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合作发布《量子技术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雄心》报告》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9-26
  •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合作发布了《量子技术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雄心》报告。这份新的洞察报告旨在提高人们对量子技术(即量子计算、传感和通信)解决人类最紧迫挑战的能力的认识,从大规模脱碳到新型太阳能电池、绿色肥料和先进健康监测设备的设计等。

    这种变革性的解决方案有可能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产生重大影响,但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协作网络来支持其全球推广。通过联合起来,关键利益相关者可以为量子社会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并促进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者运动的形成,尽管量子的时间跨度很长,但这个运动可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展壮大。

    让国际社会为量子技术的包容性采用做好准备,确保广泛获取,传播知识和促进多边合作,将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议程的关键。

  • 原文来源:https://www.weforum.org/publications/quantum-for-society-fulfilling-the-promise-of-the-sdgs/
相关报告
  • 《世界经济论坛&埃森哲发布《量子技术:金融服务领导者的关键战略和机遇》报告》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7-23
    • 7月16日,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合作发布白皮书《量子技术:金融服务领导者的关键战略和机遇》,概述了量子时代金融机构在应对风险的同时所面临的机遇。报告指出,量子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量子计算进行风险建模、欺诈检测和投资组合优化;通过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随机数生成(QRNG)等方法实现理论上牢不可破的加密;利用量子传感提高高频交易(HFT)算法同步的精确测量功能。这份白皮书深入探讨了量子技术为金融业带来的战略要务、发展机遇与潜在风险,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与准备指南。报告强调,为了从量子技术中获得有意义的价值,金融机构需要超越实验和试点阶段,将战略重点放在持续研发投资、基础设施支持、公私合作、针对性教育等关键支柱上。
  • 《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量子技术:先进制造与供应链的关键机遇白皮书》》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11-02
    •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联合发布《量子技术:先进制造与供应链的关键机遇白皮书》。报告指出,制造业正步入一个量子技术决定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时代,量子计算、量子传感和量子安全技术正从研究实验室快速渗透到工业运营领域,在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催生了亟待应对的网络安全风险。 研究警示,正当各行业日益复杂脆弱之际,传统数字系统却正逼近其算力与运营极限。报告引用2024年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激增38%的数据,论证量子技术有望助力产业应对市场波动、提升运营精度,并保护关键数据免受未来量子技术加持的网络攻击。 分析师指出:"制造业与供应链领域正经历数十年来最动荡的时期,中断已成为常态而非例外",并列举了极端天气、劳工罢工及网络攻击等多重影响因素。 世界经济论坛将这一转型定义为"量子使命"——呼吁企业不再将量子技术视为长期实验项目,而是作为近期战略工具来布局。 量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厂与现场 报告指出量子系统已在三大领域创造可量化的价值:产品设计与研发、工厂运营及供应链管理。 在产品研发领域,量子计算机能模拟分子原子级行为,加速材料发现。例如波音公司运用量子模拟研究轻质金属腐蚀现象,将计算量削减高达85%。莫德纳公司则采用类似算法模拟信使RNA折叠成复杂结构的过程——这是药物设计的关键因素。 