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领衔30家单位联合发布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0-02-12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0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该研究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经实验室确认的2019-nCoV 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患者的数据,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显示,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0岁,女性为41.90%。从疫区史、接触史看,仅有1.18%的患者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接触过武汉人。从临床症状看,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腹泻很少见。病毒感染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0天)。入院时,毛玻璃样混浊是胸部CT检查的典型影像学表现(50.00%)。通过症状加上核酸检测阳性而没有异常放射学表现的严重病例显著多于非严重病例(23.87% VS 5.20%,P <0.001)。82.1%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55名患者(5.00%)被送往重症监护病房,15名患者(1.36%)死亡。在多元竞争风险模型中,重症肺炎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或死亡独立相关(亚分布危险比9.80; 95%可信区间,4.06至23.67)。研究分析发现,2019-nCoV疫情通过人际传播迅速扩散。部分2019-nCoV感染患者的放射学检查正常。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 CT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
相关报告
  • 《2月9日_钟南山院士领衔30家单位联合发布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2-11
    • 1.时间:2020年2月9日 2.机构或团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等30家单位的2019-nCoV医疗专家小组 3.事件概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0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该研究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经实验室确认的2019-nCoV 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患者的数据,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显示,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0岁,女性为41.90%。从疫区史、接触史看,仅有1.18%的患者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接触过武汉人。从临床症状看,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腹泻很少见。病毒感染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0天)。入院时,毛玻璃样混浊是胸部CT检查的典型影像学表现(50.00%)。通过症状加上核酸检测阳性而没有异常放射学表现的严重病例显著多于非严重病例(23.87% VS 5.20%,P <0.001)。82.1%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55名患者(5.00%)被送往重症监护病房,15名患者(1.36%)死亡。在多元竞争风险模型中,重症肺炎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或死亡独立相关(亚分布危险比9.80; 95%可信区间,4.06至23.67)。研究分析发现,2019-nCoV疫情通过人际传播迅速扩散。部分2019-nCoV感染患者的放射学检查正常。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 CT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 4.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06.20020974v1
  • 《1月24日_中国武汉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临床特征》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wangyb
    • 发布时间:2020-01-29
    • 【2019-nCo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19-nCoV感染与SARS-CoV相似,可导致严重呼吸系统疾病、ICU治疗和高死亡率。病毒起源、流行特征、排毒时长以及临床感染表现特征等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年1月24日。 发表团队和机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 作者:黄朝林(武汉金银潭医院)、王业名(中日友好医院)、李兴旺(北京地坛医院)、任丽丽(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赵建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胡轶(武汉中心医院)等,通讯作者曹彬(中日友好医院)、王健伟(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截至2020年1月2日,已确认有41名入院患者实验室确诊2019-nCoV感染。大多数感染的患者是男性(41名患者中的30名[73%]);不到一半的人有潜在疾病(13 [32%]),包括糖尿病(8 [20%])、高血压(6 [15%])和心血管疾病(6 [15%])。平均年龄为49.0岁(IQR 41.0–58.0)。 41例患者中有27例(66%)曾接触过华南海鲜市场。发现一个家庭集群。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发烧(41例患者中的40例[98%])、咳嗽(31例[76%])和肌痛或疲劳(18例[44%]);较不常见的症状是有痰(39例中有11例 [28%])、头痛(38例中有3 例[8%])、咯血(39例中有2 例[5%])和腹泻(38例中有1例 [3%])。 40名患者中有22名(55%)出现了呼吸困难(从发病到呼吸困难的平均时间为8.0天[IQR 5.0-13.0])。 41名患者中有26名(63%)患有淋巴细胞减少症。全部41例患者均患有肺炎,胸部CT检查发现异常。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 [29%]),RNAaemia(6 [15%]),急性心脏损伤(5 [12%])和继发感染(4 [10%])。 13例(32%)患者被送入ICU,六例(15%)死亡。与非ICU患者相比,ICU患者的血浆中IL2、IL7、IL10、GSCF、IP10、MCP1、MIP1A和TNF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