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 2020年 "水上高速" 通江达海长江水利网》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8-22
  • 以前不是光秃秃的一片吗,啥时候整治成这般模样了?”8月13日11时,武汉市民张宇经过长丰大桥时惊讶地发现:汉江两岸草木茂盛,绿意葱葱,边坡铺上了砖块和石头,像穿上一层厚厚的铠甲,颇为壮观。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从去年12月开始,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航道开始施工,拉开了汉江新一轮治理的帷幕。

    省港航局局长王阳红表示,到2020年,这一段长33公里的航道整治完成后,将成为千里汉江上首段实现2000吨级航行河段。汉江,跨步迈入新时代。

    430米岸线有4种护坡

    武汉港航局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航道整治办公室工程部部长王娟介绍,该项目主要是对张家台、熊家台、胡家台、白鸽咀、舵落口、黄金口、阎王嘴、四明、月湖9个滩段进行整治,分为7个标段,总投资6.82亿元。长丰大桥附近属于2标段。

    驶下长丰大桥,沿着汉江往龙王庙方向步行,一段430米的边坡上,铺设了4种不同的“砖块”。有像铺设沥青路一样的碎石,有一片片方形槽砖,还有铺了一层网的鹅卵石。

    “一旦涨水,碎石能护坡吗,会不会被大水冲走?”看到一段百余米长的边坡上铺满了碎石,记者十分不解。

    “你放心,它们非常牢固。”在施工方长江宜昌工程航道局项目副经理常坤提示下,记者用双手掰碎石,发现碎石粘在一起,纹丝不动。

    常坤说,碎石在搅拌、填充时添加了一种新材料——BASF聚氨酯,它不但增加碎石的防护强度,还可使水中的泥沙、微生物等沉淀在碎石中间,有利于生态恢复。这种新材料从国外进口,是首次在内河航道治理中使用。

    再往前走,护坡的石块变成了方形槽砖。槽砖中间的2条对角线组成一个“x”,每条对角线和四边各有2个圆孔。常坤说,这种槽砖铺成一片后像一张网,故名立体网状护坡砖。水漫过槽砖后,泥沙、微生物会通过圆孔沉淀,保护生态。这种槽砖在长江航道治理中使用过,效果非常好,此次首次在汉江治理中使用。

    “4种砖块代表了4种护岸结构。”王娟说,该项目作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应用了6项生态技术(结构)和3种新材料,大大提升了护坡效果。

    5级枢纽年内全部开工

    作为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汉江途经陕、豫、鄂三省,也被誉为湖北的母亲河。汉江蔡甸汉阳闸至南岸嘴段航道位于汉江最下游,2020年完成整治后,可实现2000吨级船舶通航。这标志着继湘江、赣江之后,长江上又一大支流迈入2000吨级船舶通航之列。

    一直以来,汉江河道险滩密布、水流分散,加之南水北调后水流量减少,致使汉江中下游航道“瓶颈”连串、“梗阻”不断。

    在汉江沿线,分布着十堰、襄阳、孝感到武汉的汽车工业走廊,云梦、应城、天门、潜江的盐化工业基地,荆襄、保康的磷化工基地,武汉、仙桃的轻纺产品出口基地以及江汉平原农业商品粮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江航道治理工程。2016年5月,汉口雅口航运枢纽项目开工,拉开了我省汉江5级枢纽建设的帷幕。这5级枢纽分别是:夹河、孤山、雅口、新集、碾盘山,总投资近200亿元。

    省港航局相关人士介绍,年内5级枢纽可全部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通航。届时,与已建成的丹江口、崔家营、王甫洲、兴隆4级枢纽一起,形成1000吨级汉江航道,与长江、江汉运河构筑成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将沿江城市串珠成链,打造一条通江达海的“水上高速”,对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的形成,极大缩短了船舶航行长江、汉江间的水运里程。例如,船舶由沙市到潜江,走江汉运河,比沿长江绕道武汉缩短里程681公里。里程缩短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近5年来,汉江货运量每年增幅超过15%,尤其是集装箱货运量,每年实现翻番增长。

    王阳红表示,到2020年,汉江将真正成为我省第二条黄金水道。.

相关报告
  • 《长江水利网》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2-21
    • “长江水利网”是水利部长江委员会的网站,提供有关讲和治理、流域管理、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信息(包括新闻消息、科技动态、政策法规、出版刊物等)。
  • 《长江日报: 长江四大家鱼产卵总量创新高-长江水利网》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3-01
    • 本报讯(记者黄师师 实习生吴雅婷)长江水利委员会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首次开展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结果表明,四大家鱼产卵总量为2011年开展生态调度试验以来历年最高。 试验期间,长江上游宜宾断面监测到四大家鱼产卵总量500万粒,江津断面监测到鱼卵总量1.06亿粒,长江中游宜都断面监测到鱼卵总量10.8亿粒。综合比较繁殖响应时效、产卵持续时间、繁殖规模占比等方面得出结论,生态调度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也减轻了三峡水库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影响。 据了解,长江四大家鱼为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由于三峡大坝的拦蓄作用,长江自然涨水过程消失,以四大家鱼为主的长江鱼类产卵受到影响。所谓生态调度,就是在四大家鱼产卵期间,三峡水库持续增加放水量,人为造成江水持续上涨过程,刺激四大家鱼产卵,影响范围在宜昌至武汉江段。 从2011年开始,长江防总对三峡水库实施生态调度试验,通过每日增加出库流量使荆江河段实现持续上升,从而模拟自然环境涨水过程,达到为长江主要渔业资源四大家鱼创造产卵条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