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结冰了怎么办?国网高科技,“一键融冰”~》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01-31
  • 电线结冰了怎么办?国网高科技,“一键融冰”~ .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来源:电网头条 ???? 2024/1/26 15:37:36 ?? 我要投稿 ??
    关键词: 国家电网融冰覆冰监测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 :近期,寒潮一波接着一波,我国多地出现强雨雪冰冻天气。遍地银装素裹,就连电力铁塔和导线上,也附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全力做好抗击雨雪冰冻保供电工作,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国家电网 亮出高科技!
    电网 融冰 利器,出击!
    01电网为什么要融冰?
    虽然户外的电力线路有一定的“抗冻”能力,但长期低温容易引起线路覆冰,导致输电导线重量增加、弯曲下垂。当覆冰情况严重到超过导线能够承受的临界值时,就可能会造成断线,引起供电中断。
    所以,为了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要时我们也需要给电力线路“送温暖”。
    02“一键融冰”有利器!
    说起为高压电力线路除冰,以前完全依靠人工一榔头、一锤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国家电网亮出融冰高科技
    2014年,“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7年,“一种集约型直流融冰装置拓扑结构”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
    2022年,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完成±800千伏特高压宾金直流导线不停电地线现场融冰,标志着大电网科技防冰取得重大进展,填补了一直以来地线缺乏有效带电融冰手段的技术空白,在世界防冰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保障冬季大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2023年,研发的风机叶片高效除冰技术,在湖南益阳邱家仑、松木塘、永州舍子源风电场开展应用,可实现90分钟内风机叶片覆冰快速脱落,为冬季覆冰条件下新能源的可靠送出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严寒的天气里,配备了“取暖神器”的电力线路,只需“一键加热”,就能搞定覆冰!
    简单来说,线路就像装了“热得快”,只需要在控制室内一键操作,便可快速加热,快速除冰。融冰时,导线温度一般可达10摄氏度。
    其实,这种电力线路“取暖神器”主要有交流融冰和直流融冰两大类装置。目前在我国,高电压等级的主电网以直流融冰为主。
    03什么是直流融冰?
    直流融冰是通过对电力线路施加直流电压,在电力线路末端使线路短路,从而使导线发热,融化线路上的覆冰,避免线路因覆冰过重而倒杆(塔)断线。
    而交流融冰需要通过串联多条交流线路,才能达到为目标线路融冰的目的。每次只能融冰一两条线路。如果附近有多条线路需要融冰,只能依次操作,不能同时进行。直流融冰则不同,可以使用多个融冰装置,实现给多条线路同时融冰。
    相较于交流融冰,直流融冰优点多多,具有融冰时间短、更节能、系统容量小、操作灵活、效率更高等优势。
    04融冰装备也有定制款目前,我国的直流融冰装置种类多样:
    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分段式、扩展式4个系列,可应用于10千伏到1000千伏各个电压等级线路,1小时可快速加热融化数百千米线路覆冰。比如有:
    500千伏 (330千伏) 、220千伏固定式直流融冰装置、220千伏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110千伏风电送出线路专用直流融冰装置、农配网移动式、分段式、固定式、扩展式融冰装置等等,它们可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电压等级、不同长度的线路。
    如今,直流融冰技术已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北京、天津、吉林、辽宁、陕西、甘肃、新疆、云南、贵州、广东等全国多地得到广泛应用。
    05“一键融冰”里的“望闻问切”
    给电力线路“取暖”,也得讲究“望闻问切”。首先,需要知冰和观冰,预判电力线路什么时候会结冰,实时观测到底结了多厚的冰,准确研判冰情后,才能“诊断”线路,决定是否启动融冰装置。
    如今,国家电网已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在线监测为主、人工观冰为辅”的覆冰感知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的电网覆冰预测系统犹如给观测人员加了一双“千里眼”。电力线路上的微气象、覆冰拉力监测等装置的一手数据都会定时传输到覆冰系统里。该系统综合各方气象、高清影像、地图等数据后,可准确预测未来三天的电力线路覆冰厚度。有了“千里眼”的帮助,电网抢险人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赢得抗击冰冻灾害的宝贵时间。
