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8-03
  • 7月11日,宜宾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市委党校江南会堂召开。市委书记刘中伯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长江首城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更美,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振华,市政协主席吕晓莉,市委副书记邓正权出席会议。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刘中伯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始终以最强的政治自觉肩负起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以最坚决的态度狠抓中、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以最有力的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刘中伯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同全国、全省一样,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问题多、压力大、责任重,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刘中伯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全市上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书记彭清华“万里长江第一城,首先必须是生态第一城”的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切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刘中伯强调,要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总体设计与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考核问责、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市领导宁坚、蒋刚、谢杰、唐浪生、李敏、李学焦、陈厚生、吴勇、廖文彬、张平、王萍、孙小川、张世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蒋世林在主会场出席会议。

    五粮液集团公司负责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委各巡视组组长;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县(区)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志;临港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市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市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同志;市环境保护局领导班子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和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县(区)环境保护局、临港开发区规建环保局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相关报告
  •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7-24
    • 天高,云凝,干热的风。脚下哗哗的水声,是湍急的金沙江在滚滚东流。云南丽江玉龙县的金沙江边,一个种柳故事让人感动。 流水,栈道,笔直的杉。眼前密密的树林,3万棵中山杉正茁壮成长。云南昆明的滇池东岸,一片水上森林令人震撼。 两年多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路指导着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出台,《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签署,各省区市生态红线的划定……从顶层设计到各地措施,都贯彻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参加“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记者此行见到的一个个人、听到的一句句话,则让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普通人对长江认识的细微变化以及生态意识的点点提升。 金沙江边原来是没有柳林的。这柳林,是江边干部群众数十年来植树造林的成果。长江上游又称金沙江,河谷坡陡、风大。和长江中下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不同,在上游,江流并不宽阔,一下大雨就容易发洪水。有心插柳柳成林,柳林长起来,村民们发现,不仅防风防沙,还能保护耕地。这几年,不仅乱砍滥伐的几乎没有了,还有很多人参与志愿植树。“环境好,生活才幸福。”石鼓镇84岁的赵碧老人道出心声。 中山杉原本也不生长在滇池边。它们几年前才被引进到滇池边的捞渔河湿地。附近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被引入捞渔河湿地,经过中山杉的处理,降低氮磷含量再流入滇池。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环保局局长杨福顺从事环保工作25年了,他说,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粗放排污、围湖造田,到后来的污水净化、退耕还湖,再到现在的综合治理、科学施策,既是治理思路的进步,也是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过程,“市民生态意识越来越强,遇到破坏环境的事,就算对自己没有直接影响也要管一管”。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怎样坚持?我在这里看到了。坚持不只是严密的法治监管、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普通人从自发到自觉的参与。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水上森林,我想起在云南玉龙听到的纳西人那句话:人与自然是兄弟。我想,虽然很多人也许没有听过同样的表达,但是我们心中都有同一个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向往,也怀着同一种建设美丽中国的热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23日 20 版)
  • 《贵州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7-07
    •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近日赴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奋战在全省生态环境战线的干部职工致以亲切慰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贵州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捷参加调研。   在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孙志刚观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演示,听取重点区域水环境以及部分地区空气环境自动监测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详细询问磷石膏、臭氧、PM2.5等污染物治理情况。孙志刚十分关注乌江、南明河等河流的环境保护,深入询问监测数据、污染治理等工作,要求加强监测和联合科技攻关,深入查找污染源头,加快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孙志刚还观看了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视频片,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对项目精准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给予肯定。随后,孙志刚来到实验室观摩实验操作演示,登上环境应急监测车了解监测情况。在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孙志刚看展板、听汇报,详细了解生态环境领域科研成果及磷石膏、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情况,看望慰问生态环保科研人员。   调研中,孙志刚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点问题整改情况汇报,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格外关注、寄予厚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扎实的作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孙志刚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其他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不懈实施“双十工程”、打好“五场战役”,坚定不移推进“以渣定产”,持续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要加强科技监测手段建设,进一步织密监测网,提升监测效率,加强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科研攻关,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要打造一支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做到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要关心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干部,支持激励他们当好“环保卫士”,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要强化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使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全民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