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2025上半年财报发布》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06
  • 宁德时代近日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毛利率提升至25.0%,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这些亮眼业绩得益于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技术创新及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突破。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专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推动移动式和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拥有多年的深耕经验,具备全链条自主、高效的研发能力,并在电池材料、系统和回收等产业链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具体业务方面,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营收为1315.72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营收的73.5%。全球市占率提升至38.1%(2025年1-5月),连续8年稳居第一;储能电池系统营收为284亿元,同比微降1.47%,主要受国内强制配储政策取消后的短期调整影响。然而,通过技术创新和海外市场拓展,储能电池产量仍保持全球第一。 此外,宁德时代在换电生态方面也加速落地,与中石化和蔚来合作,计划在2025年建设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万座,覆盖乘用车和重卡等多场景。
  • 原文来源:https://www.chemall.com.cn/news/show-222447.html
相关报告
  • 《荣盛石化2025公布上半年业绩》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8-27
    • 近日,荣盛石化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根据报告显示,荣盛石化上半年营收1486.3亿元,同比下降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29.82%。不过扣非净利润增长12.28%至7.55亿元,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国际油价中枢回落:2025年上半年地缘冲突扰动减弱,全球原油供需趋向宽松,国际油价同比下降,直接影响炼油产品(占营收35.26%)价格,拖累炼油板块营收同比下滑12.42%至5240.63亿元; PTA价格波动:PTA产品(占营收10.60%)受下游需求阶段性调整影响,营收同比大幅下降39.59%至1575.41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荣盛石化高附加值产品板块表现亮眼,对冲了部分下行压力:化工产品(占营收40.87%)营收同比增长5.46%至6074.21亿元,聚酯化纤薄膜(占营收7.48%)受益于差异化产品布局,营收同比激增31.53%至1112.55亿元,反映公司“减油增化”战略成效逐步显现。 而对于归母净利润下滑,其核心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大幅亏损。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29亿元,主要源于“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31亿元”(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叠加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等因素;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28%,凸显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稳健。 荣盛石化是中国以及亚洲重要的聚酯、新能源材料、工程塑料和高附加值聚烯烃的生产商。公司主导运营的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具备年加工4000万吨原油、880万吨对二甲苯(PX)及420万吨乙烯的能力,炼化一体化率全球领先。2025年5月,荣盛石化在英国著名品牌价值评估与战略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发布的“2025全球化工最具价值品牌榜”中位列第5位。2025年7月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公布“2024年全球化工企业50强”排行榜,荣盛石化连续5年上榜,位列第14位。2024年,荣盛石化在ICIS发布的“世界化工企业1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8位,在美国《化学周刊》发布的“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排名”中位列全球第6位。 2025年上半年,荣盛石化虽受行业周期与金融市场波动影响,短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承压,但扣非净利润增长、高附加值产品亮眼表现,彰显主营业务韧性。依托浙石化炼化一体化核心优势、与沙特阿美的战略协同、新材料板块的前瞻布局,公司长期增长逻辑清晰。未来随着新材料项目投产、国际化布局落地、绿色数智化转型推进,荣盛石化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化工龙头地位,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为股东创造持续回报。
  • 《人工智能的未来:2025年上半年行业发展回顾》

    • 来源专题:宁夏重点产业科技信息服务
    • 编译者:刘 悦
    • 发布时间:2025-09-28
    • 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经历了显著的变革,行业领先者巩固地位,新兴企业不断冲击市场格局,推动技术快速迭代。模型架构特别在推理能力方面取得突破,多模态技术与深度推理成为竞争焦点,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开启了围绕自主智能体的战略布局,构筑竞争壁垒。此外,收购潮加剧了市场整合趋势,开放生态正在形成。 模型创新层面,OpenAI推出了新一代文本生成图像模型,能够精确执行复杂提示,高质量视觉生成广受好评。同时,其融资规模高达400亿美元,创下私营科技公司新高。Google发布了Gemini 2.5 Pro,强调编码、数学及推理能力,并引入混合推理模型Flash,实现推理开关自由切换。Anthropic则推出行业首个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7 Sonnet,用户可自由选择标准与推理响应,增强了模型灵活性。中国新兴企业DeepSeek以低成本开源的大规模语言模型抢占市场,但面对查询份额下滑压力。微软强化了Copilot套件,结合记忆功能和自动执行多步骤任务的AI智能体功能,显著提升企业应用效能。 技术能力持续演进中,深度研究工具能基于单一提示生成结构化、有来源依据的报告,工作流集成度提升。2025年初,OpenAI和亚马逊推出自主浏览器操作的AI代理,开启智能体时代。长时记忆功能逐渐普及,微软、OpenAI、Anthropic等均实现模型跨会话记忆,推动个性化交互体验。推理尺度扩展成为新竞争壁垒,DeepSeek凭借低计算成本训练获得市场关注,助推小型开发者进入高性能模型领域。 基础设施投资方面,OpenAI发起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的“星门计划”,并国际布局阿联酋;Meta、微软分别投入65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扩展AI数据中心打造灵活训练与推理环境。AI原生云服务商如CoreWeave成功上市,凸显GPU密集型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多起重量级收购包括谷歌收购Wiz强化安全能力,英伟达买入合成数据公司Gretel,OpenAI并购开发者辅助工具等,体现产业链整合与能力扩展。 企业层面,生成式AI日益带来显著投资回报,Nib Group、ResMed实现成本大幅节约,沃尔玛以更低成本更新产品信息。内容创作、客户服务、软件开发和网络安全为主要收益领域。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技能需求,86%高管计划用AI替代入门级岗位,同时催生数据管理、AI伦理及算法调优等新职业,专业人员需掌握生成内容的验证与集成能力。Netflix与FDA等纷纷推出基于生成式AI的应用,助力内容个性化与审批流程效率提升。 风险层面,AI驱动的网络攻击风险剧增,84%CEO表示担忧,DeepSeek数据泄露事件突显安全隐患。AI生成的深度伪造及误导性信息泛滥,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金融诈骗损失超过2亿美元,检测工具尚显不足。令人意外的是,新推理模型幻觉率增高,OpenAI部分推理模型幻觉率最高达79%,显示模型准确性仍需改善。 展望下半年,生成式AI将由新奇走向深度落地,推理突破、深度研究及智能代理技术将带动新一波行业洗牌。基础设施将更加优化,智能体技术有望广泛部署,企业嵌入AI能力的深度和广度将显著提升。未来竞争不仅在于技术领先,更在于组织对人员、流程和数据策略的适应与整合能力。只有具备全面运营准备和文化适应性的企业,才能把握生成式AI赋能下的数字化转型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