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经典病例集锦: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诊治策略》

  • 来源专题:肿瘤生物治疗
  • 编译者: winsunpang
  • 发布时间:2016-10-17
  • 病例 1

    患者 61 岁男性,2015 年 6 月因便血发现乙状结肠癌,未发现远处转移,于 2015 年 6 月 19 日于外院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肿瘤侵透肌层达浆膜下脂肪组织,淋巴结 4/15 转移;分期 T3N2M0。K-ras 突变、N-ras、Braf 野生型。

    2015 年 7 月行术后 XELOX 辅助化疗,期间出现肠梗阻,停止化疗。2015 年 8 月发现肝多发转移。PET-CT 提示肝多发转移,无肝外其他部位转移。随后患者就诊我院,完善了肝脏 MRI 以及瘤标检查。

    图 1 为患者 8 月影像学检查,示肝多发转移

    病情分析:1. 乙状结肠癌术后(2 月)肝脏多发转移;2. 13 个病灶,左肝 6 个,右肝 7 个;3. 不可切除(肝右静脉、肝中静脉根部病灶);4. CEA 14.53ng/ml,CA199 15.49U/ml;5. CRS3 分(高危)。

    MDT 意见 (转化治疗):1. 全身化疗;2. 联合 RFA

    (1) 全身化疗:2015 年 10 月 16 至 2015 年 12 月 21 行 4 周期 XELOX(因既往化疗期间出现肠梗阻,此次未加用 Bev)。评效:缩小 SD。CEA 10.13ng/ml。

    图 2 为患者全身化疗前后对比图

    (2) 联合 RFA:2016 年 1 月 28 日行右肝 R1 病灶经皮射频。评效:未完全灭活,射频外侧缘复发。

    图 3 为患者经皮射频治疗后,射频外侧缘见新生病灶

    MDT 意见:肝转移切除,联合术中 RFA。

    肝转移手术过程

    2016 年 3 月 31 行左半肝切除+右肝部分切除+术中 RFA(R1 灶)

    图 4 为肝转移切除联合 RFA 术术中、术后所见

    术后复查:所有病灶全部 R0 治疗(切除+射频)。

    图 5 为患者肝转移切除联合 RFA 术术后复查与术前对比图,所有病灶全部 R0 治疗

    病例 2

    患者 57 岁男性,2014 年 3 月 13 日因「乙状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入院。结肠镜检(2015年7月27日):乙状结肠距肛门 18-28 cm 可见粘膜不规则隆起,病理:中分化腺癌。

    腹盆 CT:乙状结肠-直肠上端占位病变,考虑癌;肝脏多发转移灶。腹部 MRI:左肝 3 灶,右肝 4 灶(左右均有一灶位置深在)。胸部平扫 CT 见左肺下叶小结节,性质待定。CEA 17.89,CA199 83.06。DRE 直肠未触及肿物。

    图 6 为患者腹部 MRI,见肝脏多发转移灶,左肝 3 灶,右肝 4 灶(左右均有一灶位置深在)

    诊断:乙状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肝转移初始不可切除),CRS3 分。

    MDT 意见:转化治疗(全身化疗)

    术前治疗

    2015 年 8 月 8 日开始行术前治疗,第 1 周期化疗后患者出现血便约 200 ml,高热,约 39 度,腹平片提示不全梗阻。

    MDT 意见:暂停全身化疗,切除原发灶

    原发灶手术

    2015 年 08 月 31 日行乙状结肠根治切除。病理结果:溃疡型中分化腺癌,大小 2.5×4.5×0.8 cm,癌侵透肠壁全层,达周围脂肪组织,未见脉管内癌栓,可见神经侵犯,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0/21(直肠上动脉血管根部 0/3,肠周 0/18),肿瘤病理分期:pT3N0。基因检测结果:RAS 野生。

    全身化疗

    2015 年 9 月 30 日、2015 年 10 月 15 日:FOLOFOX 联合西妥昔单抗 2 周期,评价 SD(缩小 26%)。2015 年 11 月 17、2015 年 12 月 03 日、2015 年 12 月 18 日行第 3、4、5 周期 FOLFOX 联合西妥昔单抗化疗,评效 PR(R2 病灶消失)。

    图 7 为患者全身化疗前后对比图

    MDT 意见:肝转移切除。

    肝脏手术(PVL 第一次)

    由于右肝深在病灶,左肝体积不大,直接行右半肝切除残余肝体积不足。经全科讨论,拟行 PVL 的二步肝切除,左肝深在病灶联合射频治疗。

    图 8 为患者第一次 PVL 病理、术中超声探查及术中所见图

    左肝病灶射频

    2016 年 2 月 17 日行左肝残余病灶 RFA(L3)。复查腹部 MRI(2016-3-9):左肝未见新发病灶。左肝体积增加,右肝体积萎缩。

    图 9 为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对比图

    肝脏手术 (PVL 第二次)

    图 10 为患者第二次 PVL 前后评估图

    评价患者 PVL 后残余左肝体积较前明显增大,肝功能评价良好

    图 11 为患者第二次 PVL 病理及术中所见图

    复查与随访

    术后复查 CT,患者肝脏无残余病灶

    图 12 为患者术后复查图

    本文作者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微信订阅号授权转载。

    编辑: 文千月 .

相关报告
  • 《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选择》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5-03-31
    • 结直肠癌是最可治疗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在早期发现时。对于晚期患者,治疗方法的显著进步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梅奥诊所的肿瘤学家乌迈尔·马吉德(Umair Majeed)博士表示,改进的治疗方案意味着即使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也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结直肠癌分为0至4期,分期决定了癌症的扩散程度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3期和第4期被认为是晚期阶段,在第3期癌症会扩散到淋巴结,而在第4期则会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肺、肝或骨骼,”马吉德博士说。 当结直肠癌发生转移时,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我们为部分患者提供肝移植的选择。此外,我们还有一个肝动脉灌注泵项目,适用于那些癌症已从结肠或直肠扩散到肝脏的患者,”他说道。 这种泵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供应肝脏的动脉中。除了手术外,治疗选择还包括更有效的药物、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 “我们有专门从事复杂手术的外科医生,例如细胞减灭术和HIPEC(腹腔热灌注化疗),这是一种针对特定患者的、注入腹膜的特殊化疗形式,”马吉德博士补充道。 尽管有这些先进的治疗选择,马吉德博士仍保持谨慎乐观。 “结直肠癌是一种即使在第4期的情况下,某些病例仍有可能治愈的癌症,”他说。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的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策略》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23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的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策略 胡旭华 牛文博 张建锋 李保坤 于滨 张振亚 周超熙 张雪娜 高阳 王贵英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23:网络预发表. DOI: 10.3760/cma.j.cn441530-20200217-00058 摘要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暴发流行,其病原体为2019-nCoV,具有感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压力,但是通过我们严格的管理策略,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感染暴露的风险。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和指南的归纳总结,从结直肠癌的疾病筛查、治疗策略(包括早期结直肠癌、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梗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新辅助治疗后患者的治疗)、辅助治疗的药物选择和时限选择、急诊手术患者的防护措施、术后患者复查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等方面,进行了治疗策略的改进,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治疗,也为各位同道提供更合时宜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