报告认为这些早期成果标志着量子技术正从理论潜力迈向实际影响。 在制造环境中,量子系统开始解决困扰经典计算机的复杂排程、维护及优化问题。土耳其汽车制造商福特奥托桑应用混合量子算法,为数千种定制化车型优化生产排程,将调度时间缩减一半。台积电等半导体制造商正部署量子钻石传感器,以检测芯片纳米级缺陷,实现更早故障发现与更高生产良率。 报告指出,量子传感器能实现实时高精度的缺陷与异常检测,并补充说明这些设备可测量磁力、热力及重力等原本难以察觉的微观变化。 分析师同时强调,抗量子密码与量子通信系统在保障互联工厂安全方面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恩智浦半导体与电装公司已开始将后量子密码技术整合至车辆固件更新系统,取代可能被未来量子计算机攻破的脆弱加密体系。该技术能以最小内存快速验证数字签名,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不影响生产线运行效率。 量子供应链雏形初现 在工厂之外,量子优化技术正开始重塑全球物流体系。 洛杉矶港采用混合量子算法实现卡车与起重机的实时调度,使起重机使用量减少40%,卡车等待时间缩短最多两小时。鹿特丹港则通过采用量子密钥分发的量子安全光纤网络,实现了控制中心间的防窃听数据传输,成为世界经济论坛所称"量子安全供应链"的示范案例。 报告通过具体案例揭示了量子技术工业应用带来的实际效益:生产延误减少、资产利用率提升及显著成本节约。 分析师指出:"虽然这些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但一旦量子系统实现商业成熟,将有效减少延误并降低运营成本。在具有多变量、多约束条件的供应链运营中,通过混合量子-经典算法实现的量子优势正逐步显现——当前已成功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系统韧性。" 规模化推进:从探索到实践 报告显示,尽管多数企业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行业领导者已开始战略布局量子技术规模化应用。 白皮书提出了从试点项目到全面部署的实施路径:建议企业设立量子技术评估团队,启动基于混合云的试点项目,并与高校及技术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高管应指定首席级负责人监督量子计划,确保实验项目与核心业务目标及可量化回报紧密对接。 鉴于量子计算成本是多数机构的关注重点,分析师建议采用基于云的量子平台作为低风险切入点,使企业能在不承担专用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测试物流、材料设计或生产调度等领域的算法。这类通常被称为"量子即服务"的模式,将曾专属于国家实验室的技术推向普惠化。研究指出,量子与经典计算机协同工作的混合架构,是工业用户近期最可行的实施路径。 安全、标准与人才储备 报告用大量篇幅阐述了构建量子就绪经济所需政策与组织基础——尤其是网络安全领域。 研究警告,能够破解当今公钥加密体系的量子计算机(即密码学相关量子计算机)可能在5-10年内出现。报告指出,复杂企业完成向量子安全系统的迁移可能需要十年之久,若行动迟缓将面临长期安全威胁。美国、欧盟等政府已开始强制推行或投资量子安全标准。 报告敦促产业界立即行动,通过清点现有密码资产并启动试点迁移来跟进布局。 标准化是另一大障碍——全球互操作性框架的缺失可能延缓技术应用并导致供应链碎片化。 世界经济论坛以德国量子技术与应用联盟等案例为典范,指出产业界可通过此类平台协同制定早期标准与认证框架。若无此类协调机制,工业企业可能面临类似早期工业网络与网络安全领域的兼容性风险。 专业人才短缺是报告指出的另一主要瓶颈。 目前大多数工程师缺乏量子技术相关培训,研究团队呼吁政府、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开展人才培育计划。以由The Quantum Insider主办的空客-宝马量子移动探索计划为例,说明跨部门合作如何培养应用型量子技术人才。 分析师强调:"政策制定者与行业领袖必须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资助实践培训项目,并支持量子研发中心建设。此外,为现有专业人员实施技能提升计划,在组织内部培育'量子意识'文化,能确保更广泛地理解与采纳量子技术。" 从审慎观望到积极行动 尽管论坛分析聚焦于机遇,同时也强调了量子技术在生产环境中规模化应用的挑战。 硬件仍受限于规模与稳定性,算法也需优化以应对工业级工作负载。报告作者警示"过度膨胀的预期",敦促决策者在实验推进与时间表设定间保持平衡。从人工智能等技术浪潮中汲取的经验表明,过度炒作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尽管存在缺陷与风险,未能规划量子技术整合的企业可能在未来十年内面临供应链与数据系统的脆弱性。相反,早期应用者将具备制定新工业标准、获取稀缺量子专业资源的能力。报告总结道:"量子革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高管关注与战略布局的当下机遇。当下果断行动的领导者将塑造未来竞争格局。早期参与标准制定、政策设计与人才培育,将使组织成为量子经济的主导者而非被动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