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石价格持续上行 磷化板块向好》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15
  •   今年以来,环保安全监管趋严,供应受限,加之国内外需求稳定增长,磷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据湖北兴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磷矿石价格同比上涨30%。

      后市来看,由于利好持续,磷矿石价格有望保持高位,相关产业链板块值得关注。

      资源供给收紧

      今年以来,长江经济带的环保政策倒逼磷矿行业优化产业结构,相关企业关停较多,对磷矿石整体供应影响明显。据万德数据库统计,截至5月底,我国磷矿石今年产量同比减少约1900万吨。

      上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的通知》,重点督察6个方面,包括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而磷矿石在开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矿山尾矿、废石、磷渣、磷石膏、硫铁矿渣等固体废物会占用较多土地, 处理不当会造成较严重的污染。据专家测算,每生产1吨磷酸会产生5吨磷石膏。这些日积月累的大量磷石膏主要露天堆放,将成为此次督察的重点。

      据了解,目前各省已将自查情况上报国务院。8月下旬起,国务院对30多个省份开展实地督察;从9月中旬起,对有关部门及单位开展实地督察。受严查影响,磷矿石供应仍存下降预期,支撑价格上涨。

      刚需稳中有升

      磷矿石主要用于生产磷肥。此外,还有一部分用于制造盐酸和其他磷酸产品。从国内外情况来看,磷矿石下游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国际方面,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磷肥出口国,海外市场需求增长,有望提升我国磷肥出口量。东兴证券研报认为,全球磷肥需求量预计每年增长2%以上,2019年磷肥(以P2O5计)需求增加约92万吨。

      据了解,我国磷酸二铵主要出口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国,4个国家出口量占我国总出口量的70%以上。其中,仅印度出口占比就达30%。5月底,由于供应偏紧,印度政府今年内第三次提高磷酸二铵零售价,企业出口积极性较高,新单不断跟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磷酸二铵累计出口249万吨,同比增加9.9%。目前印度仍存在300万吨需求缺口,加之印度政府的化肥补贴政策,预计我国磷酸二铵出口量有望进一步上升。

      从国内看,磷铵是复合肥的重要原料。随着秋季备肥、冬储备肥,复合肥需求有增加预期。此外,后期秋冬空气综合治理力度还将加大,肥企限产压力依然存在。卓创资讯化工预计,下半年复合肥市场高位运行,这将给国内磷铵市场带来支撑。

      磷化企业迎利好

      目前国家正通过资源税改革、出口配额,以及持续的环保督察,引导促进磷矿石产业优化升级。磷矿石供应逐步收窄将是大势所趋。这将对具有磷矿资源的磷肥一体化企业,如兴发集团、新洋丰等企业构成利好。

      据了解,兴发集团拥有约 1.5亿吨的磷矿资源。在未来磷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这些资源将成为公司的核心优势。经营方面,去年该公司投入13亿元推动传统磷化工向新材料转型。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宇卓预计,2018~2020年该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 0.78元、0.96元、1.18元。

      新洋丰主要从事磷复肥和新型肥料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将新型肥料产品划分为特肥、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生态级肥等系列,每个系列均有专业研发人员支撑。刘宇卓预计,该公司2018~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5元、0.8元、0.96元。

