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明了用于下一代激光技术的超薄光学晶体》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1-10
  • 中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理论发明了一种新型高能效超薄光学晶体,为下一代激光技术奠定了基础。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恩哥教授近日告诉新华社记者,该团队制造的扭曲氮化硼(TBN)厚度为微米级,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光学晶体。与相同厚度的传统晶体相比,其能效提高了100到10000倍。

    王中林院士表示,这一成果是中国在光学晶体理论方面的原创性创新,开创了利用轻元素二维薄膜材料制造光学晶体的新领域。 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激光是信息社会的底层技术之一。光学晶体可以实现频率转换、参量放大和信号调制等功能,是激光器件的关键部件。

    在过去的60年里,光学晶体的研究和开发主要受到美国科学家提出的两种相位匹配理论的指导。 然而,由于传统理论模型和材料系统的局限性,现有的晶体难以满足未来发展激光器件的要求,如小型化、高集成化和功能化。

    激光技术的发展需要光学晶体理论和材料的突破。 王恩哥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开辉教授带领团队发展了扭曲相位匹配理论,这是基于轻元素材料体系的第三种相位匹配理论。

    刘鹏解释说:“光学晶体产生的激光可以被看作是一列前进的个体。扭曲机制可以使每个人的方向和步伐高度协调,大大提高激光的能量转换效率”。他也是北京怀柔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光元素量子材料跨学科研究所的副主任。

    他说,这项研究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模型和材料体系,实现了从基础光学理论到材料科学技术的全链原始创新。 刘鹏补充道:“TBN晶体的厚度范围为1至10微米。我们之前知道的光学晶体的厚度大多在毫米甚至厘米的水平。” TBN生产技术目前正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申请专利。该团队已经制作了TBN激光原型,并正在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一代激光技术。

    王恩哥说:“光学晶体是激光技术发展的基石,激光技术的未来取决于光学晶体的设计理论和生产技术”。

    王恩哥表示,TBN晶体具有超薄的尺寸、出色的集成潜力以及新的功能,预计未来将在量子光源、光子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新的应用突破。

相关报告
  • 《激光技术可以解决下一代电子产品使用坚韧材料的问题》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6-03
    • 2004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超薄材料,其强度至少比钢强100倍,是最着名的热电导体。 这意味着石墨烯材料可以带来比硅更快的电子产品。 但要真正有用,石墨烯需要携带开关电流,就像硅在计算机芯片上以数十亿晶体管的形式所做的那样。此切换创建计算机用于处理信息的0和1的字符串。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密歇根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展示了激光技术如何能够永久地将石墨烯强化为具有允许电流流动的结构。 这种结构是所谓的“带隙”。电子需要跳过这个间隙才能成为传导电子,这使得它们能够承载电流。但石墨烯自然没有带隙。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创造并扩大了石墨烯的带隙,达到创纪录的2.1电子伏特。为了起到诸如硅之类的半导体的作用,带隙需要至少是0.5电子伏特的先前记录。 “这是第一次努力实现如此高的带隙,而不影响石墨烯本身,例如通过化学掺杂。我们纯粹对材料施加压力,”普渡大学工业工程教授Gary Cheng说,他的实验室调查了各种使石墨烯对商业应用更有用的方法。 带隙的存在允许半导体材料在绝缘或传导电流之间切换,这取决于它们的电子是否被推过带隙。 研究人员表示,超过0.5电子伏特可以为下一代电子设备中的石墨烯带来更多潜力。他们的工作出现在Advanced Materials的一期。 “过去的研究人员通过简单地拉伸石墨烯来打开带隙,但单独拉伸并不会使带隙变宽。你需要永久性地改变石墨烯的形状以保持带隙开放,”Cheng说。 Cheng和他的合作者不仅保持了石墨烯中的带隙,而且还使其可以将间隙宽度从零调整到2.1电子伏特,使科学家和制造商可以根据他们的需要选择使用石墨烯的某些特性。要做的材料。 研究人员利用激光冲击印迹技术在石墨烯中使带隙结构永久化,Cheng于2014年与哈佛大学,马德里高等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一起开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激光产生冲击波脉冲,穿透下面的石墨烯片。 激光冲击将石墨烯应变到沟槽状模具上 - 永久地塑造它。 调节激光功率可调节带隙。 Cheng说,虽然该技术还远未将石墨烯放入半导体器件中,但该技术在利用材料的光学,磁性和热性能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30日
  •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一种可用于生产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新型晶体堆叠技术》

    • 来源专题:后摩尔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3-10
    • 据EurekAlert!网站2月5日消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发明了一种可用于生产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新型晶体堆叠技术。研究团队将石墨烯薄膜作为衬底,通过外延生长的方式制备结构复杂的氧化物单晶,并将其从石墨烯薄膜上剥离下来。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氧化物单晶,研究团队实现了各类半导体晶体材料的堆叠。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晶体堆叠技术可用于钙钛矿、尖晶石和石榴石等晶体的堆叠。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可用于耦合不同种类的材料,未来有望应用于通信、量子信息和低功耗电子等众多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