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进入“大合作时代”》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2
  • 事情正在起变化! 2020年以来,中国光伏正加速步入“大合作时代”。
      “大合作时代”就是真正的强强联合、强强互补,甚至强强之间互相参股。
      从企业的迎来送往看,今年很多光伏企业拜访央企/国企的频率明显增多,企业高层次互访更加频繁。比如,6月5日,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带着一众高管在京拜会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钱智民。
      此外,光伏企业各路称得上“大佬”的企业家们彼此的“迎来送往”和战略合作明显增多。比如,7月14日-15日,钟宝申、曹仁贤、高纪凡和远景能源的董事长张雷一起出现在通威集团总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热情接待。今年先后“做客”通威的“大佬”,还包括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总裁周桃园、TCL科技董事长李东生等一众光伏企业家。
      再者,今年先后成立的"M10联盟"和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两者几乎形成明显的阵营区分,明枪暗战,你来我往,成为光伏行业众所周知的“事件”。到了9月25日,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发布公告,两大巨头深度战略合作“刷屏”业界。
      不管是高层的迎来送往、战略合作还是成立“联盟”,其核心目的就是形成更深入、更紧密、更长远甚至“排他”的利益联盟。2020年,企业之间的各种“大合作”,很可能深刻改变未来的竞争格局;并深刻影响产业的竞争形态。
      1.通威股份&隆基股份
      9月25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正式宣布与隆基的战略合作进展。同时,隆基股份也发布《隆基股份关于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进展公告》。根据通威与隆基双方公告,对于双方加深合作,根据智汇光伏梳理分析如下3点:
      1)通威、隆基互相大比例持股。A.双方以每年 10.18 万吨为多晶硅料供需合作基础目标,隆基优先采购通威;通威优先供应隆基。(参照目前技术水平,1W大概折合约3g硅料,10.18万吨大约35GW )B.四川永祥新能源:年产7.5万吨硅料,永祥股份持股85%,隆基持股15%;云南保山通威:年产4万吨,通威持股51%,隆基持股49%!
      2)都是各自环节的老大,门当户对。隆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生产企业,如不出意外,2020年组件出货量可能可能第一或者第二;通威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片生产企业,如不出意外,通威明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料生产企业。硅料(通威)→硅片(隆基)→通威(电池片)→组件(隆基)都是全球第一,而且业务互补,这门亲事看起来似乎很门当户对! 
      3)合同标的在各自产能中占比很大。根据隆基近期的扩产计划可推算:2020年底,隆基单晶硅片产能将达到75GW;2021年底,隆基单晶硅片产能将达到105GW;此次35GW的合作大约占到隆基2021年底三分之一的产能!
      根据通威2月12日发布的硅料和电池片产能的2020~2023年规划,硅料产能扩产计划如下:此次10.18万吨的产能几乎是通威2021年底硅料的绝大部分产能。可见,无论对隆基来说,还是通威来说,35GW、10.18万吨的合作,都在公司整体盘子里占有非常大的比例! 
      2. 通威股份&天合光能
      9月10日,通威股份(600438.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双双出现在四川成都通威国际中心的五楼会议大厅内。双方宣布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调各自产业链分工,继续携手推动光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签署仪式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垂直一体化发展存在一定风险,未来仍将以电池、组件业务为核心,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上游环节,会与行业内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利用双方优势,实现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走上新的高度。
      刘汉元则指出,分工合作可以让行业生态更好发展,让彼此利益最大化。从全球领先的企业经验来看,产品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着力点相对更聚焦,利人利己,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3. 大唐集团&隆基股份
      9 月 25 日, 隆基股份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陈飞虎,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彭勇与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隆基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佘海峰,作为见签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优势,建立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全球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加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在会议中介绍了隆基在光伏领域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优势,并对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态势做了展望。大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陈飞虎则表示希望双方能共同秉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开展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4. 隆基股份&华能集团
      9月5日,隆基股份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在光伏基地项目开发、设备技术供应,项目集约化管理效率升级及“大数据平台+数字化电站”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5、云南能源投资集团&隆基股份
      6月8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一行到访云南能源投资集团,李振国与云南能投董事长段文泉交流座谈。
