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巴西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农业》》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24
  • 《巴西的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农业》概述了巴西为改善土壤健康和维持农业/森林生产系统而采用的主要种植系统和管理实践。关键内容包括:巴西现代农业系统中土壤健康概念的演变;巴西为改善土壤健康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采用的主要种植模式和管理实践;新兴农业领域土壤健康管理面临的挑战;SoilBio技术将土壤酶纳入常规土壤分析并计算土壤质量指数;促进巴西土壤健康和碳封存的公共政策与举措。
相关报告
  • 《Ginkgo Bioworks与Vitale合作为巴西农业开发可持续的生物防治》

    • 编译者: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1-21
    • 8月29日,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美国生物科技公司Ginkgo Bioworks宣布,与Uby Agro子公司Vitales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合作的目的是加快开发和推出用于生物防治的新产品,特别是针对巴西市场的大豆病害问题,比如大豆猝死综合症、靶斑病等。此次合作展示了Ginkgo提供预先验证的菌株资产的能力,从而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此外,Ginkgo在配方方面的专业知识将使各种原型配方的开发成为可能,例如种子处理和叶面施用,专门针对巴西农业的独特需求。
  • 《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策略》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xinning
    • 发布时间:2016-10-17
    • 近几年由于巴西大豆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量呈指数式增长。与此同时,巴西农业也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 这一切都始于著名的“球王”贝利时代。1958年至1970年间,贝利带领巴西国家队赢得三次世界杯冠军,使巴西成为举世闻名的足球大国。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也起到了同样的推波助澜之力——助力农业,并非助力足球。该公司为巴西农业建立了发展平台,使之成为世界粮仓。时至今日,已鲜有国家能在农业领域与巴西比肩。仅大豆一项,巴西农民在过去短短20年间,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就提升了超过250%的产量。同时巴西热带农业效率也大幅度提升,如今正快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业务运营部作物学前负责人吉哈德?伯恩(Gerhard Bohne)解释说:“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特地推出了新的大豆品种,适于中西部种植,大大推动了大豆产量提升。”他又补充道:“这一举措使得大豆成为了巴西农业增产的领头羊。”20世纪70年代,豆类在巴西南部十分受欢迎。这些品种原产于美国南部,而巴西南部的温和气候为之提供了同等适宜的省长环境。但是,由于种植豆类利润丰厚,农田价格飙升,成为稀缺之物。许多种植大豆的农民意识到如果能有大面积农田,就可以挣得更多收入。因此他们纷纷出卖南部的小面积农田,搬到塞拉多(Cerrado)草原地带,那里农田百顷,价格便宜。 作物的特性对收成有直接影响。巴西大豆种植农民利用适应当地气候、能够快速成熟的品种,在第一次收成后种下第二批大豆。耕作期间,有效保护作物对于作物健康、获得丰收至关重要。 大豆情况说明 刚开始,不是所有南部现有种植品种都能适应低纬度的塞拉多地区。因此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等研究机构紧跟潮流,钻研技术,研发最新的大豆品种。这一品种必能能够适应日照时间缩短,以及截然不同的气候环境。通过有计划的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研发工作取得了成功,逐渐将价格低廉、荒芜不毛的无人区改造成今天农业版图上的一个重镇。尽管化学成分稀缺,但是塞拉多地区的土壤拥有极佳的物理优势:地势平坦、作物生长季时降雨量分配适宜。今天,巴西最大的豆类产地为位于中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Mato Grosso),该地区幅员辽阔,大于法国和德国合并后的面积,生产巴西四分之一以上的豆类。 伯恩解释道:“马托格罗索州种植豆类的成功案例说明品种最优化可以持续提高每公顷产量,不用再横向开垦农田。因此我们称之为纵向增长。”不过,研发新品种仅仅是巴西热带技术的其中一个案例。最大的豆类产地位于马托格罗索州西部萨佩扎尔市(Sapezal),巴西大豆集团Amaggi下属的土库纳雷鱼农场(Tucunaré Farm)。该农场占地42,000公顷,每次能收获3.3吨以上的金豆。最近,农场开始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来细致观测作物情况。土库纳雷鱼生产控制经理里卡多?莫雷拉(Ricardo Moreira)表示:“我们投入了十万多美金,用于软件开发和购买装有全球定位系统的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已经替代了原先使用的纸质表格,来记录搜集到的信息。农场还派遣了一队田野监测员在农场巡逻,由全球定位系统追踪记录所有情况。