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量化海洋区域碳固存总量的研究》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与碳减排
  • 编译者: 李扬
  • 发布时间:2023-06-27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从加利福尼亚洋流生态系统的地表水中输出的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量化海洋区域的总碳封存量的研究。这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作为一个框架,评估了在一个变暖的世界里,碳封存过程可能会如何变化,同时也为其他海洋地区的类似预算创造了蓝图。

  • 原文来源:https://new.nsf.gov/news/first-study-quantify-total-carbon-sequestration
相关报告
  • 《德国GEOMAR支撑海洋碳储存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4-09-08
    • 德国先后发布《德国碳管理战略》要点、《碳捕集与封存法》修正案草案以及《负排放长期战略》,进一步推动了该国气候保护的发展。 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在海洋二氧化碳储存方面深耕15年储备了丰富的研究经验。GEOMAR参与了大量海洋二氧化碳去除国家和国际项目,为建立海洋二氧化碳储存方法创造了研究和风险评估框架。例如,GEOMAR承担了德国海洋研究联盟(DAM)的“脱碳途径中的海洋碳汇”(CDRmare)研究项目,研究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并储存的技术方法。在其最近发表重要成果中,GEOMAR还阐述了保护恢复海草草甸和藻类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碱度增强的技术方案。总而言之,GEOMAR通过高度参与国家和国际项目,为德国海洋气候保护政策和建议做出了重大贡献。
  • 《PNAS:使用碳酸酐酶加速深海固碳,有助应对海洋酸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08-03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科学家,在不伤害珊瑚及其他生物体的前提下,使海洋最深处储存并中和碳的一个本来缓慢的、天然的化学反应过程加速了500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本周的《PNAS》上。 有史以来,USC-Caltech团队是首次可以精准测量溶解在海水中被一种常见的碳酸酐酶加强的方解石(一种碳酸钙)的反应速率。碳酸酐酶是维持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血液和组织中酸碱平衡的酶。USC的资深作家和地球化学家William Berelson说:“数十亿年以来,遍布海底的碳酸盐物质一直在中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但这种未被催化的反应过程十分缓慢。更重要的是,没有人知道怎样加速这个反应,而现在我们搞清楚了。” 碳酸钙存在于整个星球的海洋里,从海洋表面的珊瑚礁到埋葬海底深处的死亡生物的壳体,如浮游生物。海洋中的温室气体约是大气中的50倍,这也是造成海洋酸化的原因。 然而,当酸化的海洋表层水进入海洋较深处时,它们会与海底死亡生物的碳酸钙壳反应,从而中和这些输入的二氧化碳。这是自然缓冲过程的一部分,允许海洋储存如此大量的二氧化碳,至少在海洋酸化接触不到和侵蚀不到珊瑚礁等结构的地方是这样的。 Berelson说:“碳酸钙在海洋中的溶解是我们所谓的化学缓冲剂,它像我们使用抗酸药来缓解胃酸痛一样”,这个过程是“海洋的抗酸剂”。 现在得益于该项工作的研究成果,这个原本需要数万年将CO2转换为碳酸盐的过程得以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实现。Berelson说:“研究结果将在帮助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亚清 编译) 原文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7/07/17/1703604114.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