      李振国表示,隆基股份构建了从硅片生产到组件制造、电站开发的光伏产业链布局,近年来致力于战略布局云南,打造绿色高效光伏产业基地。希望双方在此次战略协议签署的基础上,依托云南省绿色能源载能产业的发展,实现强强联合,延伸光伏产业链,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带动云南省绿色能源产业做强做大。
      此次会面,西安隆基清洁能源公司董事长张长江与云南能投集团总裁谢一华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围绕绿色能源开发、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旨在推动云南省绿色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华为&华电山西能源公司
      6月29日,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华电在晋绿电发展空间。双方将根据协议,紧密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以及山西省“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要求,加强储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朔州市“光+储联合技术创新应用中心”,加快晋北光伏发电基地与配套储能项目的一体化开发,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早日落地。
      7.协鑫集团&山东能源集团
      3月16日下午,山东能源集团与协鑫集团采取线上视频签约的方式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位民,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签约仪式上致辞,并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李位民表示,山东能源集团与协鑫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企业愿景目标高度一致,双方在做大做强电力产业、打造新兴综合能源标杆企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次双赢的战略选择。下一步,希望双方在合作开发光伏电站项目的基础上,围绕风电、LNG码头、煤与电等产业领域,完善会晤与沟通协调机制,搭建平台、深化合作,实现共赢新局面。
      朱共山在致辞中对山东能源集团在合作前期做出的大量细致工作表示感谢。希望在国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政策驱动下,依托山东能源集团作为“山东第一企”的综合优势,融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五新产业”的建设热潮,与山东能源集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规格的合作。
      8.协鑫新能源&国家电投贵州金元
      8月底9月初,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与苏州协鑫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苏州举行华南区域新能源项目协议签约仪式,贵州金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鹤与协鑫新能源副总裁任峰签署了《华南区域 7 个光伏电站项目并购框架协议》、《广西钦州300MW 光伏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8 个项目总规模共计 65 万千瓦。签约仪式后,双方就目前光伏上游产业链发展、光伏+储能市场开发,光伏电站投资市场前景、光伏资源与运营管理等展开了探讨与交流。下阶段,双方将重点围绕绿色能源领域,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华南区域就光伏发电平价项目及存量项目等方面合作。
      9.中电科装备&国电投
      9月21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独资公司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与国电投北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站项目合作开发、综合智慧能源建设、优质光伏产品供应、国际业务等领域深化扩展合作空间,实现长期稳定共赢,推动双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是我国以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新型平板显示装备、光伏新能源装备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的科研生产骨干单位。
      10.上能电气&上海电气
      6月19日,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以下简称“输配电集团”)总裁肖卫华率队到访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并与上能电气董事长吴强、总裁段育鹤进行亲切会谈,双方就未来发展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拓能源产业发展新局面。
      输配电集团战略规划部部长李晓明与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公司总经理张文忠、副总经理郑锐,上能电气华东区域销售总经理何杰、总裁助理刘洋、供应链总经理文晓飞等领导陪同双方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共同见证了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产业竞争优势,在光伏发电、储能业务、国际市场开拓、环境保护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创新商业模式及合作方式,共同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携手迈向产业价值链高端。
      11.正泰电源&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
      8月8日,上海正泰电源有限公司与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深入合作,携手探索新能源及储能领域。
      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历经25年的稳健发展和持续创新,公司逐步发展为专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新型材料三大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达120亿元人民币。
      正泰电源系统依托并传承正泰集团35年专业的电源及电力研发制造经验,为户用、商用屋顶及地面电站光伏系统提供完善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正泰电源光伏逆变器安装量超过15GW,储能安装量超过50MWh,项目遍布全球25个国家。
      12.东方日升&中广核集团
