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I研究探讨噪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03-16
  •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首次表明:海龟会因过高的水下噪音而出现暂时性听力损失。这些高音量的水下噪声污染主要由海上船舶和建筑施工造成的。海洋噪音对动物听力的损害在海豚和鱼类中曾有报导,但并未在爬行动物中发现。

    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选取了两种未受噪音损害的淡水龟进行了对比实验,他们在海龟耳朵上方皮肤中植入微创监测设备,短短几分钟内检测海龟听觉系统产生的微小神经电压。

    实验之初,在将海龟暴露白噪声中之前,科学家们首先确定了海龟水下听觉的音频范围。在持续暴露于响亮的白噪声之后将噪音移除,持续一小时不间断测量淡水龟的听力,观察它们短期恢复水下听力的能力,并在两天后检查海龟听力是否恢复正常。实验结果表明,海龟听力在两天后恢复正常,但在白噪音干扰之后仍然持续了大约20分钟到一个多小时的听力损失。然而,有些海龟在2天后听力仍然没有恢复,这表明它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从噪音损害中完全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海龟听力损失比科学家预测的要低很多。尽管实验中噪音足以导致海龟暂时性失聪,但海龟仍能保持平静。这种暂时性失聪可能是动物的正常生理现象。该实验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可以预测更多、更有害的噪音对动物的不利影响,例如导致海洋生物永久性失聪或听力损伤的噪音污染。研究者表示,在人们努力保护海龟这类动物时,噪音污染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重要因素。(李亚清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s://www.whoi.edu/press-room/news-release/woods-hole-oceanographic-institution-led-study-explores-effects-of-noise-on-marine-life/
相关报告
  • 《科学家研究海洋变暖与海洋生物噪音之间的关系》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3-12
    •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海洋科学会议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海洋中声音最大的生物之一比你想象的要小,而且随着海洋变暖,它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给人类和海洋生物带来更多麻烦。鼓虾在海洋环境中制造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噼啪声。科学家们怀疑这种声音有助于虾类交流、保卫领地和寻找食物。当足够多的虾同时发出啪的一声时,这种噪音就会主导沿海海洋的声景,有时会混淆声纳仪器。 研究人员于近日的2020年海洋科学会议上发表了新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海洋温度的升高,鼓虾的声音将比以前更加频繁和响亮。这可能会放大全球海洋的背景噪声或声景,对海洋生物和人类产生影响。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学家Aran Mooney指出,这是一种非常酷的小动物。它们是甲壳类动物,有点像小虾或龙虾。它们通过快速闭合爪子发出声音,这样就产生了泡沫,当泡沫爆破时,就会发出噼啪声。Mooney和他的同事Ashlee Lillis在实验室的水箱中对虾进行实验,并聆听了在不同水温下海水里的虾的声音,他们发现温暖的海水和更大声、更频繁的鼓虾的声音之间有很强的关系。 Mooney指出,当温度升高时,发出噼啪声的速度也会增加。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虾本质上是冷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的体温和活动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其环境控制,就像蚂蚁在温暖的天气中移动的速度快于在寒冷的天气中移动的速度一样。我们实际上可以证明,发出噼啪声的速度不仅会增加,而且声级也会增加。因此,随着水温的升高,海水的声音实际上越来越大。 这种鼓虾可能对潜艇和船只使用的鱼类甚至声纳产生有害影响。Mooney强调,我们知道鱼使用声音进行交流。鱼互相呼唤,它们发出声音来吸引伴侣并保护领地。如果海洋声音变大,就有可能影响这些通信。我们还不知道。这是我们必须跟进的事情。响亮的鼓虾还可能削弱人类对海洋声音的使用。声纳探鱼器等常见仪器可能会受到影响。在更大的海洋中还有可能影响海军用来探测水雷的仪器,这可能会对国防产生影响。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海军的支持。 (编译 刁何煜)
  • 《WHOI研究报告探讨影响露脊鲸的威胁和解决方案》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08
    • 北大西洋露脊鲸是一种极度濒危的鲸鱼,受美国濒危物种法、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和加拿大的危险物种法保护。这类物种只剩下411只,经常在北美东海岸50英里范围内活动,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的一份报告讨论了影响露脊鲸种群的威胁,包括渔具缠绕、船舶撞击和海洋噪音污染。该报告由WHOI海洋生物学家Michael Moore和Mark Baumgartner合作编写,还探讨了为解决这些风险和支持北大西洋露脊鲸种群恢复提供最有效务实的解决方案所做的努力。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渔具缠绕 问题:渔民使用长垂直绳索或连接海底的鱼线进行捕捞,这些悬挂在水柱中的绳索对北大西洋露脊鲸构成严重危险,因为鲸鱼很容易缠绕在线上,无法逃脱。 解决方案: (1)无人钓鱼装备——目前澳大利亚商业上使用的一种装置用绳索和浮标替换水中的静态鱼线,渔民可以向诱捕器发送信号,触发声音释放,将浮标和绳索漂浮到表面,然后立即将其拖到船上。 (2)努力解开被线缠绕的鲸鱼——解线工作成功解放了数百只捕捞渔具的大型鲸鱼。美国东海岸的解围活动由大西洋大鲸鱼解围网络牵头,该网络由来自20个公共和私人组织的训练有素的紧急救援人员组成。 (3)鲸鱼解线的镇静技术——WHOI目前正在合作进一步开发这项使用药物的镇静技术。 (4)计算机建模——为了更好地了解鱼线缠绕是如何发生的,科学家合作开发了一种模拟器,重现了鲸鱼的纠缠。用户通过装有渔具的水柱导航虚拟鲸鱼,让科学家们研究北大西洋露脊鲸在遇到不同类型的渔具配置时如何移动和反应。 (5)降低强度的绳索——解决渔具缠绕问题的一个可能的近期解决方案是使用减少鱼线强度。 (6)WHALE-SAFE标签——将无绳捕捞技术与认证计划和鲸鱼安全标签相结合,以确认野生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务中的可持续。 2.船只碰撞 问题:露脊鲸遍布佛罗里达州和加拿大东部之间的海岸,靠近主要港口和众多航道,这使得鲸鱼易受船只袭击。 解决方案: (1)鲸鱼眼睛——WHOI生物学家和工程师开发了一种声学浮标,可以近乎实时地检测航道附近区域的鲸鱼。该设备被称为数字声学监测(DMON)仪器,位于海洋底部的加重框架内,配有称为水听器,可听取鲸鱼的声音。声学浮标已成功地在马萨诸塞州和纽约海岸附近实时探测到鲸鱼,向监管机构、科学家和航运业提供有关鲸鱼存在的警报。 (2)船舶速度限制——作为减少致命船只袭击北大西洋露脊鲸的可能性的监管行动,NMFS和NOAA于2008年对美国东海岸某些地区的船只实施了一系列船速限制。 (3)船舶路线建议——从2001年开始,NMFS与美国海岸警卫队合作,开始制定减少船只减少战略,该战略主要基于通过北大西洋露脊鲸不太可能出现的地区的航线。 3.噪音污染 问题:海洋噪音的上升正在干扰鲸鱼的沟通能力。其他形式的影响鲸鱼通信的人为水下噪声污染包括船舶声纳、使用地震气枪进行海上钻探以及与海上风力涡轮机相关的建筑活动。 解决方案: (1)地震空气枪的替代品——地震气枪的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是海洋可控震源。 (2)安静的船舶发动机——船舶静音技术和解决方案可用于帮助减少大型商用船舶的螺旋桨、电机和齿轮不断产生的水下噪音。 (李亚清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