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藻生物量中发酵产制氢的工艺条件和发酵动力学的影响》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7-12-13
  • 通过暗发酵生产的生物制氢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而利用微藻生物质作为第三代原料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工艺的可持续性。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Scenedesmus obliquus作为一种模型微藻,研究了使用一种肠杆菌的菌株来研究批量黑暗发酵试验中操作参数的影响。

    (i)生物反应器的初始气液比(从1.3到8.2)进行了测试,结果比5以上的生物h2产量更高。

    (ii)在联合实验中对不同的细菌生长、接种过程和发酵介质进行了测试。最好的条件是通过最大化生物h2产量和最小化生产时间和成本来选择。

    (iii)对不同的微藻浓度(2.5 - 50g / L)对糖提取和生物H2收率的高压灭菌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最佳结果为2.5 g/ L(81.2%的提取率,40.9 mL H2/ g藻类)。

    最佳操作条件下,发酵动力学监测和调整修改后的龚帕兹模型,与t95(bioH2生产所需的时间达到最高产量的95%)低于4.5 h。最大的制氢是当使用湿藻生物量使能源消耗生物质干燥步骤被忽略。

    ——文章发布于2018年4月

相关报告
  • 《钝顶螺旋藻湿生物量水解产物连续暗发酵和光发酵产氢:响应面法研究》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20-12-28
    • 微藻和蓝藻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质,通过发酵和光发酵从储存的糖原和淀粉中提取氢。在本研究中,对藻类生物量即钝顶螺旋藻水解物作为连续发酵(i期)和光发酵(ii期)生物产氢的底物的潜力进行了评估。采用响应面法(RSM)确定最佳光发酵条件。通过初步优化实验发现,pH、发酵液稀释倍数(D.F.)和光发酵(第二阶段)硫酸铁浓度是影响产H2的显著因素。在本研究中,1% (w/v)的钝顶螺旋藻水解产物可以产生23.06±3.63 mmol的H2,降低了1.92±0.20 mmol的H2/g COD。在第二阶段实验1510±35毫升/ l氢是用培养液体积- 20.0% (v / v)和培养液48岁时候h共培养的Rhodobacter sphaeroides NMBL-01和芽孢杆菌firmus NMBL-03条件下ph - 5.95,测向的黑暗fermentate - 20.30折,铁(II)硫酸浓度- 0.412μM, temperature-32±2°C和光照强度- 2.5光照强度。
  • 《来自微藻的生物氢的厌氧固态发酵小球藻生物质》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pengh
    • 发布时间:2017-05-08
    • 微藻生物量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固体(VS),使其在发酵过程中用作原料。在该研究中,微生物藻类小球藻被用作在厌氧固态发酵(ASSF)中氢生产的唯一底物。对采用中央复合材料的响应面法(RSM)对选定的关键变量,即总固体(TS)含量,初始pH值和接种量(F / I)比(以VS为基准))进行了优化设计(CCD)。发现TS含量和F / I比对氢气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在38.83%TS,pH 6.03和F / I比为4.33的最佳条件下,实现了165±12mL H2的最大产氢量,相当于18.58mL H 2 / g VS和0.28L H 2 / L反应器。发现乙酸和丁酸是发酵生物质中主要的可溶性微生物产物(SMP)。基于生物量的组成,小球藻的理论生物转化方程式,提出了生物质与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