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场和磁场中的微电解增强牛奶粪便的厌氧发酵》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6-21
  • 必须通过厌氧发酵工艺改进木质纤维素和甲烷(CH4)含量的降解速率,以促进厌氧有机废物的正常运行,无二次污染,成本低。本研究在弱磁和低操作电压(0.3~0.8 V)下研究了牛粪(DM)的嗜温厌氧发酵。结果表明,电场和磁场(EMF)的作用可以显着促进发酵,提高沼气中CH4含量,加速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度。 Fe-C微电解强化了DM的厌氧发酵,最高CH4含量为87%,纤维素降解率为36%,增加了125%,木质素降解率为23%,在0.5 V负载下增加了203%电压和弱磁场。宏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EMF和Fe-C微电解不仅可以促进微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增加不同阶段功能微生物的丰度。该发现为木质纤维素的非凡效率降解和厌氧发酵微生物系统的电磁调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基础。

    ——文章发布于2019年6月14日

相关报告
  • 《广州能源所在富氮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氨抑制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8-04
    • 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富氮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中常发生氨抑制,导致产甲烷性能下降。为深入揭示氨抑制机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研究室在阶梯性提高氨浓度的厌氧发酵过程中,从产气性能、关键产甲烷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能量及物质流动、微生物群落演替及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等方面全面揭示了氨抑制机理。研究发现,随着氨浓度增加,甲烷产量降低,发酵体系内挥发性脂肪酸积累,丙酸、丁酸降解甲烷化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值升高,由发酵原料流向甲烷的能量显著减少(图1)。      图1氨对厌氧发酵产气性能、关键反应自由能、能量及物质流动的影响    此外,产酸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产甲烷菌;ATP合成酶的基因丰度显著上升且大分子运输相关基因丰度上升,表明高氨浓度下电化学梯度产ATP途径减弱,细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ATP途径增强(图2);且产酸到产甲烷过程相关电子转移的基因丰度显著下降,限制了微生物间电子互营的效率,这是导致挥发性脂肪酸累积和甲烷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发现,推测高浓度氨主要抑制了有机废弃物甲烷化过程的微生物电子传递效率。因此,向发酵系统内补充电子具有缓解氨抑制和提高发酵效率的潜能。       图2. 氨抑制对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    以上研究成果以Effect of ammonia on anaerobic digestion: focusing on energy flow and electron transfer为题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郭颖副研究员及硕士毕业生肖凡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李颖研究员。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资助。
  • 《凹凸棒石通过改变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来增强来自厌氧消化猪粪的甲烷产生》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9-06-19
    • 本研究评估了绿坡缕石添加对猪粪厌氧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的加入使甲烷产率提高了8.9%-37.3%,影响了甲烷的生成动力学。添加量为10g / L的凹凸棒石获得的甲烷产率最高为210.4mL / g挥发性固体。凹凸棒石加速了水解,产乙酸和产甲烷的速率,正如β-葡萄糖苷酶,蛋白酶,脱氢酶和辅酶F420的活性增加所证明的那样;水解和产乙酸细菌(Clostridiales,Syntrophobacterales和Fibrobacterales)的丰度;和产甲烷微生物(Methanomicrobiales)的丰度。这些现象可归因于由于凹凸棒石吸附导致的氨氮减少和由于凹凸棒石释放而增加的痕量元素,例如Ca 2 +,Mg 2 +,K +和Fe 3+离子。然而,过量的凹凸棒石(≥30g/ L)通过降低水解和产甲烷步骤的酶活性,降低水解,产乙酸和产甲烷微生物的丰度,降低了甲烷产生的促进作用,因为游离氨水含量高,在消化的初始阶段,金属离子,如Mg2 +。这些结果提供了在动物浆液的厌氧消化过程中改善甲烷产生的见解。 ——文章发布于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