      6月11日,中国广核集团在北京召开新能源业务领域2020年供应商大会。本次大会以“破局求新、笃信伴行、共赢未来”为主题,聚焦新能源行业进入平价竞价时代及如何与供应商伙伴携手破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组件品牌价值前五龙头企业,东方日升应邀出席并凭借行业领先的产品品质和专业完善的服务水平,获“战略合作供应商”及“五星级供应商”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发挥各自在产业领域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行业的繁荣和规范发展,中广核新能源与东方日升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各项内容,加大资源配置与整合力度,以开放的姿态和方式,在产业链上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展合作,开拓产业新格局,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3.SNEC期间超过5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020年6月初,上海SNEC期间,超过50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在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些企业包括天合光能、协鑫、阿特斯、爱康光电、中建材新能源、隆基股份、晶澳太阳能、华为、金风、华东院、电建国际、贵州工程、宁德时代、康恒环境、江西电建、正泰新能源、澳洲茂能、通威股份、日托光伏、中广核新能源、沃太能源、尚德电力、科华恒盛、中建材浚鑫、GreenDeal、普兆新能源、安泰新能源、锦浪科技、爱士惟、东方日升、TüV莱茵、英威腾、上海派能、晶科能源、因能、One Stop Warehouse、采日能源、长江智慧、航天机电、上海航融新能源、DEPCOM POWER、优得运维、Sunseap集团、天马光伏和富阎能源等。
      14.晶科科技&bp中国
      7月6日,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科技”)发布关于与 bp 中国签订合作备忘录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指出双方有意在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能源服务能力的孵化,光伏项目的开发与投资领域寻求潜在合作机会。
      公告提到,晶科科技和bp 中国签订了《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双方合作的内容为探索以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联合开发中国境内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或者地面式电站。此合作将授予晶科科技在设备、工程总承包和运营维护服务方面的优先合作权,晶科科技将向bp 中国授予晶科科技储备项目的优先合作权。晶科科技或者合资公司可为bp 中国本地的运营资产、bp 中国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提供低碳化的解决方案。
      15.阳光电源&凯盛科技集团
      4月8日,阳光电源与凯盛集团在安徽蚌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 凯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阳光电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曹仁贤出席仪式,凯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蚌埠院常务副院长马立云,阳光电源电站事业部副总裁焦文广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根据协议,阳光电源与凯盛集团将在技术研发、项目推广、产品互用、国际业务支持和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战略合作,重点加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方面的技术、质量、管理规范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
      5月7日,中建材浚鑫与阳光电源在合肥就进一步深化落实凯盛集团与阳光电源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
      16.林洋能源&华能集团江苏公司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签订光伏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根据公告,林洋能源将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其中江苏华能占股90%,林洋能源占股 10%,双方均以货币按股比同步出资。合资公司由江苏华能管理,江苏华能运用合资公司与林洋能源开展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合作。此外,公告表示,双方一致同意以合资公司或合资公司设立的项目公司名义在重点布局地区按江苏华能技术经济标准开发大型光伏电站,计划在2020年至2022年每年开发不少于50万千瓦,累计开发不少于150万千瓦光伏电站。
      17.三峡新能源&电规总院
      10月10日,三峡新能源与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在京举行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峡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国庆,电规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忠明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前,双方就加强资源共享、深化新能源领域业务合作,推进资本战略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
      18.国家电投&爱康集团
      2020年5月,国家电投福建公司与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暨山西、河北400MW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张家港市举行。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光伏、风电项目合作开发建设、光伏电站并购、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产研结合、光伏电站运营服务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双方的产业发展。
      19.大唐国际&亿利集团
      7月28日,亿利集团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光伏发电、清洁能源、煤炭供销、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20.晶澳科技&彩虹集团
