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发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2019》》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23
  •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2019》报告,根据此份报告内容显示:光伏发展态势迅猛,占据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的1/3,亚洲地区的光伏新增装机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短短五年时间,世界光伏装机总量翻了3.5倍。在风电方面,2014年世界风电累计装机规模约为349GW,2018年,世界风电累计装机高达564GW,五年时间也几乎翻倍。中国大陆地区风电装机从2009年的17.6GW,增长到2018年的184.7GW,10年时间几乎翻了10倍。亚洲的风电装机水平在2018年也是世界最高的地区。  

    报告内容指出:"世界光伏装机总量从2013年的135GW,逐步增至2017年的386GW,截至2018年底,装机总量达到480GW。世界光伏装机总量用5年时间,实现了3.5倍的增长。其中,亚洲、美国及少数欧洲国家和南美、中东地区等新兴国家成为支撑2018年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主力。"  

    亚洲地区当之无愧成为光伏装机之王,以64GW的并网新增光伏装机量傲视群雄,累计光伏装机量从2017年的210GW增至2018年的274.6GW,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发展的明显推动力。  

    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五个国家光伏装机量几乎支撑了整个亚洲市场。报告指出: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从130GW增至175GW,日本光伏装机从29GW增至55.5GW,印度光伏装机量从17GW增至26.8GW,韩国光伏装机量从5.8GW增至7.8GW,巴基斯坦从742MW增至1.5GW,上述五个国家的累计光伏装机量已达到265.3GW,约占亚洲整体光伏装机量的97%,助力亚洲成为几大洲中发展最强劲的地区。2017年,上述五个国家的累计装机量约占全亚洲的87%,2018年增长至97%,显现出光伏发展的地域集中趋势。  

    美国光伏装机从2017年底的42GW增至2018年底的49GW,欧洲则从110GW增长到119.3GW,澳大利亚从5.9GW增长至9.76GW,以上三个主要欧美市场2018年累计新增20GW,以12.6%的增长率稳定增长,约占2018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21.3%。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光伏发展相对活跃的国家基本构成了整个欧洲光伏发展的版图。如德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从42.3GW至45.9GW,继2013年以来再次突破3GW大关;英国累计装机量13.4GW,比利时累计装机4GW,荷兰光伏装机从2.9GW增长至4.1GW,法国从8.6GW增至9.4GW,意大利从19GW增至20.1GW,西班牙则从4.72GW增至4.74GW。  相比之下,南美洲、非洲、亚欧大陆及中东地区的新增量占比较为落后,但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潜力,巴西和墨西哥成为其中不可多得的亮点。2018年,南美洲光伏装机量从3.4GW增至5.4GW,非洲地区从3.7GW增至5.1GW,欧亚大陆从3.6GW增至5.6GW,中东地区从2.07GW增至3.02GW,累计新增6.35GW,增长率约50%。其中,墨西哥从674MW至2.5GW,巴西从1.09GW增长至2.29GW,这两个国家翻倍增长让人们看到了南美大陆光伏发展的希望。  

    除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发展迅速之外,离网光伏项目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根据本报告数据,离网光伏项目2015年为1.5GW,2016年为1.98GW,2017年增至2.5GW,到2018年,增至2.9GW。  

    按大陆和地区细分的话,亚洲地区从1.36GW增至1.6GW,再次作为领跑者。非洲(853MW至938MW)排名第二,其次是中东(156MW至206MW),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88MW至88.9MW)和南美洲(73MW至81MW)。

