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巨头约翰·迪尔收购美国农业航空影像公司Sentera,精准农业能力升级》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 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5-29
  • 近期,约翰·迪尔收购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农业航空影像公司Sentera公司。通过收购,公司将高分辨率航拍图像整合到其数字平台上。Sentera的技术将被整合到约翰迪尔运营中心,这是一个用于生产者规划和分析田间数据的数字平台。

    收购核心动机:强化数据驱动农业

    约翰·迪尔(John Deere)此次收购美国Sentera公司,核心目标在于整合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拍影像,增强其数字农业平台″约翰迪尔运营中心″(John Deere Operations Center)的数据分析能力。

    Sentera的技术优势:兼容主流无人机(如DJI、Parrot等),可快速部署于不同农场。  高分辨率多光谱传感器,精准捕捉作物健康状况、杂草分布及水分胁迫。  FieldAgent软件可生成杂草热力图,并自动生成变量施药处方图,直接对接约翰迪尔的智能喷雾系统(如See & Spray)。  

    运营中心的数据整合:无人机影像将与卫星数据、农机物联网(IoT)数据结合,提供更精准的田间决策支持。  农户可通过单一平台管理种植、施肥、喷药全流程,优化投入并提升产量。

    战略布局解析、补强数字农业闭环:此次收购填补了约翰·迪尔在无人机影像数据采集环节的空白,完善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执行"的全链条数字化能力。Sentera的实时影像技术直接增强了运营中心的田间感知能力。  

    精准农业能力升级:通过整合Sentera的FieldAgent杂草识别算法,约翰·迪尔的See & Spray精准喷雾系统获得更强大的前端感知支持,预计可将除草剂使用效率提升30%以上。




