患AIDS(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但庞大的感染基数还是造成了南非近400万艾滋病人。 根据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TAG-VE)专家组的会议结果,初步证据表明,与其他VOC变异株(如德尔塔)相比,Omicron变体传播能力增加。目前南非几乎所有省份都已发现这一变异株,并且病例数量都在快速增加,并且变异株更有可能具有竞争优势。 根据Omicron(右)毒株的刺突蛋白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左)毒株相比,Omicron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 Omicron毒株之所以引发巨大关注,是因为其所含有的突变数量,大大超过了肆虐全球的德尔塔毒株(仅16处突变)。Omicron毒株共含有超过50个突变,其中仅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就有32处。刺突蛋白可以帮助新冠病毒结合并侵入人体细胞,同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也通过刺突蛋白来识别病毒。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最新变异毒株到底是不是 “狼来了”还需要带着问号去看待。 最新变异毒株会剥削现有疫苗保护力?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新变异毒株是否会剥削现有疫苗保护力的问题显然更值得关注。辉瑞此前称,针对Omicron的新疫苗可能需要100天的时间才能研发出来,而疫苗制造商莫德纳也曾表示,将“迅速推进针对Omicron的加强针候选疫苗”。环球新闻网消息则称,阿斯利康表示正在研究Omicron对其新冠疫苗和抗体组合药物的影响。阿斯利康正在博茨瓦纳和斯瓦蒂尼两个非洲南部国家收集数据并进行研究,这将对该公司针对这种变异毒株搜集真实世界数据有极大突破。 面对强悍的最新变异毒株Omicron,疫苗到底能起到多大的防护作用还是未知。即便是对于当下最流行的德尔塔来说,疫苗的保护效力也并非百分之百。新冠疫苗的作用机理就是免疫的原理。新冠疫苗作为经过改造的新冠病毒或新冠病毒的部分,当人体通过注射等途径接种疫苗后会发生免疫,继而产生保护抗体和免疫记忆。同时,疫苗本身的质量也非常关键,病毒不可能百分之百逃逸,只会让综合抗体的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比如,针对野生型设计的mRNA疫苗,打到体内之后,如果产生抗体水平是1000,遇到变异株,它抗体水平就要打折扣变成400,针对南非变异毒株Omicron可能会变得更低。而如果在对二代疫苗进行设计,使用合适的佐剂,提升疫苗质量,提高抗体水平,针对这种突变毒株,即使疫苗效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对病毒依旧有足够清除能力和对人体的保护率。 从既往的突变株看,新冠病毒处于不断变异的过程中,传播性较强的病毒往往在致病性上有所降低,而传染性和致病性都较高的突变株,由于较高的致死性和发病症状的显着性往往难以发展成大流行。目前新毒株的各方面研究尚在开展,各个维度的指标有待研究确认,新毒株Omicron的影响需要理性看待。目前,疫苗接种仍然是最重要的防控手段之一,疫苗在对多个变异毒株的保护效果上都表现较好。德邦证券的分析师认为,新冠疫情恐将持续,其传染性与毒性远超流感病毒,单一方式很难起到决定性的防治作用,“预防+治疗”组合将成新冠疫情未来主要防治手段;其中,作为预防用的疫苗仍是疫情防控的首选,只有大范围的疫苗接种才能构建牢固的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疫苗持续升级换代和定期接种恐成常态。 专家最新研判:不必过分惊慌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Omicron有更多突变并不代表传染性和致病性就更强,其传染性和致病性还有待观察,目前首先需要查清楚其在非洲的流行情况。在他看来,疫苗的防护效力可能会对Omicron有所降低,但不会完全失效,口服药则不会受到影响。“Omicron很大可能是在免疫缺损的病人里面出现的,对这部分人群要加强疫苗接种,保证他们产生足够的抗体,防止他们成为新冠病毒变异的温床。”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Omicron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已在南非等地区流行,目前对该变种病毒还没有太多了解,但这种病毒携带大量突变,对防疫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挑战。“这个变异株很新,虽然分子基因检测发现,它在受体结合部位有比较多的变化,但是它有多大的危害性、传播会有多快、会不会使疾病更加严重,以及是否需要针对它进行疫苗研发,还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现在下结论为时太早。Omicron变异株的危害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判断,需要随时注意,但是现在还不会采取比较大的行动。还有一个需要比较注意的是,要注意对南非相关区域入境人员的防控。” 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目前公众不需要过度担忧新冠变异病毒,这是科学家们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他说:“民众们需要相信,我们会及时预警的。”“这种情况总会发生,病毒会不断进化,我们也会发现它们,”但他仍然希望民众不要过于惊慌,“还不是世界末日,天还没有塌下来。”
  • 《BA.4和BA.5变种引发法国第七波疫情》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自6月初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BA.4和BA.5在法国加速传播,目前BA.5已经完全取代BA.2成为流行的主要毒株。BA.4和BA.5占据主导后在法国引发第七波疫情,导致相关指标急剧上升,7月5日单日新增确诊感染者再次突破20万例。   法国新任卫生部长弗朗索瓦·布劳恩在部长理事会上表示,“BA.4和BA.5变种已成为主要毒株,导致全法疫情死灰复燃”。在6月29日至7月5日期间,法国平均每天有11.9万例新增感染,与上一周相比增加了80%。然而,由于检测数量有限,法国新冠疫情的实际感染率可能大大高于当前数据。截至6月底,法国每日检测量约为27.2万次,与2021—2022年间冬季的检测水平相差甚远,当时每天检测量在80万—140万之间。   随着感染人数的快速上升,法国医疗体系再次面临压力。根据巴斯德研究所7月7日发布的预测,新冠相关的住院人数将在未来几天进一步增加。预计7月18日每天将有约1700人入院,而目前每日住院人数约为1000人,其中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将由目前的每日新增100人攀升至约160人。   法国公共卫生署跟踪新冠病毒变异的负责人贾斯汀·谢弗称:“我们在今年1月的BA.1浪潮中看到了这种情况,即使是致病性不强的变种,从数学上讲,大量感染也会导致大量住院。”法国公共卫生部呼吸道感染和疫苗接种部门负责人伊萨贝尔·巴翰对媒体表示:“加强疫苗接种可预防约80%的严重病例,而且这种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是稳定的。”   为了应对新一波疫情,法国继续推动60岁以上人群接种第二剂加强针(第四针)。此外,对于未接种疫苗的护理人员继续维持停职状态。目前,这一部分护理人员比例已非常低,仅为0.53%。   法国科学委员会7月4日还就法国疫情前景发表了意见,警告未来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新冠病毒和新一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