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30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在med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该研究从31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经实验室确认的2019-nCoV 急性呼吸道疾病(ARD)患者的数据,数据截至2020年1月29日。研究显示,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0岁,女性为41.90%。从疫区史、接触史看,仅有1.18%的患者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31.30%的患者去过武汉,71.80%的患者接触过武汉人。从临床症状看,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腹泻很少见。病毒感染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范围为0至24.0天)。入院时,毛玻璃样混浊是胸部CT检查的典型影像学表现(50.00%)。通过症状加上核酸检测阳性而没有异常放射学表现的严重病例显著多于非严重病例(23.87% VS 5.20%,P <0.001)。82.1%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55名患者(5.00%)被送往重症监护病房,15名患者(1.36%)死亡。在多元竞争风险模型中,重症肺炎与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或死亡独立相关(亚分布危险比9.80; 95%可信区间,4.06至23.67)。研究分析发现,2019-nCoV疫情通过人际传播迅速扩散。部分2019-nCoV感染患者的放射学检查正常。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白血球/淋巴细胞计数和胸部X线/ CT表现)预示了不良的临床结果。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