相关报告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全球光伏发电成本10年降八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7-01
    •  本月初,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过去10年间,在各类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平均成本降幅最大,超过80%。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新增装机规模持续增加、行业竞争继续升级,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的趋势将维持不变,预计明年光伏发电价格将是燃煤发电的1/5。   根据《报告》,在2010年到2019年的10年间,全球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已经从0.378美元/千瓦时,降至0.068美元/千瓦时,降幅达82%。而光热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的降幅分别为47%、39%和29%,光伏发电位居榜首。   从地域上看,欧亚地区国家光伏发电成本降幅最为明显。2010―2019年,印度、中国、意大利、韩国、西班牙光伏发电平均成本降幅包揽了全球前五位。其中,印度下降85%,中国、意大利、韩国的降幅为82%,西班牙为81%。此外,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的光伏发电成本降幅也十分可观,均在70%以上。   IRENA认为,光伏发电成本的迅速下降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统计显示,从2010年到2019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从40吉瓦,已提升至580吉瓦,规模持续扩张。与此同时,光伏供应链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均持续下降,组件价格下降幅度超90%,系统成本随之下降。   而发电成本下降的最直接结果,是投资成本的降低。与2010年相比,如今投入同样数量的资金可以建设更大规模的光伏电站。《报告》显示,2010年,建设1吉瓦规模的光伏电站需要投入资金23.86亿美元;到2019年,同等规模的光伏电站建设仅需投资14.38亿美元,降幅近40%。   《报告》指出,不管是度电成本、主要产品成本还是投资成本,10年来,光伏发电的所有成本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这反过来又提升了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显示,2010年,光伏发电成本还是化石燃料的7.6倍;而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有56%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电站项目发电成本低于化石燃料。另外,与目前仍在投运的燃煤电厂相比,建设光伏电站更加便宜。   此外,燃煤电厂的运营费用也十分庞大。《报告》预计,2021年,运营规模总量为1200吉瓦的燃煤电厂支出,将多于新建同样规模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支出。   不过,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业界也开始担忧,短期内光伏发电成本或将出现波动。IRENA在《报告》中承认,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确实会对光伏发电项目的部署速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减缓。   但IRENA同时表示,截至目前,并未有迹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会影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大趋势。《报告》显示,从目前搜集的电力采购协议看,预计2021年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电价将在0.039美元/千瓦时左右,较2019年下降42%,仍相当于化石燃料电力价格的1/5。而在阿布扎比、迪拜、智利、埃塞俄比亚、墨西哥等特定地区,甚至有可能实现0.03美元/千瓦时的光伏电价。
  • 《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25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进程不断加速。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发成为共识,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表现出了更大弹性,预计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将增长2/3,约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 国际能源署敦促更多国家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推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增长。 可再生能源产业逆势增长 在《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能源需求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根据报告,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球能源需求预计将下降5%,其中石油需求将下降8%,煤炭使用量将下降7%,但可再生能源行业持续增长,有望在2025年取代煤炭成为主要发电方式。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近40%的电力供应。 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显示,在全球煤炭消费量持续下降的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以创纪录的速度增长,占2019年一次能源增长的40%以上。 欧盟统计局11月最新出版的报告显示,2018年欧盟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生产总量同比上升了2.8%。与10年前相比,2018年化石能源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可再生能源则呈上升态势,增长幅度达到49.2%。 目前拉美地区25%的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风电、光伏发电等增长显著。根据巴西太阳能协会的数据,2018年至今,巴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5倍多。巴西风能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自2010年以来增长15倍以上。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显示,风电是目前拉美地区最受欢迎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去年累计吸收投资89亿美元,同比增长87%。太阳能发电紧随其后,累计吸收投资81亿美元,同比增长31%。 非洲地区的光伏产业发展也在不断提速。根据行业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和Green Cape的市场研报,南非太阳能租赁平台Sun Exchange预计,在2019年到2024年的5年时间内,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工商业光伏领域的市场潜力可能超过70亿美元。 多国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重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相应出台更多产业扶持政策及绿色复苏计划,加快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 韩国近日公布了一项可再生能源长期计划,加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根据该计划,到2034年,韩国所有燃煤电厂都将退役,可再生能源在韩国能源结构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15.1%提高到40%。 法国政府公布的“2030国家能源计划”称,将持续提高其电力供给领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特别是风电占比,以实现能源转型。到2030年法国电力供给中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40%,其中,风电占比预计达到20%。德国则计划将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18%提升至30%。 今年7月,欧委会推出了欧盟能源系统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在清洁氢能源、电池等多个重点领域推动建立行业联盟,通过行业间协作促进相关领域发展并拉动投资。在“下一代欧盟”复兴计划长期预算中,欧盟要求成员国在推动经济复苏过程中,将至少37%的公共投资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并进一步放宽成员国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财政限制条件。 智利政府今年11月正式推出绿色氢能战略,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去年12月,智利政府就宣布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计划于2024年之前将燃煤发电份额降至20%,逐步提升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比例,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该国能源总量的比例提高至70%,到2040年所有煤电厂彻底关停。 巴西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为太阳能等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和项目提供资金、政策支持,到2035年,巴西电力产业总投资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其中70%将用于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博士表示,如果各国政府和投资者能够按照国际能源署设定的可持续发展构想,加大力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这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将是巨大鼓舞。国际能源署呼吁政府、能源公司、投资者和民众等多方积极参与,力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可期。斯特恩分析,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国家在政策导向上都在努力减少石油等化石能源造成的排放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需成本正不断下降,这为该产业增长提供了契机。从中长期看,投资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越发受到重视,并已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 比利时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能源问题专家本迈克·威廉姆斯认为,在政府加大公共投资的同时,能否有效吸引私人领域的投资也十分重要。各国政府一方面可通过政策引导调整市场预期,使投资者预见到投资低碳经济的前景;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快内部能源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确保能源价格保持在稳定、合理的区间,从而吸引投资者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关注度。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各成员国应该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结构占比,并确保获得普遍可靠的电力,积极打造包容、韧性、低碳的能源系统。”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在2020全球能源互联网(亚洲)大会上表示。本届大会提出,要加快开发资源条件好、经济效益优的清洁能源基地,向洲内用能中心送电,打造洲内“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多能互补、区域互联”的能源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建设亚洲与欧洲、非洲、大洋洲电力互联通道,实现跨洲能源互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