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健康长江高峰论坛举办》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12-16
  • 2月12日-13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第一届健康长江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举办。论坛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主题,旨在对长江保护修复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机制进行研究探讨。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张波、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赵世勇出席论坛并致辞。   会议指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持续向好。2020年1月-11月,长江干流全部实现Ⅱ类及以上水质,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Ⅰ类-Ⅲ类)比例为96.3%,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的劣Ⅴ类国控断面已实现动态清零,长江流域年底有望基本消劣。但总体看,长江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会议强调,要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从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劣Ⅴ类国控断面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重点工作,推动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二是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要素,谋划好“十四五”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提升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制约长江保护修复的热点、难点、痛点,开展深入研究,力争在重点行业绿色发展、面源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关键环节形成突破。   本次论坛设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保护修复、大数据应用和水环境治理新技术研究4个分论坛。部分沿江省(直辖市)、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共约300余人参会。部分与会代表现场考察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指挥中心和长江生态修复等项目。

相关报告
  • 《首届数智中医药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在长沙开幕》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11-07
    •  人民网长沙11月4日电 (记者林洛頫)11月2日,首届数智中医药创新技术高峰论坛在湖南湘江新区内的全国规模最大数智中医药实验中心——易能医药实验中心举行,多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围绕前沿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的融合创新、大数据辅助决策下的Al中药新药开发、生物医药应用等话题,为参会者带来一系列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主题报告。       中医药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要想提高中医药综合竞争力,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必须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放在新高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向科技要质量、要健康、要竞争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专家学者从加强道地药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全面数字化中医药,加快中医药人工智能、中医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中医药传统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论坛前夕,与会人员参观了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易能医药”)新建的医药实验中心总部,作为中国头部中药CXO企业,易能医药在中药新药及经典名方等技术开发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易能医药实验中心总部占地面积达35亩,集研发、生产、办公为一体。一期实验大楼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打造了智慧研发实验室、中试实验室。智慧研发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可容纳近1000名研发工程师。         实验中心总部搭建了集五大研究院、六大临床应用中心、七大技术平台为一体的数智中医药创新链与产业链集成平台,打通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产技术全链条。成为企业建立标准化研发流程、精准质控、高效产出的坚实基础,更好实现研发和生产一体化。         “我们按GMP标准建立了全新中药制剂中试研究试验生产线,中试提取设备、喷雾干燥机、平板干燥机、一步制粒机、干法制粒机等设备可为中药研发事业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易能医药董事长易跃能博士表示:该实验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数智中医药实验中心,将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注入新动力。         在利好政策的支持与外部环境正向刺激下,中药行业正在加速提升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度,中药创新正逐渐迎来收获期,未来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此时,数智中医药实验中心的投入使用将为湖南在中医药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易跃能博士介绍,未来实验中心总部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引擎,通过先进的设施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中药新药和技术,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 《第九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1-02
    • 人民网北京12月22日电(初梓瑞)21日,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京举办。来自国家林业局、国家外文局、发改委、科技部等机构以及科研院所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传承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主题进行研讨。   在论坛上,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桃棚村、福建土楼永定南江村、浙江省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等116个行政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宁夏林业研究院森淼现代林业科技园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至此,中国生态文化协会遴选命名的“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已达13个,“全国生态文化村”累计达678个。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原会长江泽慧在作《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经典范例”》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华夏古村镇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磨合、相互契合、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承载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遗产和生态文化资源,烙印着农耕文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遗留着工业化进程中乡村中国的人文足迹;蕴含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相生共荣的生态关系,传承着生态道德伦理和生态哲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源头活水和文化基因。   江泽慧表示,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创新发展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保护中必须坚持:生态文化遗产与其原生地和原住民一体保护;建设文化原生地这座大生态博物馆,培育民众广泛参与、自觉保护、传承和发展华夏古村镇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生态文化资源财富,打造华夏古村镇生态文化产业;拓展、创新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空间和形式,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延展华夏古村镇“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指出,华夏古村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亮点。华夏古村镇以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独特建筑、人文故事、淳朴民风等为载体,以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养老、森林康养、文化旅居等新产业新业态为重点,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共享经济、建设田园综合体中,发挥着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