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持续利用》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 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8
  • 发展节水农业作为缓解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该书共分九章,包括总论,农业节水机理,作物需水量与节水型灌溉制度,土壤与作物水分监测与预报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输水系统节水技术,灌区水量流量调配技术,黄土高原雨水、浑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西北地区地面水地下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技术等。本书内容系统完整,资料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 程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可供农田水利、土壤物理、农业气象、植物水分生理、农田生态、农业水文与水资源、农业水土工程、节水农业、水环境、水土保持等方面的 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有关专业研究生和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
  • 原文来源:http://food.nstl.gov.cn/agriculture/MirrorResources/2681/
相关报告
  •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07
    • 为推动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有限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区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等五大技术体系。通过20年的努力,在工程节水和农艺、管理节水的技术储备已初步具备,但节水效果还不理想。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节水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低成本空间扩散。今后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是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管理和工程节水技术,提高作物自身的水分转化率等。
  •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分析》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11
    • 本文探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分析表明: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有限的水资源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尽管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但是水的利用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大。当前西北地区人均社会用水量868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4立方米,2002年西北地区万元GDP用水量高达1 433立方米, 全国为537立方米。这与该地区以农为主,农业高耗水、低产出的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农田灌溉节水是关键。只有通过大力提倡节水、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适当增加新的水源,该地区的水资源才有可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