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发布人工智能终端白皮书》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5-21
  • 5月17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发布了《AI终端白皮书》,首批集中采购的人工智能手机上市。通过全网通终端产业的AI升级,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更方便的服务,还将为打通智慧家庭、物联网等产业融合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

    中国电信希望通过《AI终端白皮书》的发布,推动全网通终端产业实现云管端AI能力的融合。全网通终端将集成中国电信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云计算AI能力,在AI拍照、AI语音助手、AI情景智能、终端用户智慧管理等场景下,为用户带来更为智能的全新体验,为用户提供“更懂你”的AI体验和服务。截至目前,全网通终端累计销量已超过9亿部,行业市场占比超过75%,全网通已成为渠道和消费者的首选,成为整个终端产业的主流。

    中国电信《AI终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电信对AI手机终端的理解与需求,从AI算力、AI能力与AI应用方面规范定义人工智能手机。为牵引产业链不断提升AI手机能力与体验,白皮书在平台要求方面提出了硬件运算单元、深度学习框架等要求;在能力要求方面提出了人脸识别、语音助手、场景识别与系统优化等功能、性能要求;在应用要求方面定义了美颜、背景虚化、照片分类、AR视频、翻译等AI应用体验需求。中国电信赋能终端产业发展推出AI服务应用,白皮书定义了智能码号安全、统一账号、小翼管家、智能云、智慧健康云等AI服务应用在终端上的需求。中国电信联合11家厂商首批推出17款终端,满足消费者AI手机需求。

    中国电信旗下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与海信、百合、广信、小辣椒四家厂商深度合作集采四款千元AI手机,集成了中国电信智能码号安全、统一账号、小翼管家、智能云、智慧健康云服务等AI产品,为移动用户在信息安全、互联网账号、智慧家庭和云服务等领域提供新的智能体验。

    中国电信还发布了落实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的重点举措,推动云、管、端、业务应用全面支持IPv6。中国电信作为国内最早启动IPv6试商用的运营商,2013年全网设备已基本完成IPv6改造。4G LTE网络按照IPv6标准建设,目前,中国电信支持IPv6的4G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1100万。AI手机开启IPv6后即可实现国际国内IPv6内容和应用的访问。2018年,中国电信将全面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重点开展政府网站、企业、媒体和互联网应用的IPv6改造,提供支持IPv6的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网VPN和云/IDC等产品与服务。

相关报告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20-10-14
    • 11日,在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 据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共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概念、发展现状、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表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未来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发布白皮书的目的是在‘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提升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会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计算中心将围绕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不要盲目地重复建设和盲目地去抢占计算中心这样的基础资源,未来整体的全球经济可能不会迅速走出低谷,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聚集有限的资源和财力,打造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态发展的基础设施。”赵志耘说:人工智能技术仍在不断演进和变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也会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重点工作是解决“自主化”的问题,让关键技术安全、可靠。 赵志耘表示,我国已经批复的人工智能试验区有13个,未来还将批复其他的人工智能试验区。选择第一个计算中心开工建设的实验区发布“白皮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将引领未来实验区的建设。 9月初,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案》,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据了解,目前,武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
  •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发布》

    • 来源专题:装备制造监测服务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10-14
    • 11日,在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启动仪式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   据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展白皮书》共4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概念、发展现状、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加快发展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志耘表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未来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发布白皮书的目的是在‘政产学研用’各个方面起到推动作用,提升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会上,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计算中心将围绕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不要盲目地重复建设和盲目地去抢占计算中心这样的基础资源,未来整体的全球经济可能不会迅速走出低谷,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要聚集有限的资源和财力,打造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和生态发展的基础设施。”赵志耘说:人工智能技术仍在不断演进和变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也会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国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重点工作是解决“自主化”的问题,让关键技术安全、可靠。   赵志耘表示,我国已经批复的人工智能试验区有13个,未来还将批复其他的人工智能试验区。选择第一个计算中心开工建设的实验区发布“白皮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将引领未来实验区的建设。   9月初,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复《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案》,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据了解,目前,武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近100亿元。(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