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1-27
  • 抽象

    细胞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和微囊泡,在神经系统的活动中起着基本作用,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并提供中枢神经系统与所有身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元将有毒物质包装到囊泡中并将其释放到细胞外空间,从而导致错误折叠的神经毒性蛋白扩散。神经元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含量可能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而细胞外囊泡分子含量的分析有助于诊断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非侵入性方法的发展。由于神经元起源的细胞外囊泡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因此它们可以从各种生物流体中分离出来。如今,已经充分证明了参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的几乎所有有毒蛋白(特别是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1,FUS,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2)以及某些突触蛋白的诊断潜力。特别注意主要与细胞外囊泡相关的细胞外RNA,这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作和发展中很重要。取决于亲代细胞的类型,细胞外囊泡可能具有不同的治疗特性,包括神经保护性,再生性和抗炎性。由于纳米尺寸,生物安全性,穿越血脑屏障的能力,靶向递送的可能性以及缺乏免疫应答,细胞外囊泡是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和药物递送的有希望的载体。大脑。这篇综述描述了使用细胞外囊泡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现代方法。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638080
相关报告
  • 《RGS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治疗中的新型靶点》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6-04-07
    • G蛋白信号转导导调节蛋白(RGS) 是G蛋白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负性调节因子。RGS 蛋白以GTPase-激活蛋白的身份决定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的大小及持续时间。RGS 蛋白的亚科R7,具有两个独特的域,DEP/DHEX 和 GGL,它们参与调解蛋白质的膜靶向和稳定性。RGS6,R7 亚科的成员之一,已被证明具有调节 Gαi/o 蛋白的活性,该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 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对一系列神经递质做出神经性响应。因此,多个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已发现RGS6与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包括︰ 酗酒、 焦虑/抑郁和帕金森病。此外,不同于R7 亚科的其他成员 ,RGS6 可以调节 G 蛋白独立信号转导,这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通路,这两项在乳腺和其他组织的肿瘤抑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癌症治疗中的靶点,RGS6可以调多柔比星的化疗行为并可阻止网状激活系统 (Ras)-介导的细胞性状改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RGS6 在调节 G 蛋白依赖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和 G 蛋白独立的癌症病理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美国公司利用基因工程神经活性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2-11-26
    • 据genengnews网10月18日消息,美国Empyrean神经科学公司开发出基于真菌和植物基因组学分子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该公司通过基于CRISPR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出可调整有效神经活性分子浓度或沉默肿瘤基因的植物和真菌,从而产出持续有效的治疗分子,并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培育、研磨、保存、产品封装。该成果推动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在精神病学的交叉研究,开启小分子开发新范式,加速精神病学基因工程神经活性药物的开发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