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江苏如皋》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9-10-31
  • 10月27日,中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并落户如皋。

    据南通广播电视台报道,中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单晶研究院)、江苏省如皋高新区、江苏卓远半导体发起成立,研究院将联合中国、乌克兰、德国等产业专家,共同开展第三代半导体晶体制造智能装备、大功率用晶圆、功率芯片及器件、光电材料、激光晶体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晶体材料和设备等关键技术研究。

    半导体晶体与现代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皋抓住了未来‘智造业’的核心!”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介绍,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在于核心材料。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是当前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芯片最为理想材料之一,未来将广泛应用于5G通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智能制造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代半导体及激光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如皋初具规模。如皋市委书记张建华表示者,近年来,该市坚持把第三代半导体及智能制造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先后落户迅镭激光设备制造产业园、总投资300亿元的正威5G 新材料产业园,集聚了卓远半导体、海迪科光电科技、中科新源等一批优质企业,吸引了孙智江、张新峰等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建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三代功率器件测试实验室、芯片级封装实验室、纳米压印实验室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

    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如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如皋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得利告诉交汇点记者,该区现拥有如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中科大控温联合创新实验室、中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集聚苏州迅镭激光、北京浦丹光电等30余家光电显示、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导体设备等领域领军企业,规划了2平方公里的光电科技产业园、2平方公里的激光和智能制造产业园。

相关报告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浙江嘉兴》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5
    • “万亩千亿”平台添新引擎。3月20日上午,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嘉兴科技城,为顺利推进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嘉兴科技城集聚发展。 研究院由嘉兴科技城和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将以该公司的团队技术、人才为依托,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科研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半导体技术科创、人才、产业化基地。 在合作期内,研究院将引进和培育一批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向的团队及人才;依托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及研究院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提供第三代半导体研发、测试基本服务;孵化各类技术成果和产业项目;围绕嘉兴科技城集成电路这个核心产业,引进落户一批上下游产业化发展项目。 研究院也将围绕嘉兴科技城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院的研发需求,重点开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应用型研究。以半导体材料和工艺技术研发为核心,吸引上下游设备、材料、封测和设计公司入驻,以及后期的产业培育孵化,打造一个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平台,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0日,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为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助推打造数字经济高地。3月3日开工的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是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示范项目,将拉开氮化镓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大幕,将自主制造射频及功率氮化镓芯片取代硅基类芯片,填补我国在制造环节空白。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明珠’,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博表示,他们希望以研究院为依托,吸引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团队和人才集聚,共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产业地标,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南湖区启动南湖微电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中晶半导体、氮化镓、斯达半导体IPM模块技改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打造微电子原材料、设计、封测、智能终端应用产业链,力争实现以微电子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0%以上。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产业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跃居为南湖区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区已聚集数字经济直接关联企业500余家。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柔性电子等细分领域互动发展,逐步成长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 《中德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联合研究院项目落户西安》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19-12-18
    • 12月16日下午,西安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举行外资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航空、工程机械、食品加工、半导体产业研究等领域的四个外资项目落地泾河新城。 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康军出席活动并见签。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泾河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宏伟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泾河新城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任炳群主持。泾河新城班子成员及泾河集团负责人参加活动。 签约仪式上,泾河新城与福莱帕特(厦门)航空部件服务公司、易初明通机电设备(四川)公司、百卡弗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西安华合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福莱帕特航空部件维修服务项目协议》、《卡特彼勒(陕西)工程机械再制造中心项目协议》、《百卡弗食品加工项目协议》、《中德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联合研究院项目协议》。 本次签约的四个项目,对于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优化泾河新城产业体系和布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张宏伟在致辞中表示,项目的签约落地对进一步优化泾河新城现代产业体系和布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泾河新城将秉承重商、亲商、爱商、安商的理念,领导牵头包抓,行政专员专人负责,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配合服务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成、早日运营、早日见效。同时,也衷心地希望项目投资方和建设单位,大干快上,精益求精,政企协同,一起把项目建设成为西咸新区乃至大西安对外开放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在泾河成就事业,在泾河开创辉煌。 这些企业和项目的到来,既表明了他们对泾河投资环境的认可,也体现了他们对泾河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彰显了他们与泾河新城共发展、共成长、共前行的决心。此次落户的四个项目进一步厚植了泾河新城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布局;又带来了新技术,促进了新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 福莱帕特(厦门)航空部件服务公司执行总裁洪森在发言中表示,Flightparts在西安的投资,将把我们深厚的综合知识和西安的地理优势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市场建立巨大优势,期待着与泾河新城管委会、工业投资集团等开展合作、共同努力,帮助飞机维修行业在西安乃至全国持续发展壮大。 易初明通机电设备(四川)公司政府事务部经理刘传松在发言中表示,选择在泾河新城投资,不仅因为良好的投资环境,更主要是这里明显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旅游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公司将以本次项目签约仪式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泾河新城管委会的深度合作,在增添就业、供给税源方面释放企业能量,为促进泾河新城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百卡弗中国控股有限公司CEO薛建光在发言中表示,选择落子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因为这里是国家级新区,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有优惠的投资政策,有贴心的招商服务,凡此种种,表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已成西安投资热土。百卡弗西北地区总部项目一定坚持严要求、高标准、高品质,将此项目打造成百卡弗集团在中国境内的标杆项目。 西安华合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纳新在发言中表示,公司将探讨新的体制机制,最优化的配置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大力推进项目进程,确保项目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高效益运行,实现合作共赢的美好目标。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泾河新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跑出“泾河加速度”,充分彰显了泾河新城昂扬向上的铿锵足音,主要经济指标实现2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突破、实现新跨越。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泾河新城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各界对泾河新城未来发展的信心。 如今的泾河新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城上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迸发前所未有的新活力,新城发展潜力巨大,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正在成为投资兴业的新沃土、开放新高地。 泾河新城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党委、管委会各部门全体中层干部,泾河集团、农业发展集团、产业发展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