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研发轻型锂硫电池 能量密度为锂电池2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19
  • 继电动汽车之后,电动飞机的概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飞机需要搭载什么样的电池呢?

    据日媒11月16日消息,日本电池企业杰士汤浅(GS YUASA)与关西大学合作开发出一款轻型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可达现有锂电池的近两倍。

    相关资料显示,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是一种以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蓄电池。从理论上来说,相同尺寸的情况下,锂硫电池的容量可达传统锂电池的8倍,但却存在电导率低、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等问题。

    此次研发的锂硫电池容量为8安时(即安培小时),由于采用了有微孔的碳粒,不仅提高了电导率,还使中间产物不易溶于电解液,克服了日常使用的问题。

    目前常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约为200至300瓦时每千克,而此次开发的锂硫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则超过了每千克370瓦时。杰士汤浅希望,到2023年能将其锂硫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提至每千克500瓦时。

    本项研究是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电动飞机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开发出一款可安装在电动飞机上的轻重量、高容量的蓄电池。目前正以2030年能量密度达到每千克1000瓦时为目标,推进主要技术的相关研究。

    “我们希望可以把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带到全世界去,这种电池材料在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电动飞机的发展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快。”杰士汤浅表示。

    据SDReports近日发布的《电动飞机市场2030预测》报告显示,由于城市空中交通飞机加速部署和多任务场景电动飞机的成功运用,2021年全球电动飞机市场规模达到7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2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8%。日本汤浅株式会社于1918年成立,于2004年4月与日本电池合并,更名为日本杰士汤浅株式会社(集团公司),在蓄电池行业处于亚洲领先地位。近年来大力开发制造特殊用途的电池和电源,在海洋、陆地、航空等特殊环境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电池。

    2015年,杰士汤浅以3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5.66亿元)收购松下的铅蓄电池业务,以获得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用及工业用铅蓄电池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2016年,国际空间站搭载了杰士汤浅开发制造的高性能航空航天用锂离子电池。与目前装备的电池相比,这种杰士汤浅公司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具有3倍高的能量密度,因此仅需24节电池就可以实现目前48节电池的容量。

    2017年,杰士汤浅宣布在中国天津市新建设汽车用铅酸电池工厂,将年产能扩大2倍至800万个,投资额为175亿日元,工厂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日企研发出更环保氟离子电池,储能超锂电池10倍,动力续航或至5000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7
    • 尽管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市场一直毁誉参半。其最大优点是技术相对成熟、用车费用低,但缺点是续航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这已成为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因素。目前,磷酸铁锂、钛酸锂、锂离子等动力电池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瓶颈,续航里程都很难超过600公里,使得80%以上的车型续航里程都超不过500公里。 而近日,日本车企本田公司宣布开发出一种新型氟离子电池技术,不仅比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储能能量高出10倍,而且更为环保,有望在未来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池。 本田研究院、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12月7日发布了这一重要突破。 研究人员称,这一全新的氟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十倍,却有着非常好的稳定性,而且其制造材料可以直接从土地中提取,制造成本更低,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小。 据介绍,这种制造氟化物离子电池的技术很早之前就已出现,但该技术制造出来的电池必须要在300度的温度下运行。 此次四家机构联合的研发团队找到了一种能让这种电池在常温下运行的方法,且不会出现过热问题。研究人员称,这项新技术避开了氟化物电池技术的温度限制,开辟了一条通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阳关大道。 本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Christopher Brooks博士表示:“氟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电池化学物质,它的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电池的10倍,且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安全风险,而获取氟离子电池的原料对环境的影响也要比提取锂和钴的过程小得多。” 不过,或许是由于近年来日本企业频频曝出电池技术突破造假丑闻的原因,本田公司并未宣布该该电池何时能够量产,只表示该技术还在继续改进之中。 虽然这让本田的新发明变得扑朔迷离,但如果该技术真的成为现实,将预示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呈几何级数上升,这很可能将给汽车行业一带来次天翻地覆的变革。
  • 《新型柔性电池能量密度比锂电池至少高10倍》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2-09
    • 据报道,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和加州电池制造商ZPower的科研团队近期开发了一种可充电的柔性氧化银锌电池,其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大约是目前最先进技术的5至10倍,比普通锂电池至少高10倍。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刊登在了世界著名期刊《焦耳》上。据了解,这种新型电池的容量比目前市场上的任何一种柔性电池都要大。这是因为电池的阻抗(电路或设备对交流电的电阻)要低得多。在室温条件下,其单位面积容量为每平方厘米50毫安,是普通锂离子电池面积容量的10至20倍。因此,对于相同的表面积,这种电池可以提供5到10倍的能量。 此外,这种电池也更易于制造。虽然大多数柔性电池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制造,但在真空条件下,这种电池可以在正常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丝网印刷。鉴于其柔软性和可恢复性,它还可用于柔性、可伸缩的可穿戴电子产品以及软机器人。 具体而言,通过测试不同的溶剂和粘合剂,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油墨配方,可以用于印刷这种电池。只要油墨准备好,电池就可以在几秒钟内打印出来,干燥几分钟便可以使用。而且这种电池还可以以一卷一卷的方式打印出来,这将提高速度,并使制造过程可扩展。 该研究团队表示,“这种单位容量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而且我们的制造方法价格低廉,可以扩展。我们的电池可以围绕电子设备设计,而无需设计设备时迁就于电池。” “随着5G和物联网(IoT)市场的快速增长,这种在大电流无线设备中表现优于商用产品的电池,将很可能成为下一代消费电子产品电源的主要竞争者,”他们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该电池已经成功地为配备了微控制器和蓝牙模块的柔性显示系统供电。在这里,电池的性能也比市面上可买到的硬币型锂电池好。而且在被充电80次后,也没有显示出任何容量损失的主要迹象。 据悉,该团队已经在研发下一代电池,目标是更便宜、更快、阻抗更低的充电设备,将用于5G设备和需要高功率、可定制和灵活外形因素的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