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研发轻型锂硫电池 能量密度为锂电池2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19
  • 继电动汽车之后,电动飞机的概念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么飞机需要搭载什么样的电池呢?

    据日媒11月16日消息,日本电池企业杰士汤浅(GS YUASA)与关西大学合作开发出一款轻型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可达现有锂电池的近两倍。

    相关资料显示,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是一种以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蓄电池。从理论上来说,相同尺寸的情况下,锂硫电池的容量可达传统锂电池的8倍,但却存在电导率低、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等问题。

    此次研发的锂硫电池容量为8安时(即安培小时),由于采用了有微孔的碳粒,不仅提高了电导率,还使中间产物不易溶于电解液,克服了日常使用的问题。

    目前常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锂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约为200至300瓦时每千克,而此次开发的锂硫电池质量能量密度则超过了每千克370瓦时。杰士汤浅希望,到2023年能将其锂硫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提至每千克500瓦时。

    本项研究是日本新能源和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电动飞机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开发出一款可安装在电动飞机上的轻重量、高容量的蓄电池。目前正以2030年能量密度达到每千克1000瓦时为目标,推进主要技术的相关研究。

    “我们希望可以把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带到全世界去,这种电池材料在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电动飞机的发展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快。”杰士汤浅表示。

    据SDReports近日发布的《电动飞机市场2030预测》报告显示,由于城市空中交通飞机加速部署和多任务场景电动飞机的成功运用,2021年全球电动飞机市场规模达到7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到2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8%。日本汤浅株式会社于1918年成立,于2004年4月与日本电池合并,更名为日本杰士汤浅株式会社(集团公司),在蓄电池行业处于亚洲领先地位。近年来大力开发制造特殊用途的电池和电源,在海洋、陆地、航空等特殊环境提供高性能、高质量的电池。

    2015年,杰士汤浅以3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5.66亿元)收购松下的铅蓄电池业务,以获得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用及工业用铅蓄电池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2016年,国际空间站搭载了杰士汤浅开发制造的高性能航空航天用锂离子电池。与目前装备的电池相比,这种杰士汤浅公司开发的锂离子电池具有3倍高的能量密度,因此仅需24节电池就可以实现目前48节电池的容量。

    2017年,杰士汤浅宣布在中国天津市新建设汽车用铅酸电池工厂,将年产能扩大2倍至800万个,投资额为175亿日元,工厂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日企研发出更环保氟离子电池,储能超锂电池10倍,动力续航或至5000公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1-17
    • 尽管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但市场一直毁誉参半。其最大优点是技术相对成熟、用车费用低,但缺点是续航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这已成为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因素。目前,磷酸铁锂、钛酸锂、锂离子等动力电池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瓶颈,续航里程都很难超过600公里,使得80%以上的车型续航里程都超不过500公里。 而近日,日本车企本田公司宣布开发出一种新型氟离子电池技术,不仅比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储能能量高出10倍,而且更为环保,有望在未来成为电动汽车的首选电池。 本田研究院、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12月7日发布了这一重要突破。 研究人员称,这一全新的氟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十倍,却有着非常好的稳定性,而且其制造材料可以直接从土地中提取,制造成本更低,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小。 据介绍,这种制造氟化物离子电池的技术很早之前就已出现,但该技术制造出来的电池必须要在300度的温度下运行。 此次四家机构联合的研发团队找到了一种能让这种电池在常温下运行的方法,且不会出现过热问题。研究人员称,这项新技术避开了氟化物电池技术的温度限制,开辟了一条通往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阳关大道。 本田研究所首席科学家Christopher Brooks博士表示:“氟离子电池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电池化学物质,它的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电池的10倍,且不会因为过热而造成安全风险,而获取氟离子电池的原料对环境的影响也要比提取锂和钴的过程小得多。” 不过,或许是由于近年来日本企业频频曝出电池技术突破造假丑闻的原因,本田公司并未宣布该该电池何时能够量产,只表示该技术还在继续改进之中。 虽然这让本田的新发明变得扑朔迷离,但如果该技术真的成为现实,将预示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呈几何级数上升,这很可能将给汽车行业一带来次天翻地覆的变革。
  • 《动力锂电池全球龙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2-16
    • 概要 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事件 根据GGII的统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动力电池装机18.3GWh,市场份额达到47.6%,位列行业第一;产品性能方面,公司位于国内一流水平,可配套绝大部分主流车企,供应关系稳定;成本方面,公司得益于“高能量密度体系+供应链管控+设备投资成本下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公司基本情况 中国龙头打造动力电池王国:1)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以主业为中心综合布局锂电材料、储能系统以及其他相关业务,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团队脱胎于ATL,技术背景雄厚,2018-2020年三次股权激励强化团队凝聚力;3)持续高水平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和结构工艺上创新升级;4)公司形成总部+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的全球化综合布局,目前规划产能接近300GW,即将迎来产能投放高峰期;5)供应链管控能力强,打造从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闭环;6)坚持大客户战略,基本完成行业“跑马圈地”。 观点 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潜在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距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目标差距巨大。伴随国内财政补贴政策退坡趋缓,特斯拉、大众引领的爆款车型拉动需求,以及存量出租车、公交车替换和B端采购预期加强,国内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海外市场欧洲各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边际向好、欧洲主流车企陆续公布电动化大战略,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及车型改善,预计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实现36%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速;与此同时,电化学储能市场也迎来高增长阶段。 机构盈利预测 业绩未来保持增持评级 市场一致观点 公司目前动态估值为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