    同时,供电公司也会在关键位置设置观冰站,派员工在监测点值守。值守员工可实时传回现场情况。供电公司综合分析多方监测数据后,制订差异化运维防控措施,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情况,及时开展融冰工作。
    每当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来袭,电网就会进入防冻融冰警戒期,供电员工24小时值班,加强冰情监测和预警。
    多管齐下,电网冰情变得清晰而可控。
    一般情况下,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达到设计覆冰厚度的80%,预计后续几天气温仍徘徊于零摄氏度附近,导致覆冰可能会继续增长,供电公司会对该输电线路开展直流融冰。
    当然,除了融冰利器,国家电网还上线了线路除冰神器,duang地一下冰就没有啦~
    这款机械震动除冰装置内置空包弹。电网运维员工通过地面遥控引爆装置内的空包弹,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能分段震落线路覆冰。使用该装置,可避免人工攀登覆冰杆塔除冰的危险,保障供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此外,配网带电除冰机器人也闪亮登场。该机器人融合了视觉识别、无线控制、敲击振动等技术,化身线路清道夫,上演高空碎冰绝活,为配电线路破冰减负。
    哪里易 覆冰监测 哪里
    哪里冰情有危险除哪里
    高科技观冰、融冰、除冰技术
    配合输配电线路日常抗冰加固改造
    全力迎战寒潮
    电网挺得住!
    见证冰雪中的电网科技力量
    你的温暖,我们来守护!
    向研发实用技术的
    电力科技工作者致敬!
    向奋战在抗冰保电一线的
    电网员工致敬!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北极星投稿热线:陈女士 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换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
  • 原文来源: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40126/652448.shtml
相关报告
  • 《【专家讲堂】高温中暑怎么办?急诊科医生来支招》

    • 来源专题:离退休部门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9-07-03
    • 人民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崔元苑)夏至之后,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就要来临。各地将陆续迎来“火炉”城市和“烧烤”模式。需要警惕的是,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的天气或者环境中,人除了体感不适,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发生中暑,严重可致热射病、危及生命。近日,人民健康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达,为公众科普一些防暑常识以及急救知识。 哪些人最容易中暑? 炎炎夏日里最常见的就是中暑和感冒,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北京朝阳医院急症科张达教授解释说,感冒一般是受凉之后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中暑一般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导致的发病。感冒在西医上认为是一个叫细菌或者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身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个感染性疾病。而中暑属于理化性质疾病,是非感染性疾病。 “在30度以上的高温,湿度达到73%以上,就特别容易发生中暑了。”张达提醒说。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中暑?张达称,一般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发生中暑。比如环卫、建筑工人,或者在封闭环境下工作的餐饮场所人员容易发生中暑。另外,车厢也是一个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也容易发生中暑。 “情绪”也会中暑! 除了身体中暑,夏季还要注意“情绪”中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路怒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车以后,脾气就要大三分。