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电市场将开启10年高增长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4-11
  • 行业普遍预计,未来10年,全球风电市场将持续爆发式增长,这其中亚太地区仍将是风电新增装机的主力,特别是中国,有望占据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量的“半壁江山”。

    未来10年有望新增1太瓦装机

    根据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数据,去年全球范围内新增风电装机114 吉瓦,比2019年增长82%,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年度安装量。其中,中国成为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主要驱动力。

    伍德麦肯兹预计,随着中国、欧洲等风机安装量的持续增长,2021-2030年间,全球风电行业有望新增1太瓦的装机量,期间中国预计新增408吉瓦,约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41%,亚太区其他国家和地区有望增加126吉瓦。

    在欧洲,受“欧洲绿色协议”等激励政策影响,2021-2030年间将新增248吉瓦风电装机容量。另有美国,随着去年底到期的税收抵免机制再延长5年,2021-2030年间有望新增35吉瓦风电装机容量,其中2024-2030年间,该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实现年均4.5吉瓦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英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于4月1日宣布成立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球风电行业联盟,旨在进一步提高全球对风电的关注,带动更大规模的风电投资。

    GWEC指出,全球每年至少需要180吉瓦的新增风电装机,才可能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将借助这个联盟在全球范围更大程度地推广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帮助各国政府设定具体目标,以实现海洋可再生能源行动联盟制定的“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达1400吉瓦”的愿景。

    中国继续发挥领军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伍德麦肯兹在报告中专门指出,鉴于中国已经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未来10年间,中国将继续领跑全球风电市场的增长。

    “在2021-2030年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达到约73吉瓦,增幅达800%。”伍德麦肯兹研究总监Luke Lewandowski表示,“中国将继续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领军作用。”

    事实上,过去10年间,中国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发展迅猛,从今年开始,中国风电、光伏均将进入平价阶段,摆脱对补贴的依赖。“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正在加快推动中国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中国计划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吉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

    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从31吉瓦增至280吉瓦,而太阳能装机则从2015年的41.6吉瓦增至2020年的250吉瓦。当前,不管是“风光”装机,还是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制造,中国都稳居全球领先地位,其中风力涡轮机制造已占全球份额的45%左右。

    “新生力量”俄罗斯崛起

    此外,全球风电市场的“新生力量”——俄罗斯的风电潜力也不容小觑。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对俄罗斯风电市场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研发现,该国目前风电装机总量约为1吉瓦,虽然离全球主要风电市场相差甚远,但整体增速十分喜人。

    FES莫斯科办公室副主任Lisa Gurth表示:“研究表明,俄罗斯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领域,拥有巨大潜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世界风能协会(WWEA)数据显示,去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俄罗斯仍然实现了700兆瓦的新增风电装机量,俄罗斯风电的推进情况“令人印象深刻”。“在缺席多年后,俄罗斯即将重新进入全球风电领域。在该国能源转型战略的促进下,俄罗斯有望很快从新生力量变成中坚力量。”WWEA秘书长Stefan Gsanger强调。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州有望成为俄罗斯海上风电发展的首选地。俄罗斯可再生能源发展协会指出,俄罗斯南部海域经济区发展风电的潜力很大,如里海沿岸的阿斯特拉罕州,预计到2024年,“风光电力”装机有望达到680兆瓦,其中风电装机377兆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03兆瓦。

