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5
  •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14日透露,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供需总体平稳,原煤日均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1.2%。

    当天,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董万成说,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形势变化,能源行业多措并举保供稳价,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价格总体稳定,对经济恢复向好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能源消费方面,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较二季度提升5.3个百分点;电煤需求增加拉动煤炭消费较快增长;天然气、汽煤油消费还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但降幅有所收窄;基建投资持续发力、货运物流复苏支撑柴油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能源供需方面,能源供需保持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原煤日均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11.2%。9月以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亿吨以上。前三季度,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0%、5.4%。目前,采暖季用气合同已基本落实,地下储气库注气进度执行良好。

    能源价格方面,面对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能源行业及时研判、超前谋划,有效应对能源市场波动。降低天然气采购成本,合理引导天然气消费。中央企业发挥“资源池”优势,国产气和进口管道气、进口LNG长协气等稳价资源占比增大。主要供气企业管道气平均供气价格多在每立方米2元至3元(人民币,下同),部分尖峰增量气源价格也控制在每立方米4元至5元,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能源生产降碳提效方面,前三季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9400万千瓦左右,占新增总装机的82%。今年前8个月全国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2295亿元,同比增长16.7%,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43499-1.html
相关报告
  • 《国家能源局发布前三季度我国能源形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0-31
    • 10月30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通报了前三季度我国能源形势。   前三季度,全国能源消费继续回暖,供给质量不断改善,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转型持续推进,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呈现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能源消费较快增长。   分品种来看,表现为“一回暖、一平稳、两快速”。   煤炭消费持续回暖。前三季度,在电煤消费增长带动下,全国煤炭消费增速回升。据行业初步统计数据,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用煤均为正增长,电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53.9%,比去年同期提高约2.3个百分点。   石油消费相对平稳。前三季度,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3.4%左右,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成品油消费延续中低速增长态势,其中,汽油消费小幅增长,柴油消费保持平稳,煤油消费快速增长。   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6.7%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除化工用气小幅下降外,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创6年来新高。受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夏季用电负荷屡创新高。   第二、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发电装机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合计占总装机的36.4%,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9%,高于火电增速2.0个百分点。   电力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三产和居民生活合计用电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电能替代助推终端用能结构持续优化,上拉用电增速2.6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持续高于制造业用电增速。   第三、能源供给质量逐步提高。   煤炭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成效明显。前8个月,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约1亿吨,完成全年任务的67%。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累计确认新建煤矿产能置换方案60处、规模3.3亿吨;在建煤矿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务73处、规模4.1亿吨;核准具备条件的煤矿17处、规模0.6亿吨,煤炭供应和价格总体稳定。   化解煤电过剩产能深入推进。有关地方和企业全面梳理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排查能效和环保不达标机组,落实2018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预计将提前完成“十三五”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的目标任务。前三季度,全国新增煤电装机同比减少近4成。   第四、能源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   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储气设施建设、气价并轨等工作加快推进。“全国一张网”有序推进,青宁输气管道核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工程等加快建设、中段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天然气管线关键装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已落实全年天然气供应资源量超过去年消费量250亿立方米,重点增供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地区。   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建设提速。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稳步推进。分两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亿元,重点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青海至河南、陕北至湖北、张北至雄安等直流输电工程,以及南阳-荆门-长沙等交流特高压工程加快实施。   能源补短板项目储备工作加快落实。按照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以电网升级、油气增储上产、管网设施互联互通、水电开发、核电建设、煤电改造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年内和2019、2020年开工的重大项目储备工作,为稳增长、调结构、增后劲贡献力量。   第五、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全面铺开。   省级电网实现输配电价改革全覆盖。跨区跨省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试点深入推进。售电侧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分三批推出320个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上半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累计80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4.8%。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6%,煤电交易电价比上网电价降低0.03元/千瓦时,水电、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电价下降0.06~0.08元/千瓦时。华东、华北、南方区域市场交易电量合计占全国70%以上。   第六、能源行业效益、效率总体改善。   前8个月,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1%,占工业企业的17.8%,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在化解煤电过剩产能和用电快速增长双重带动下,全国发电设备利用率结束连续六年下降的局面,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比去年同期增加94小时。各地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调度,新能源消纳空间持续扩大,全国弃风弃光现象明显缓解。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三季度能源形势》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01
    • 10月30日上午,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在会上介绍,前三季度,全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供给保持较高水平,能源供需总体平稳,价格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能源保供有力有效。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圆满完成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日发电量三创历史新高,未实施有序用电。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推动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持续保持近2亿吨的历史高位水平。生产生活用油市场供应充足。地下储气库注气按计划实施,将为采暖季天然气供应保障提供有效支撑。 二是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已正式印发实施。大力推进农村风电光伏、海上风电发展。加快常规水电、抽水蓄能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绿证制度,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 三是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电力市场建设深入推进,进一步激发能源高质量发展活力动力。因地制宜加快推动各地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挖掘调峰潜力超过900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项目增长迅速。 四是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能源领域有力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全国在建和年内拟开工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近1.5万亿元,投资完成率较去年同期高出5.5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扩内需、稳投资、促增长、保安全的牵引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