      3月18日,晶澳与彩虹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云签约”方式,就采购光伏玻璃产品及服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晶澳执行总裁牛新伟博士与彩虹新能源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仝小飞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21.晶澳科技&新特能源
      9 月 15日丨晶澳科技(002459.SZ)公布,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东海晶澳”)与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特能源”)签订《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达成战略合作,东海晶澳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买方”)计划于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及其下属公司(“卖方”)采购原生多晶硅9.72万吨,产品单价以月度议价方式进行确定,以签订的当期合同执行确认单为准。
      22.隆基股份&亚洲硅业
      8月18日 - 隆基股份(601012)晚间公告称,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为保证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全资子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多晶硅料的长期采购协议。
      公告显示,本合同为多晶硅料长单采购合同,根据PVInfoLink2020年8月13日公告的多晶硅料均价测算,预估本次合同总金额约为94.98亿元(不含税),约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40.16%。
      23.上机数控&大全新能源
      上机数控(603185)8月24日晚公告,子公司签订重大采购合同: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9 年拓展单晶硅业务,产能逐步扩大,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为充分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公司下属全资子弘元新材与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就“多晶硅料”的采购签订合同,参照 PVInfoLink 最新公布的价格估算,预计合同金额约为 2020-2022 年19.44-28.80 亿元(含税),不含税为 17.20-25.49 亿元,占公司 2019 年营业成本 4.92 亿元的 350%-518%,属于特别重大合同。
      24.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成立
      7月9日上午,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联盟由硅片、电池、组件、跟踪支架、逆变器、材料及设备制造商等光伏产业链上、下游39家企业共同参与组建。联盟成员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发挥各自产业优势,串联产业链各环节,共同促进光伏产业迈入下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时代,推动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报告
  • 《智能光伏助力光伏进入平价时代 未来或可联接智能家居省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4
    • 位于上海浦东的地铁龙阳路基地中,隐藏着一座“发电厂”。每天,列车从地铁车库中进进出出,车库屋顶则铺满了太阳能板,源源不断地为地铁列车提供着绿色清洁电能。 (上海龙阳路地铁车库屋顶的智能光伏) 龙阳路基地光伏发电项目由上海地铁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据介绍,该光伏项目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相当于五六个足球场大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66兆瓦,年均发电量约340万度,可节约标准煤约1200吨,减排二氧化碳3390吨。 上海地铁的光伏发电项目选择了华为光伏逆变器和智能光伏解决方案。相比传统解决方案,新方案发电量提升2%以上,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 2月22日,上海地铁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部负责人高俊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的光伏设备可靠性高,2019年底并网发电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因逆变器导致的故障问题。该光伏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大约可供8节编组的一辆2号线列车跑20万公里,相当于行驶1560多个来回,是绿色能源为绿色交通赋能的应用典范。 目前,上海地铁已有川杨河、治北、金桥、龙阳路、三林、富锦路、中春路、北翟路、陈太路、浦江镇等10个车辆基地完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总装机容量合计约24兆瓦,年均发电量约2300万度。 记者了解到,上海地铁的光伏发电项目选择了华为光伏逆变器和智能光伏解决方案。所谓逆变器,是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交流电的核心电力转换设备。华为的智能光伏,是基于组串式逆变器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将ICT技术与光伏进行了融合。 相比传统解决方案,华为智能光伏总体LCOE(度电成本)可以降低6%,发电量提升2%以上,运维效率提升50%以上,可助力光伏全面进入平价时代。目前,华为智能光伏已在多种场景中得到应用,比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高铁站等重大交通枢纽,再比如为宁夏荒漠化土地改良土壤、种植枸杞提供电力支持,以及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等。 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专家严剑锋介绍,未来华为还将进一步推动光伏向光储一体化发展,致力于将光伏由辅助电力变为主力电,“今年我们还准备推出光伏和智能家居的互联,比如能告诉你什么时候开空调和洗衣机最省电。” 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大力推动风电、光伏发电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光热发电。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提升电网汇集和外送能力。
  • 《2025光伏产业十大变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29
