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发布《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dingxq
  • 发布时间:2020-02-19
  • 中国北京,2020年2月19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CCC;CCC.WS)今天发布《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报告显示,面对来自颠覆性企业的竞争,大型机构1在全球发明市场中的份额已经下滑至18%,全球创新环境正呈现碎片化趋势。报告还显示,创新正日趋成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协作活动,每项专利记录2列举的发明机构平均数量呈上升趋势。
    [1] 指评选《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名单时排名前1,000的机构
    [2] 根据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从《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中收录的专利数量
    本年度报告遴选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机构。上榜机构在技术创新及专利保护方面成绩斐然,同时这些专利拥有广泛的市场覆盖面和众多的衍生发明机会,商业前景广阔。

    今年有三家中国大陆企业入选“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分别为华为、腾讯和小米,其中腾讯为首次入选。
    划重点

    今年的报告首度将分析范围扩大到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之外,揭示了创新市场的三大趋势:

    1
    全球排名前1000的机构在创新市场上的份额呈现缩水态势:六年前,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中逾四分之一(27%)的发明源自排名前1000的机构。今天,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18%。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利是由小企业,甚至是个体企业家和发明家孵化而来。大型企业必须学会更好地协作并探索非传统的合作伙伴关系,否则存在落伍的风险。
    2
    协作的重要性:创新正日益成为一项知识密集型的活动,并且随着技术的融合,基础科学和工程类学科更频繁地相互结合,因此需要涉及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中每项专利记录列举的发明机构平均数量由2014年的2.84家上升到2019年的2.99家,凸显了这一趋势。
    3
    强者恒强:入选“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分数门槛在过去六年间上浮了逾五分之一(22%)。今年新上榜的六家机构分别是藤仓(Fujikura)、宏达电(HTC)、Immersion、微芯科技(Microchip)、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和腾讯,它们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创新环境中游刃有余,自2015年以来平均排名跃升了250位。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集团首席分析师Ed White说:“当今世界的现代发明,从电话、电动汽车到医疗设备,都需要更精深、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会涉及到之前看来毫不相干的学科领域。传统上主导创新进程的大型机构要想在一个更为复杂和碎片化的创新生态系统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尝试和拥抱新的合作模式。”

    科睿唯安知识产权集团总裁Jeff Roy说:“祝贺荣登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的企业!这其中既不乏拥有创新传统的老牌企业,也有近期活跃在创新市场前沿的新秀。它们共同打造了利用聪明才智创造价值的文化。同时,它们通过确立和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为未来的发明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划重点
    01
    上榜机构所处行业和地区概览
    “德温特2020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上榜机构分布于三大洲的14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上榜机构达到39家,数量居首。日本紧随其后,有32家机构上榜。美日两国的上榜机构之和接近榜单总数的四分之三。

    上榜机构的行业分布中,硬件与电子行业以38家上榜机构的数量位居各行业之首,比去年增加3家。制造业和医药领域以16家上榜机构紧随其后,电信和软件行业各有8家上榜机构。
    划重点
    02
    研究方法论
    今年是“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连续发布的第九年。我们在评选过程中使用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DWPI)和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Patent Citation Index,简称DPCI),借助这些数据库中权威、准确、经过深加工的专利数据,基于以下四项指标来跟踪各机构的创新活动:

    1.专利总量:机构在过去五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至少达到100件(且申请的总数不少于500件) 。
    2.影响力:机构的创新成果必须拥有足够的下游影响力,被其他机构频繁引用。评判标准参照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过去五年间(排除机构自我引用的次数之外)的引用频次统计数字。
    3.专利授权成功率:通过计算近 5 年来专利申请公布量(专利局受理并公布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的比率来评估创新的质量。
    4. 全球性:机构在全球主要市场对其发明进行保护,是重视其创新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指征。所使用四方专利指标覆蓋中国所使用四方专利指标覆盖中国、欧洲、日本、美国。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CFXwTHwQx-b-vX_uZDOeaA
相关报告
  • 《“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发布》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9-02-26
    • 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发布了《德温特2018-2019 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该报告运用德温特独有的专利数据、工具和技术,通过综合考量研发实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商业成就等因素,遴选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机构。上榜机构在技术创新及专利保护方面成就突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专利具备高原创性、覆盖广泛市场并拥有众多衍生发明机会,商业前景广阔。 今年是“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连续发布的第八年。我们在评选过程中使用了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简称 DWPI)和德温特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World Citation Index,简称 DPCI),借助这些数据库中权威、准确、经过深加工的专利数据,基于以下四项指标来跟踪各机构的创新活动: 专利总量:机构过去五年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至少达到100件。 专利授权成功率:机构必须具备很高的专利授权率。 全球性:机构的专利申请必须具有全球性,覆盖欧洲、中国、日本和美国。 影响力:机构的创新成果必须具有影响力,被其他机构频繁引用。 科睿唯安德温特事业部总裁Dan Videtto表示:“‘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上榜机构深知,知识产权是连接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桥梁,它们正专注于开发高质量的创新方案和先进技术,努力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从而引领全球创新路径。我们对此深感骄傲。” 与去年的趋势一致,全球创新中心继续从西向东半球转移。亚洲上榜机构达到48家,数量居首。美国紧随其后,有33家机构上榜,欧洲有19家机构上榜。今年的榜单中还出现了7家新机构:比亚迪、小米集团、思科、JFE 钢铁株式会社、卡巴斯基实验室、三菱化学和广达电脑。 报告指出,今年的“德温特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呈现出三个主要趋势: ● 仍然以高影响力的创新为重心: 当前的创新已转向更高质量的发明,这些发明拥有更广阔的潜在市场,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此类发明通常在多国获得授权,并被后续专利频繁引用。 ● 中国大陆保持增长势头: 受中国大陆从制造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型的推动,荣登 “德温特2018-2019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的中国大陆企业数量有所增加。此次上榜的有3家企业,分别是华为、比亚迪、小米集团。 ● 热门技术: 人工智能 (AI) 和5G移动通信是两个迅速增长的领域。在今年的百强榜单中,有31家机构的专利组合以AI领域的发明为主要构成部分;百强创新机构2018 年在5G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数量也迅速攀升,专利家族数量已超过 900 个。 科睿唯安专利分析师、《德温特2018-2019 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撰稿人Bob Stembridge 表示:“通过跟踪专利活动,我们对各个机构具备商业化潜力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细致地了解了这些机构在创新上的投入。今年的分析结果表明,领先的机构持续专注于高价值、高影响力的创新和新技术,保持了竞争优势。”
  • 《2017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dingxq
    • 发布时间:2018-07-11
    • 科睿唯安“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每年发布一次,迄今为止已有七年。该报告综合考量研发实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商业成就等因素,遴选出全球最具创新活力的机构。科睿唯安近期发布《2017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中文版报告,数据显示亚洲在2016年以微弱差距惜败北美之后,2017年又重新夺回全球创新中心地位。 报告主要发现 85家机构继2016年后蝉联榜单,6家机构则是首次上榜。 百强创新机构分布于亚洲、北美、欧洲十二个国家/地区。共有45家亚洲机构上榜,36家北美机构上榜。 不同于亚洲夺回全球创新百强机构榜单领导地位,欧洲的上榜机构呈下滑趋势,从2016年的22 家下滑到2017年的19家。 中国大陆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继2014年、2016年上榜之后,此次第三次登榜。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继2014年之后,第二次上榜。全球电子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鸿海科技集团首次上榜。 全球百强创新机构在创新商业化方面优势明显。在过去五年间,全球的专利申请量增长了11.9%,其中,全球百强创新机构的专利申请量仅仅增长了2.4%,但是,全球百强机构的专利授权量却增长了5.7%,专利授权增长率是未上榜机构的1.7倍。 在2017年上榜机构中,来自硬件和电子行业的组织机构最多,共有3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