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开发出ECCITE-seq新技术可扩展多模式单细胞分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9-05-13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基因组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称为ECCITE-seq的新技术,它允许科学家们对来自单细胞的多种信息模式进行高通量测量。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5月的Nature Method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proteins, transcriptomes, clonotypes and CRISPR perturbations in single cells”。

    ECCITE-seq的全称是通过测序扩展CRISPR兼容的转录组和表位的细胞索引(Expanded CRISPR-compatible Cellular Indexing of Transcriptomes and Epitopes by sequencing)。ECCITE-seq平行分析来自数千个单细胞的不同类型的生物分子,从而提供广泛的信息用作基于CRISPR的混合遗传学筛选中的读出值。

    纽约基因组中心科学总监兼首席执行官Tom Maniatis博士说,“ECCITE-seq是下一代工具,可增强我们更彻底地研究单细胞和更好地了解发病机制的能力。”

    2017年,纽约基因组中心技术创新实验室发布了一种相关工具,即CITE-seq,它能够检测单细胞中的蛋白和转录组。他们随后使用相同的概念对单个样本进行条形码编码,从而允许在一种于2018年发布的称为Cell Hashing的方法中开展多重单细胞RNA测序实验。

    论文通讯作者、纽约基因组中心技术创新实验室经理Peter Smibert博士说,“对于ECCITE-seq,我们改进了我们之前在蛋白检测和样本复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它们与直接检测用于CRISPR筛选的向导RNA的能力相结合在一起。ECCITE-seq中的单独测量是模块化的,因此科学家们能够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选择他们需要进行哪些测量。”

    论文第一作者、纽约基因组中心技术创新实验室高级研究科学家Eleni Mimitou博士说,“也许这种方法最重要的应用在于CRISPR筛选。将向导RNA的直接捕获与多模式读出值相结合,有望让这些单细胞筛选更加稳健和有效,并揭示出仅在RNA水平上无法检测到的细胞表型。”在原理验证分析中,Mimitou博士及其同事们证实了与针对靶转录物的向导RNA特异性反应偶联在一起的向导RNA高效捕获,显著下降的蛋白水平。ECCITE-seq与现有的CRISPR向导RNA库兼容,可广泛应用于检测单细胞水平的扰动。

    ECCITE-seq建立在10x Genomics的单细胞免疫分析解决方案的基础之上,这使得科学家们能够重建单个免疫细胞的克隆型(clonotype)。这些研究人员将蛋白检测与转录组和克隆型结合起来而能够描述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样本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群体。将多种模式结合在一起能够精细分析特定的细胞亚型,并且有助于揭示恶性肿瘤细胞的转录组学特征。

    Smibert解释道,“尽管我们证实了这种方法在癌症中的实用性,但是它是一种可应用于一系列生物系统和疾病的平台。随着未来的发展(包括增加新的模式),我们看到ECCITE-seq和未来扩展它的方法作为更好地研究单个细胞的基础工具。”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单细胞RNA-seq科学界,这些研究人员一直通过CITE-seq.com公开分享它的使用流程和建议。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19-0392-0
相关报告
  •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CiBER-seq新技术,可同时分析细胞中多达100个基因》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李荣
    • 发布时间:2020-12-30
    • 12月18日,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将数万个CRISPR实验合并起来,开发出CiBER-seq新技术。该技术对基因组进行条码化处理,采用深度测序的方式,直接测量合并样本中基因活性的增加或减少,可快速确定基因组中所有调控特定基因表达的DNA序列,极大缩短了基因分析的时间,并能同时研究多达100个基因。该方法将帮助研究人员快速找到控制疾病基因的调控序列以及新的药物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覆盖度的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技术RAGE-Seq》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11
    • 拉曼激活细胞分选耦合测序是菌群单细胞分析的重要手段,但其低基因组覆盖度一直困扰着业界。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发明了全新的单细胞拉曼分选-测序技术RAGE-Seq,实现了菌群中单个目标细胞近100%覆盖度的精准测序。该工作发表于Small。   微生物组是地球上能量与元素循环的主要载体,与人体、动植物以及环境的健康也息息相关。因此,微生物组的探测、理解和利用,将跨越“尚难培养微生物屏障”,带来生命科学及其应用的共性突破。单细胞拉曼光谱能够无需培养而快速识别菌群中细胞的各种代谢功能(Biotechnol Adv, 2019),但是一直以来,针对菌群的单细胞拉曼分选和测序都面临着两个瓶颈:首先,如何无损快速地获取特定拉曼表型的单个细胞;其次,如何高覆盖度地获得精确到一个细胞的基因组。   针对上述问题,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徐腾、公衍海、苏晓璐等发明了一种在液相环境中测量与分选菌群中目标微生物单细胞的拉曼分选-测序耦合技术RAGE-Seq(Raman-activated Gravity-driven Encapsulation and Sequencing;图1)。它通过联用光镊及微流控液滴技术,将特定拉曼表型的细菌单细胞从群体中精准分离,并包裹到皮升级液滴中,然后采用宏观移液的方式便可将包裹有目标细胞的液滴导出转移到试管中,从而快速、精确、简便地实现“单个细胞-单个液滴-单个试管”的拉曼分选流程,可直接耦合下游细胞培养或基因组分析。   由于目标细胞在分选过程中始终包裹于水相环境中,RAGE-Seq有效降低了拉曼分选中激光引入的细胞损伤。其导出的单细胞液滴体系,经过简单震荡后可转变成乳化扩增体系,大幅度降低了传统单细胞基因扩增(如单细胞MDA)中存在的偏好性,从而可从一个细胞得到近乎完整的全基因组信息。此外,其独特的单液滴分选转移形式,有效解决了单细胞分析中常见的污染问题。   基于单细胞中心前期发明的重水孵育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技术(Anal Chem, 2017),研究人员用RAGE-Seq从临床尿液样本中直接识别和分选出耐受特定抗生素的临床大肠杆菌,并进行了精确到一个细胞的全基因组测序,覆盖度可达99.5%。这一高覆盖度保证了基因组上所有耐药基因突变均得以全面、精确地揭示。   从菌群中直接、精准地获取一个细菌细胞的药敏性表型及其完整基因组,以往还未有先例。因此,RAGE-Seq的这一独特能力,预计将带来临床感染诊断和用药、耐药性传播监控与机制、海洋生态监控与资源挖掘等领域的一系列突破。   基于RAGE-Seq,单细胞中心推出了临床单细胞拉曼药敏快检仪CAST-R,以及和现有荧光/明场显微镜耦合的模块式单细胞微液滴分离系统EasySort。这些原创的系列仪器正在服务各种场景下的单细胞功能分选与测序(图1)。   该工作由单细胞中心马波和徐健主持完成。该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文/图 徐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