一些小小的摩擦就容易发火、暴怒。 对此,张达说,人在夏季容易烦燥,特别是在高温、闷热的环境里,更容易发生这种所谓的路怒症,即情绪中暑。 避免情绪中暑,张达建议,首先,保持车厢内温度适宜,避免高温。可以放一些轻音乐,或者和同事朋友进行交流,让情绪保持平稳或者舒适。还可以喝一些饮料,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能让烦燥得到抑制。 想要吵架的时候,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张达支招称:“当你想骂人或者想动拳头的时候,停一下,停三秒钟,如果你不知道三秒钟是多少,就数12345,一般数五或者十下,就会发现,刚才的怒火好象下去了一半。” 防中暑有哪些方法? 张达建议,在停车或者驻扎的时候,尽量避免阳光直晒。在行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打开空调,把窗户开个小缝,让车内的空气能够流通起来。还可以在车载冰箱里放一些冰凉的矿物质饮料,这样在补充水分降温的同时还能补充有益的电解质。 “那么为了预防中暑,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有益的良药,比如藿香正气、人丹、十滴水等。发生轻度中暑或者有中暑症状的时候,这些药物都可以改善。还可以泡一些菊花或者金银花,都能够起到消暑、清热的作用。”张达补充说,可以在车内可以放一些凉饮料,不但能让车内降温,在发生中暑的时候,饮用一些可让人体快速降温。还可以把冰水涂抹在全身,也能起到一个体表降温的作用。在高热的时候,可以把冰饮料或者冰棍、冰糕放在额头、腋下、大腿根部,都能起到快速降低体温的作用。 谈到药物,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都是常用的防暑降温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一字之别,适用人群有所不同。“两个药主要原料药材相同,但是提取工艺完全不同,藿香正气水成品中含有40-50%的乙醇,就是咱们所熟知的酒精,司机或者对酒精过敏的患者不太适合使用藿香正气水,而藿香正气液成品中则完全不含有乙醇,适合司机使用。”张达特别指出。 发生中暑如何正确急救? 张达说,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先兆中暑的时候往往是患者在高热、高湿环境下待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感觉恶心、不舒服。这个时候,如果迅速把人挪到阴凉通风环境中,把外衣解开,给他补充一些水分和电解质,休息大概15-30分钟就能够改善了。先兆中暑一般是比较轻微,不需要送医。 轻症中暑。轻症中暑的患者往往出现大汗,脉搏快,恶心、呕吐比较明显,或者浑身乏力,眼前发黑等。这个时候需要迅速把患者挪到阴凉通风处,把外衣解开尽可能通风降温。可以用冰水进行全身擦浴,或者把冰块、冰的矿泉水、冷饮等等,放在额头、腋下和大腿根,这样也能够起到快速物理降温作用。同时可以使用一些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等类似的药物,都能起到一个缓解中暑症状的效果。 重症中暑。如果患者出现手足抽搐或者体温升高超过38.5度以上,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可能已经发展到了重症中暑,这个时候建议立刻把患者送往医院。在送医途中也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 没热着也要警惕“冻出病” 和中暑相对,夏天有很多人会得“空调病”。 “在一个阴冷的空调房间里待时间长了以后,会感觉头痛头晕、关节会发僵发硬,这是空调病的典型表现。”张达说,在干、冷的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全身包括皮肤、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都会发生相应的病理性改变,而这种环境如果长时间不更换的话,身体往往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舒服。 “其实,空调病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它往往是一个长时间待在吹空调的干冷环境中,引起的一系列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恶心,不想吃东西,关节疼、乏力,或者皮肤刺痒、过敏。这一系列症状都是因为长期待在干冷的环境中产生的。” 张达解释说。 要想避免也很简单,张达建议,一定要按时通风,比如在空调的环境中待了两三个、三四个小时以后,要换一换环境,到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待一会儿。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来说不超过6度最好,室内温度空调一般是在26度以上。尽量避免空气太干燥,开空调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使用加湿器提高室内的湿度。 高温消暑吃什么? 夏季消暑,大家都会吃一些冷饮,“凉爽”立竿见影。 “但是,冷饮要少量。” 张达提醒说,夏天喝冷饮的时候特别是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少量多次,保护胃肠道。 还有,尽量不要喝白水,可以喝一些清热解毒中药泡的饮料,或者喝一些电解质饮料。“因为中暑的发生往往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同时出现,汗液的流失会带走大量的电解质,所以喝一些运动饮料或者功能饮料、矿物质饮料,补水的同时能够补充一些有益于身体的电解质。”张达建议,还可以喝一些糖盐水,补充水分、热量的同时,也能补充电解质。 “制作简易的糖盐水可以拿一个大碗,放一碗水之后,加一勺糖、半勺盐。”张达补充道。
