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通过切割Rab7衔接蛋白RILP来促进病毒体分泌》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 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6-10-21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修饰细胞内运输过程的包膜RNA病毒。 HCV和其他病毒用于修改这些事件的机制知之甚少。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两种不同的RNA病毒,HCV和 Sendai,导致抑制ras相关蛋白Rab-7(Rab7) - 依赖内体 - 溶酶体融合。这两种情况下,病毒感染引起Rab7衔接蛋白RILP(Rab相互作用溶酶体蛋白)的切割,其负责将Rab7囊泡与动力蛋白运动复合物连接。 RILP切割导致缺失分子N末端的切割的RILP片段(cRILP)的产生。虽然RILP定位在核周的方式,cRILP移动到细胞周边。 RILP的敲低和cRILP的表达再现了HCV诱导的运输缺陷,并恢复全长RILP逆转了病毒的运输效应。对于HCV RNA电穿孔后的前3天,细胞内病毒优于分泌的病毒,但是随着分泌的病毒占优势,细胞内病毒的数量迅速下降。从细胞内占优势到分泌优势表型的转变对应于cRILP产生的时间过程。表达cRILP直接防止细胞内病毒在早期的积累,而不影响净病毒的生产。 cRILP促进病毒分泌的能力可以通过驱动蛋白抑制剂来预防。HCV因此通过切割RILP来修饰细胞运输,RILP用于将含Rab7的囊泡重定向为促进病毒粒子分泌的驱动蛋白依赖性运输模式。因此,Rab衔接蛋白的切割是病毒修饰受感染细胞的运输模式的机制。

相关报告
  • 《丙型肝炎病毒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促进病毒传播》

    • 来源专题:病毒性肝炎防治
    • 编译者:肖宇锋
    • 发布时间:2014-10-13
    • 脂质在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丙型肝炎病毒调节宿主的脂质代谢来丰富细胞内环境与血脂,从而促进其增殖。然而,关于丙肝对脂质的吸收有何影响,却知之甚少。本文探讨丙肝病毒感染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极其参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丙肝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通过元件结合蛋白和人类枯草溶菌素转化酶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从而促进脂质的吸收和病毒增殖。
  • 《研究发现丙型肝炎病毒逃逸天然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06
    • 5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Hepatitis C virus NS4B induces the degradation of TRIF to inhibit TLR3-mediated interferon signaling pathway。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它能够通过逃逸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来建立持续性感染,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HCV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以被RLR(RIG-I样受体)和TLR3(Toll 样受体3)识别,HCV阻断RLR信号通路已有较多研究,其NS3/4A蛋白酶切割MAVS/VISA以及NS4B蛋白作用于STING来逃逸RLR信号通路。但是HCV对TLR3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较少。TLR3是天然免疫中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家族成员之一,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病毒双链RNA,并通过接头蛋白TRIF来激活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诱发宿主天然免疫反应。HCV是否调控TLR3信号通路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是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HCV感染能够激活肝细胞中TLR3介导的干扰素信号通路,但是病毒编码的NS4B蛋白可以通过促进TRIF蛋白的降解来抑制TLR3介导的干扰素反应。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caspase8是NS4B促进TRIF蛋白降解的关键分子。HCV感染或者NS4B蛋白的单独表达均可激活caspase8并导致TRIF蛋白降解。caspase8的敲除可以显着抑制HCV感染中TRIF蛋白的降解,并且增强TLR3介导的干扰素反应。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HCV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新机制,为深入研究HCV建立持续性感染的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该项研究工作主要由上海巴斯德所与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梁轶莎与曹学智在研究员钟劲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973”项目等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