相关报告
  • 《有色金属新能源板块周报:锂价如期上涨 看好锂板块后续走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1-13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发布确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长周期景气格局,强调提高锂镍钴资源保障能力对上游原材料环节带来显著利好,锂价上涨趋势已经确立,板块行情仍处于启动初期,继续推荐锂板块配置机遇,重点推荐赣锋锂业和当升科技,建议关注雅化集团和天齐锂业。 一周市场回顾。上周Wind 钴矿指数收报1446.58 点,涨幅为6.82%;Wind 锂矿指数收报1896.44 点,涨幅为13.45%。上周沪深300 指数收报4885.72 点,涨幅为4.05%;有色金属(中信)指数收报4553.94 点,涨幅为9.64%,钴锂板块均跑赢大盘。 上周MB 钴价和电解钴价格均下跌,其余钴产品均保持稳定。上周MB 合金级钴价收报15.75 美元/磅(中间价),MB 标准级钴价收报15.75 美元/磅(中间价),周内均下跌0.3%。钴中间品价格收报12.35 美元/磅,钴粉价格收报29.25万元/吨,氯化钴价格收报6.35 万元/吨,硫酸钴价格收报5.35 万元/吨,四氧化三钴价格收报21.0 万元/吨,周内价格均持稳。上周国内电解钴价收报26.90 万元/吨,周内价格下跌0.7%。电解钴价格延续弱势,钴盐下游需求向好,价格止跌,随着春节前备货行情来临,价格预计将止跌反弹。 上周碳酸锂价格上涨,其余锂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上周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收报4.20 万元/吨,周内价格上涨2.4%,工业级碳酸锂价格收报3.65 万元/吨,上涨1.4%。上周锂辉石价格收报392 美元/吨,金属锂价格收报46.50 万元/吨,单水氢氧化锂价格收报4.80 万元/吨,氢氧化锂出口价格收报9.05 美元/公斤,周内价格均不变。当前碳酸锂下游需求持续向好,价格上行动力充足。 上周电解镍价格回落,锰价格保持稳定。上周电解镍价格收报12.23 万元/吨,周内价格下跌0.05 万元/吨,跌幅为0.4%,硫酸镍价格收报2.78 万元/吨,电解锰价格收报10100 元/吨,硫酸锰价格收报5800 元/吨,周内价格均持稳。 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部分产品价格下跌。上周三元523 材料价格收报10.25 万元/吨,三元622 材料价格收报11.85 万元/吨,周内价格分别下跌1.9%、1.7%。 三元811 材料价格收报17.45 万元/吨,钴酸锂价格收报22.25 万元/吨,磷酸铁锂价格收报3.25 万元/吨,锰酸锂价格收报3.33 万元/吨,周内价格稳定。三元前驱体523 收报7.90 万元/吨,三元前驱体622 价格收报8.80 万元/吨,周内价格均下跌0.6%。当前三元正极材料下游需求向好,但受镍钴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价格小幅下滑,碳酸锂价格上涨尚未对三元材料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后市展望:新能源汽车下游需求延续强势,锂价受供应端扰动影响预计将持续上涨,钴价也有望受益于行业库存去化和年底的备货行情止跌反弹。 风险因素:疫情影响下游消费不及预期,进口锂钴原料超预期增长。 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发布,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景气明确,同时规划中强调提高锂、镍、钴等资源的保障能力,为上游原材料环节带来显著利好。当前锂价上涨趋势确立,板块行情正处于启动初期,继续推荐锂板块配置价值和正极材料行业的业绩改善逻辑,重点推荐赣锋锂业和当升科技,建议关注雅化集团和天齐锂业。
  • 《国际油价站稳100美元关口 国内期货工业品板块集体上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02
    • 在布伦特原油期价持续稳定于100美元/桶关口上方影响下,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工业品板块整体表现出较强势头。截至3月1日收盘,国内期货市场有52个品种翻红。其中,工业品板块集体强势上扬,螺纹钢、热卷、铁矿石、焦煤、焦炭和动力煤等品种涨幅居前。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在俄乌局势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仍会继续,且以原油为首的能源类品种走势还待观察。就目前来看,由于国际油价仍持稳于100美元/桶上方,工业品仍有走强趋势,能源类品种仍有做多价值。 “黑色三兄弟”涨幅均超5% 3月1日亚洲时段,布伦特原油期价仍保持在100美元/桶关口上方。截至记者发稿,主力5月合约报收于101.15美元/桶,涨幅为3.08%,成交达47.33万手。在国际油价继续强劲上涨势头下,国内期货市场也呈现出涨多跌少态势。截至收盘,国内期货市场有52个品种翻红。其中,除了油脂板块继续走高外,工业品板块集体走高,包括螺纹钢、铁矿石、热卷、线材、硅铁等品种,涨幅均在3%以上;同时,焦煤、焦炭和动力煤“黑色三兄弟”更是一度引领盘面,盘终涨幅均在5%以上。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能化总监钟美燕向记者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年度出口铁矿石在5000万吨左右,去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出口量约2.1亿吨,按照全球贸易规模测算,俄罗斯动力煤出口量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17%,焦煤出口量约占全球总贸易量的9%。俄乌局势的不确定性在持续,使得热卷、煤炭等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大。 由于即将进入工业品的需求旺季,叠加部分商品库存处于历史低点,后期工业品是否仍有做多机会?东吴期货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姜兴春告诉记者,短期影响大宗商品走势的因素有供需、库存和政策等因素,黑色系商品中成材品仍然有做多价值,一是旺季即将到来,需求回升是确定性的;二是供应端还面临空间挤压,库存维持在低位,后期可能有供需错配风险。因此,钢材可以积极逢低做多。 “考虑到近期基建地产政策以边际改善为主,市场预期终端需求将有所回升,钢材价格有上涨可能。”徽商期货研究所工业品部研究员陈晓波告诉记者,进入3月份,市场预期钢材供需双弱的状况将快速改善,在今年粗钢产量压减政策尚未明确背景下,钢材产量或将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铁矿石、焦煤焦炭等原材料在需求提振预期带动下上涨意愿强烈。 企业应加强衍生品工具运用 徽商期货工业品部研究员王琪唯告诉记者,整体来看,工业品期货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工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了全国产业客户在期货市场的参与度;同时,企业在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时,有助于企业预判价格走势、锁定生产成本及销售利润、保障原材料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在目前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背景下,企业应当加强运用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的意识。 钟美燕表示,目前国内期货市场工业品整体运行平稳,不仅发挥着价格发现功能,也反映出国内外市场的波动价差,可以看到,衍生品为企业提供了最佳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企业来讲,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要找准定位,例如生产企业,成材品上游端要做好原材料的成本管理,销售端做好订单与利润的管理,利用期货以及期权衍生品工具结合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对贸易型企业来看,需结合自身的资源属性和特长,积极运用衍生品工具来实现稳健经营。 姜兴春认为,大宗商品价格高波动预计还会延续,对企业传统套期保值风险管理构成一定挑战,建议企业根据自身风险管理需求,细化、深化套期保值策略,适当利用相关品种的场内期权或场外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降低生产经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