莫雷拉说:“一旦发现情况,他们就可以实时记录在这个软件里,还可以附上照片甚至语音。”监测员搜集的信息将昆虫、疾病侵扰的范围限定在几平方米之内,确切的位置则会自动显示在数码地图上。“以前,要三到五天才能找到,因为我们要现输入系统才能进行数据分析。”莫雷拉说。 虚拟农场 现在,田野监测员下午回到农场时,搜集到的信息已经无线同步到Amaggi总部的农学家手上。而在位于马托格罗索州首府库亚巴(Cuiabá)的总部,还有一个项目会生成报告和预警。第二天,基于这些几千公里外搜集到的信息,负责监督指导的农学家就可以向农场的同事作出工作指示。除了监测软件,农场工作人员也可以获得电子资料,辅助日常生产活动:农场地图、机械操作指南、健康安全程序等。这些手段使应用控制措施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并削减了成本。Amaggi农业部负责人佩德罗?瓦伦特(Pedro valente)表示:“到目前为止的记录显示,我们已削减了机械使用小时数和燃料耗费。作物整体产量也有极大提升。” 不过,巴西热带农业发展的新举措并未止步于此。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研究员狄芬尼?达?利马(Divânia de Lima)表示:“我们推出了多种新方法,事实证明,在全国都实施得很成功。”其中两种方法在V-Agro集团的Ribeiro do Céu农场实施,该农场位于马托格罗索州的新穆通(Nova Mutum)附近。第一种方法是生物固氮(BNF)。“生物固氮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自然过程,仅次于光合作用。”农场经理沃洛内?巴斯克塞洛斯?维埃拉(Volnei Vasconcelos Vieira)说道。根瘤菌是与豆类作物共生并在作物根部形成根瘤的细菌。这种细菌在作物根部固定、转化大气中的氮气,为宿主植物提供养料。巴西农业研究已经确认几十种此类细菌,能为不同作物提供氮气,不过根瘤菌对于巴西大豆生产者的收入具有最大的影响。维埃拉表示:“生物固氮能够为作物提供所有必需的氮气,产量最多的作物品种也不例外。”目前巴西所有种植大豆的地区——总计约2400万公顷土地都已采用这一方法。生物固氮减少了对传统氮肥的需求,每年节省约700万美元。另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直接种植系统(DPS),也称为免耕。 双季收成 “DPS是现在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农耕系统。”维埃拉说。这一系统的基础是三大原则:播种前不翻动土壤;残茬全年覆盖土壤;定期轮作。而好处也多种多样,达?利马介绍道:“免耕方法能将侵蚀引起的土壤流失减到最少,增加土壤有机物,保持土壤特性,从而极大减少能源消耗与生产成本。”也正因为使用了这一方法,巴西农民能够每年耕作两种作物,因为玉米、小麦、棉花可以在大豆收成后直接耕种。 位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州(Paraná)是巴西第二大农业生产基地,维尼休斯?弗里米哈里?拉扎里尼(Vinicius Formighieri Lazarini)在那里采用的是另一种大有可为的方法:“作物-家畜-林地综合系统(CLFIS)是保证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在同一区域耕种作物、饲养家畜、管理林地。”拉扎里尼如今接管了家族位于卡斯卡韦尔(Cascavel)附近的农场,占地1,200公顷。他想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护环境。农场的主要作物是大豆,另外也生产玉米、小麦、燕麦、其他豆类、牛肉。一个CLFIS的方法就是在树木刚种下后,在树木之间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之后,这一区域就可以种植家畜食用的饲料。牧场成形后,家畜啃食,直到可以收获树木上的果实。目前巴西牧场退化严重,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达?利马解释道:“该技术可以减少滥垦滥伐带来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来源,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作物的有效保护 以上方法都极大提高了巴西农业产量。不过拉扎里尼表示:“前提是一定要有效保护农作物。”虽然热带气候和其他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但也是虫害疾病肆虐的原因。“每年我们都会因为虫害疾病出现新的问题。”他补充道。针对两大罪魁祸首:一种叫铃夜蛾的毛虫和称作亚洲锈病的真菌,拜耳公司已经研制了有效应对措施。伯恩解释道:“我们研发了CropstarTM, BeltTM and FoxTM等多种著名产品,广泛应用于巴西农业,保护大豆免遭虫害疾病的侵扰。”还有个问题是线虫,这种身形小巧的蠕虫寄生在植物根部,并迅速繁殖。拜耳公司正在研制尖端生物技术,运用细菌形成的天然屏障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清除杂草方面,拜耳目前正在研发能够抵御草铵膦的新品种,有望解决杂草抗药性渐强的问题,并在两年内在巴西市场出售。 伯恩表示:“生物制剂和特性、传统产品、种子处理、农业服务是我们作物综合管理的四大内容。” 由于拜耳公司的新技术和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的项目,巴西正在成为世界上粮食、饲料的可持续发展大国。这也是巴西所必需做到的: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预测,巴西将继续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贡献国。狄芬尼?达?利马表示:“过去四十年间,巴西成为最大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