相关报告
  • 《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19
    •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但仍需解决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等关键问题。 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初将成为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该报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闭幕以来,国际能源署首次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进行全面评估。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510吉瓦。国际能源署预测,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吉瓦。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报告预测,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到2024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将超过水力发电;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分别在2025年和2026年超过核电。到2028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份额将翻一番,合计达到25%。 全球生物燃料也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年生物燃料在航空领域逐步推广,并开始替代更多高污染燃料。以巴西为例,2023年生物燃料产能增速比过去5年平均水平快30%。 国际能源署认为,各国政府愈加重视提供可负担、安全和低排放的能源供应,更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里程碑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实现增长目标仍需更多政策和融资支持 “尽管全球正在向COP28设定的目标迈进,即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但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还不足以实现该目标。”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 国际能源署报告认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氢能、生物能源发展缓慢。以氢能为例,尽管过去10年有不少绿氢能源项目启动,但由于受投资进度缓慢、生产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到2030年只有7%的计划产能可实际投产。 国际能源署还指出,在2030年前,生物燃料产业同样需要加快发展速度,这样才有望实现全球能源行业净零排放时间表。此外,由于全球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和项目许可周期较长,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各国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体也面临着不同问题和挑战。报告认为,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政策不确定性、电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行政审批程序繁琐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挑战。对于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来说,重点要解决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融资、治理和监管。 “目前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与化石燃料发电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迅速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融资和部署。”比罗尔表示,国际能源署将密切关注各国是否兑现承诺并实施适当的政策。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表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2023年中国风能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66%,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中国对全球实现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目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并保持国际领先。目前,全球光伏产业近90%的产能在中国;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里,中国企业占7家。中国企业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攻关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中国的风电设备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市场上约六成风电设备产自中国。从2015年起,中国风电设备出口装机容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超50%。中企承建的阿联酋首个风电项目日前正式投入运营,项目总装机容量117.5兆瓦;中企投资承建的孟加拉国首个集中式风电项目也在前不久并网发电,每年可为当地提供1.45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中国在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更多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支持,助力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阿联酋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首席运营官阿卜杜勒阿齐兹·奥拜德利表示,公司与多家中国企业有着密切合作,许多项目都有中国技术的支持,中国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长艾哈迈德·穆罕默德·马西纳说,中国在该领域贡献对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能源署认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技术、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的政策环境,在推进全球能源革命尤其是降低全球太阳能发电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到2040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增长15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29
    • 国际能源机构(IEA)周五表示,到2040年,海上风电业务将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增长15倍。 根据IEA的《 2019年海上风能展望》,去年对该行业的投资接近200亿美元,而2010年不到80亿美元。 根据今天的投资计划和政策,IEA表示,离岸市场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每年将增加20GW的增长。”这种增长需要在未来二十年中投入84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据IEA称,如果要实现与气候和可持续性相关的全球目标,那么到2030年代,每年的装机容量将需要接近40GW,这将使累计投资增加到1.2万亿美元以上。 IEA表示,成本下降,政府的支持和技术创新将有助于推动进步。 根据IEA的数据,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23吉瓦,其中80%位于欧洲,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该机构补充说,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完成约150个新的离岸项目。 IEA执行董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过去十年中,技术创新的两个主要领域是通过大幅降低成本来改变能源系统的游戏规则:页岩革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崛起。”星期五。“在大幅降低成本方面,海上风能有可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欧洲,中国引领潮流 IEA表示,目前,欧盟的装机容量接近20吉瓦,如果维持现行政策,到2040年可能会增加到近130吉瓦。如果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它将进一步提高,达到约180吉瓦。 中国有潜力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IEA表示,到2040年,那里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从今天的4吉瓦增加到110吉瓦。同样,如果政策转向“达到全球可持续能源目标”,则容量可能超过170吉瓦。 IEA的Birol说:“海上风能目前仅占全球发电量的0.3%,但潜力巨大。” 他补充说:“越来越多的这种潜力可以实现,但是政府和工业界要成为清洁能源转型的主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更大的风电场,更大的涡轮机 最近几年,许多大型海上风电项目上线。丹麦能源公司Orsted表示,霍恩西一号(Hornsea One)项目于2020年完成后,将产生足够的能源,为100万个家庭供电。该计划位于约克郡海岸附近,总容量为1.2吉瓦,使用174台风力涡轮机。 涡轮机的尺寸也越来越大。2018年9月,三菱重工维斯塔斯海上风电推出了首台商用双位数涡轮机V164-10.0 MW。它具有80米长的刀片,每个刀片重35吨,刀尖高度约为187米。 GE可再生能源还正在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Haliade-X 12 MW。它的容量为12兆瓦,高度为260米,叶片长度为107米。该公司一再将其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力涡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