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首次发表新冠论文:武汉病毒所确认病毒进入细胞路径》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0-02-04
  • 北京时间2月3日傍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于2020年1月20日提交,1月29日被期刊接收,最终在线发表于2月3日。这也是《自然》首次以正式论文的形式刊发关于2019-nCoV的研究。

    石正丽团队对最早在中国武汉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暴发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鉴定和表征,揭示了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的相似性。研究团队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蝙蝠的证据,但是此次爆发的动物来源尚待确认。武汉病毒所还确认了2019-nCoV进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冠状病毒一样,即通过ACE2细胞受体。

    来源澎湃新闻

  • 原文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58802
相关报告
  • 《武汉病毒所:新冠病毒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瑞得西韦申报中国发明专利(抗新冠病毒用途)》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2-06
    •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瑞得西韦和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题发表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282-0 该研究表明,在Vero E6细胞上,瑞得西韦(Remdesivir, GS-5734)对2019-nCo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0.77 uM(微摩尔每升),选择指数SI大于129;磷酸氯喹(Chloroquine)的EC50=1.13 uM,SI大于88,说明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其在人体上的作用还有待临床验证。 瑞得西韦(Remdesivir,GS-5734)是核苷类似物,目前在刚果(金)开展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Ⅱ和Ⅲ期临床研究。磷酸氯喹(Chloroquine)于上个世纪40年代起用于治疗疟疾,后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初步结果此前已通过多种形式向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报告。 为服务于疫情防控,合作双方单位联合声明:在上述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中,我们对于国内已经上市并能够完全实现自主供应的药物磷酸氯喹,不申请相关专利,以鼓励相关企业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 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得西韦,我们依据国际惯例,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如果国外相关企业有意向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我们双方一致同意在国家需要的情况下,暂不要求实施专利所主张的权利,希望和国外制药公司共同协作为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
  • 《武汉病毒所等建立2019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7-31
    •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Cell Research (《细胞研究》)在线发表题为“Infection with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causes pneumonia in Rhesus macaques”(《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恒河猴肺炎》)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利用武汉病毒所临床分离的病毒株对恒河猴进行感染。研究显示,恒河猴对新冠病毒感染较敏感。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感染新冠病毒后,在实验动物咽拭子中可观测到恒河猴持续排毒,但鼻拭子和肛拭子只能在个别动物样本观测到较低的病毒载量。在感染的动物血液中未能发现有病毒存在。(2)病毒感染后,肺部X-光片显示,可在恒河猴肺部观察到阴影,提示为病毒感染造成的病灶。(3)解剖后病理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可在肺部引起间质性肺炎,镜下观察显示大部分肺泡壁显著增厚,见大量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增生,部分细小血管可见透明血栓形成。(4)肺部病变组织可检测到病毒蛋白并可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病毒,测序结果显示出分离的病毒与感染用病毒的一致性,从而完成了科赫法则的验证。(5)该研究同时证明了由原发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保护恒河猴免受新冠病毒的第二轮攻击。 通过动物模型建立和分析,该研究为疫苗、抗病毒药物和抗体等的评价提供了直观指标。目前该动物模型已用于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疫苗、抗病毒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的评估。 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石正丽和单超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单超、武汉病毒所高级实验师姚艳丰、副研究员杨兴娄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亦武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等项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