  • 《韩国谋求半导体材料逆袭,日本怎么办?》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05-15
    • 在2020年5月11日召开的韩国“第二次后疫情产业战略会议”上,就疫情过后的半导体行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产业振兴策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先生与各行各业的代表进行了会谈。 在会议上,成允模先生指出,虽然自2019年7月以来,日本加强管控对韩国出口半导体、显示屏相关的三类材料(“氟聚酰亚胺”、“EYV光刻胶(即感光材料)”、“高纯度氟化氢”),而韩国不仅完成了实质上的稳定供给,且自2019年8月以来一直致力于强化材料、配件、设备中严重依赖进口的100类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把库存水准提升至以往的数倍。 针对日本限制出口的三类产品(“氟聚酰亚胺”、“EYV光刻胶(即感光材料)”和“高纯度氟化氢”),韩国不仅代替日本从美国、中国、欧洲采购,且致力于实施吸引外资企业加大对韩投资、扩大韩国企业的生产等措施,从而获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实现了稳定的供货。 就半导体生产工艺中用于蚀刻(氧化膜)的氟化氢而言,已经有多家韩国企业正在新设或者增设量产工厂、确保产能,以充分满足韩国国内企业的需求。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电子)实施了从多地区采购的措施,如从欧洲采购用于生产尖端逻辑半导体、存储半导体的EUV光刻胶(Photo Resist),而且,美国杜邦(DuPont)也决定在韩国设置生产据点。韩国大型化学厂家SKC以及另外一家韩国公司已经开始在韩国生产用于折叠智能手机的氟聚酰亚胺,这会提高供给能力。在100类产品中,有76种可以从欧洲、美国获得同等质量的替代品,48种产品通过M&A、投资项目增强在韩国本土的生产能力。   韩国企业也在推进仅有日本企业生产的镜头(Lens)材料 由日本企业独霸的XDI(Xylene Diisocyanate,二甲苯二异氰酸二甲苯酯)是一种具有出色透明性、较高的折射率的高机能光学镜头材料,韩国石油化学领域的材料厂家—韩华解决方案(Hanwhua Solutions)于5月10日宣布,已经通过使用本地技术开始商业化生产此款材料。其目标是成为继三井化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XDI厂家。 韩华解决方案的一名干部表示,“我们将继续配合韩国政府的支援材料、零部件、设备的政策,未来继续为实现材料的国产化而努力”。 为支援材料、设备产业发展,日本经济产业省采取的计划是什么? 在韩国,为对应日本的管控出口行为,采取了加速半导体材料、设备国产化进程的策略,中国也开始基于国家的半导体元件自给自足方针,加大半导体材料、生产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有媒体报道称,为了促进强烈依赖韩国、中国台湾等海外半导体企业的日本国内的半导体材料、设备厂家尽快“回归日本”,日本的经济产业省(经产省)正在计划拉拢英特尔、台积电等外资半导体企业来日本开设量产工厂。 据说,吸引外资的预算已经记入日本政府2020年的预算中,且已获得日本国会批准。从笔者自身对业界相关人士的采访、以及进行的调查来看,日本经济产业省是真心想要吸引外资到日本来开设量产工厂。但是,这不过是经济产业省的“一厢情愿”,能否成功还是后话。 对美国、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厂家而言,无论从日本市场的占比、还是从建设工厂的条件(人工费、资源成本等因素)来看,都看不到任何进入日本的优势。如果非要说优势的话,那就是距离东京电子(TEL, Tokyo Electron)等大型生产设备厂家、材料厂家较近这一点。 据海外多家媒体报道,美国的特朗普政府以保卫国家安全为由,以推进半导体元件的美国本土化生产为目的,要求英特尔、台积电在美国新设Foundry工厂,且美国商务部、国防部已经在与各家半导体厂家开始讨论。据韩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也要求韩国三星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Austin)Foundry工厂实施最先进的工艺,从以上来看,似乎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模仿美国政府的行为,日本政府是否真的能落实到行动上,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