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mall
  • 发布时间:2017-03-04
  • 近日,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海洋生物化学常规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在青岛市启动。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海洋环境污染监控与防治,浒苔、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预警和处置,以及水产资源养护和海上渔业生产等方面,对海洋生化要素和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国内海洋生态监测分析仪器市场完全被国外垄断,价格昂贵且售后服务及零部件、耗材保障等配套方面服务难以满足需要。因此,海洋生物化学要素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对振兴我国海洋仪器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海洋科研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据了解,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将组织20余项科研攻关,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5家驻青单位的6个项目获立项,支持经费达到1.58亿元。 .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适用性研究”在青岛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7-11-02
    • 2017年10月20日,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有关单位共同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适用性研究”项目在青岛启动。 “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适用性研究”项目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家单位实施。 在项目启动会议上,项目组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与会嘉宾、项目责任专家和咨询专家提出了期望和建议,希望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加强融合和结合,尤其与专项其它示范应用类项目的协调和对接;增加风险意识,执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局势的影响,给出风险控制方案;注重各类研究成果的及时总结和推出,尽快形成海洋联合观测数据共享服务能力。 项目负责人李铁刚研究员召开了项目第一次推进协调会,传达了“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2017年度工作会议信息,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和相关课题的推进措施及实施计划,确立了项目和课题层面的沟通协调机制,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极环境遥感与数值模拟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12-14
    • .国家之五 " -香港国际文泰国际: 2018-12-13 天, "十五", "十三五" 2018年9个月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牵头实施, 天、西、西、西、天、地北风与本技术合作, 共清科学与安全报 香港新闻中心s. 情12月11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北极环境遥感与数值模拟合作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   该项目于2018年9月由科技部正式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牵头实施,参加单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气候中心、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远海运特运有限公司,旨在通过在北极合建、合作卫星地面站和野外观测站,实现立足北极、跨越东西半球卫星遥感和实测数据的稳定、高效获取和处理,突破北极冰、海、陆、气关键要素卫星遥感反演、北极海冰观测同化和耦合模式构建等关键技术,建成北极科学研究和服务保障综合平台,实现数据、产品发布和共享,为北极科考和航运提供保障服务。   会上,空天信息院科技处负责人对空天信息院各项工作进行简要介绍。项目责任专家蔡夕方对项目执行和组织管理提出建议。空天信息院副院长张兵代表主持单位为项目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承诺主持单位将承担项目法人责任、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全力支持。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组组长郭华东的主持下,项目负责人李晓明代表项目团队对项目实施的背景、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成果等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各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施方法、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进行汇报,并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接口,确保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专家组就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质询,对项目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项目提出意见及建议。   来自8家项目参研单位的31名项目骨干参加启动会。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