    • 时间很奇妙,我们常常过分夸大短期变化,却往往对中长期变革估计不足。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演进带来的复利效应呈指数级增长,但同时复利效应预测准确,保持增长的可能性就越低。   光伏产业从诞生到现在,市场、技术、资本、政策等多种持续利好或突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使得准确预测未来数年后的市场变得几乎不可能。但对于光伏从业人士来说,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趋势,紧跟产业潮流,仍然极为重要。   智新咨询综合全球各国光伏市场政策、技术演进、电网条件、价格走势等多种因素,结合专家、企业、协会、政府部门多方意见,认为未来五年光伏产业将出现如下十大变化。   1、技术再次呈现趋同,最优电站算法有望诞生   目前常规晶硅电池量产技术已逼近极限,PERC技术潜力在未来仍然有挖掘空间,虽然面临异质结、IBC等技术的挑战,但未来究竟是否能够完全取代PERC或者何时取代仍然是未知数。   而智新咨询认为目前组件在技术和尺寸上百家争鸣的局面是短期行为,预计在一到两年后会有更明确的定论,三年左右市场完成转型工作。   而随着电站数字化向智能化进一步迈进,技术间的PK将更加激烈和快速:光伏电站已经慢慢的从“哑巴电站”进化到开口说话,相当于人体装上了神经元,而拥有大脑,对信息作出决策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当众多拥有“大脑”且链接在一起光伏电站,也必将对各个部件、各种方案,作出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方案。   这对设计院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不过由于自动化与场景化案例的完善,届时光伏设计单位的工作重心可能会从光伏场内最优配置转向如更好的支撑电网、与建筑设计院合作BIPV项目等方向。   2、AI催生“光伏+2.0”,跨域融合加速   跨界的融合,正在带来产业的革命。光伏AI虽然已经体现了其巨大的价值,但仍然处于其自身的初始阶段,未来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想象力。   “AI的发展会经历替代、重塑和创造三个过程。”智新咨询首席分析师曹宇指出:“一开始AI人工智能所做的工作,只是通过数字化取代了如偏远电站值守这样人们不愿从事或大型电站巡检这样繁琐笨重的工作,但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AI在做一些重塑行业的事情。”   他指出,AI三大要素“海量场景+专家经验+多域协同”中每一项都已经开始发挥价值,目前华为等智能光伏龙头企业,本身在AI等数字信息技术上,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已经在助力终端客户实现了“通过数据判断电站与零部件质量”、“更优化的运维服务”,并且开始突破旧有认知,开始对“组件+逆变器+支架”多方协同,设计出更优发电量的光伏电站。“通过AI演化出更优秀的方案,重构光伏产业,说明AI对光伏的重塑进程已经开始,‘光伏+2.0’时代已经开启。”曹宇说,“未来各个产业、能源之间虽然有所区别,但是AI却是相同的,届时开启跨域融合的光伏产业将有更多的新模式、新市场被创造出来。”   3、虚拟电站,光伏“比特币”   在发电能力、收益、权益都能够确定且确权的情况下,数年前曾经火过一阵的“众筹电站”模式有望再度兴起。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TUV莱茵等第三方机构开启这方面的业务,一个完全由公正中立的第三方机构组成的光伏投资与资产管理平台具备了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核心特征:信任机制与公共账簿。   随着光伏电站完全市场化,收益稳定可预期,散户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购买任意功率的电站来获得收益而不必自行建造电站。   这种虚拟电站将不只存在于投资市场,电力系统的调度与辅助同样也会活跃着虚拟电站的身影。   4、新能源高比例,替代的能源结构   随着新能源从以前的只具备清洁低碳的特性发展到兼具更低成本,未来新能源在世界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更高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当各国对电力的装机需求增长放缓,储能技术逐步成熟,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进程将逐步启动。这一过程视各国的能源策略和实际情况而定,如新能源、火电和石油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竞争关系,全面电力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新增装机空间越大,这一替代过程就越缓慢。   5、能源更低价,每年光伏市场300GW   光伏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价格最低的能源形式,去年华为、今年晶科在沙特参与的项目都屡破新低,其中今年晶科在沙特的项目价格已低至1美分/度。   这将带来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光伏市场未来数年内仍然将保持高速增长,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数年内光伏市场将增长至300GW/年。此外随着光伏等新能源竞争力增强,传统能源必须以降价使自身具备在能源市场的竞争力。   6、技术加速进步,光伏优势进一步凸显   技术进步主要方向在如下几个方面:   光伏组件全产业链制造的半导体化和去半导体化(定制化);AI人工智能主导的电站设计与运维;更高效电池和多节电池技术发展使效率进一步提升。   这些技术同时发展,产生叠加效应,会使产业进一步提速。   7、储能或成标配,但比例可能比想象的要少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未来五年储能可能成为硬性指标,近日中国也已提出要求新能源通过加装储能等方式使光伏、风电具备一次调频功能,这对以往电站来说并不合理,但对于新上项目,适当增加调频功能是应该的。但通过更合理的算法,储能所需的比例可能比想象的要少。   8、组件更大,逆变器更小   无论是180mm还是210mm,组件尺寸增大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需要解决的只是现有产能和新尺寸的良率与配套问题。而逆变器则相反,更高频高密的元器件和更先进控制算法以及制造工艺,将使逆变器的尺寸更小。10年前,很难想象大型地面电站采用组串逆变器。而现在超过百MW的电站,组串已经成为了主流。这里也要感谢华为给行业的贡献,在解决了并网算法问题后,组串逆变器其本身多路MPPT的特性显然给地面电站带来了更多发电量等收益。   9、从黑灯工厂,到黑灯电站   全自动生产的黑灯光伏工厂经过数年发展已经逐步成熟,未来成为电池组件龙头企业的标配,而随着自动化设计、建造、运维等技术进一步成熟,全自动无人化的黑灯电站也将在五年内出现。   10、光伏电站,“自我复制”雏形开启   这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更大规模的光伏电站被广泛用于改造荒漠和,在一些国家,可能会围绕着光伏电站建设新的电网模式;通过“光伏+制氢”,人类可以获得稳定的清洁能源,再结合“光伏+农业”等项目,利用太阳能改造环境。   而这第一步,很可能是首先实现清洁能源到清洁能源的闭环。   工业革命也伴随着能源革命,蒸汽机给欧洲带去了资本主义,日益体现了强大竞争力的光伏将给人类带去什么?对此,相信各位和笔者一样,无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