  • 原文来源:http://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34876.htm
相关报告
  • 《2024美国农场和牧场报告:精准农业如何真正落地?》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袁雪
    • 发布时间:2025-05-07
    • 点击上方蓝字 轻松关注我们 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美国农场与牧场概况报告》揭示了美国农业结构、农场经营者家庭福祉、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等关键趋势。在数字农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该报告特别聚焦于精准农业技术的采用现状与动因,为我们理解其在真实农业生产中的落地情况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与政策启示。 美国家庭农场仍是农业生产主力 美国农业部2024年最新发布的《农场与牧场概况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美国全国共有188.98万个农场,其中96%为家庭农场,贡献了83%的农业总产值。这些农场在规模、收入和经营方式上展现出高度多样性。 小型家庭农场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占全部农场的86%,经营着41%的农业用地,但仅创造了17%的农业产值。其中包括低销售型、非农业主职型、和退休型等细分类别,这类农场普遍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对市场波动的抵御能力较弱。相较之下,大型家庭农场(总营收超100万美元)虽然数量仅占总数的4.5%,却贡献了近一半(48%)的农业总产值,展现出更强的生产能力和盈利水平。 非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3.5%,其农业产值占比在2023年升至16.8%,同比大幅上升,显示出公司化经营和资本密集型农业在美国农业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精准农业呈现“技术+规模”双驱动 随着农业科技进步与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精准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 PA)技术逐步进入美国农场主的管理决策体系。2023年,美国农业部首次通过全国性调查系统性收集了精准农业技术的使用数据,覆盖作物种植和畜牧业的多个技术类型。 1. 技术使用率随农场规模显著提升 调查数据显示,精准农业技术的使用呈现显著的规模效应: 产量监测器与土壤图等为作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的工具,在小型种植农场中的采用率仅为13%,而在大型种植类家庭农场中达68%。 自动导航系统(用于自动驾驶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在小型农场中仅有9%采用,中型农场达52%,大型农场则高达70%。 变量施用技术(VRT),即可根据地块情况调整施肥、播种量或农药剂量的系统,小型农场采用率为5%,中型农场为32%,大型农场为45%。 这些数据说明:精准农业技术的普及路径并非平均化推进,而是以“高价值大规模”为导向优先落地到大型农场。较大的土地面积与生产规模使得这类技术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因此更容易实现落地与扩展。 2. 高端技术应用仍有限 尽管部分技术如自动导航和VRT在大型农场中渗透率较高,但一些更复杂或更昂贵的精准农业工具使用率仍然偏低: 无人机用于图像采集与农药喷洒的整体采用率不高,在大型家庭农场中为12%,非家庭农场为13%。 机器人挤奶系统主要用于奶牛场,整体采用率为19%。 牲畜可穿戴设备(用于监测体温、位置、营养等),在大型养殖场的采用率为12%,而在小型养殖场中仅为1%。 这说明,即使是在资本实力较强的大型农场中,一些技术因其高昂的成本、复杂的操作系统或依赖外部服务平台等因素,仍存在一定的落地障碍。 精准农业采纳动因:节本与省力双驱动 美国农业部的调查不仅关注精准农业技术的使用率,还深入分析了农民为何决定采用这些技术。结果显示,不同技术的采纳动因紧密契合其功能特点,呈现出“经济效益 + 劳动力优化”的双重驱动机制。 1. 提高产量与降低成本是普遍诉求 多数农民选择引入精准农业技术,核心目标在于提升单位产出、优化资源配置。例如: 55%采用产量监测器、地图或土壤图的农场表示,采纳原因是“提高产量”; 41%表示为“减少购买的投入成本”(如肥料、农药); 40%则希望“改善土壤质量或减少环境影响”。 对于采用变量施用技术(VRT)的农场来说,“节约投入成本”的动因更为显著,高达62%的用户将其作为首要理由。 2. 减少劳动力与操作疲劳成重要推力 除经济回报外,精准农业技术释放劳动力、改善作业条件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 在使用自动导航系统的农场中,50%表示“节省劳动力”是主要动因,64%认为“减少操作疲劳”是关键考量; 对于使用机器人挤奶系统的农场来说,这两个比例分别高达77%与41%,突显其在高强度作业场景中的优势。 这一趋势特别适用于劳动密集型或用工紧张的地区——精准农业不只是“高效”,更是“减负”。 3. 数字基础设施影响技术落地 一些精准农业技术对数据传输依赖性较强,例如牲畜可穿戴设备。虽然部分设备可在本地存储和处理数据,但若需实现远程实时监测与智能决策,则必须依赖高速互联网。 在采用此类技术的农场中,38%表示“宽带接入”是影响他们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深度与广度。 小型农场的困境与技术落差 尽管精准农业技术带来了可观的产出提升与成本节约潜力,但小型家庭农场的“技术可及性”问题依然突出。报告揭示了影响这一群体技术采用率的结构性因素。 1. 盈利能力薄弱,投资意愿低 以低销售型家庭农场为例: 年现金总收入(GCFI)低于15万美元; 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仅为58,300美元,农业经营的平均净收入为-5,700美元; 多数家庭依赖场外收入维持生计。 这类农场的基本运行尚属“低效或亏损状态”,因此缺乏足够资金和动力去投资高成本、高复杂度的精准农业技术。 2. 技术门槛高,服务支持有限 精准农业涉及软硬件系统协同、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维护等一系列流程,小型农场往往缺乏: 技术能力:如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或远程数据处理所需的专业知识; 基础设施:如宽带接入、智能设备接口; 服务渠道:周边缺乏能提供安装调试、数据分析的第三方农业技术服务商。 这使得小型农场即便意识到精准农业的潜力,也很难实现“从愿望到实践”的跃迁。 3. 政策补贴偏向大中型农场 报告指出,美国农业部的多项补贴政策(如反周期补贴、自然资源保护服务NRCS补助等)更倾向于总营收超过35万美元的中型及大型家庭农场。 虽然小型农场获得了多数CRP(保护性休耕计划)补贴,但这类补贴主要用于限制耕地开垦、支持生态恢复,而非直接用于生产性技术升级。这使得小型农场在“数字化转型”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让精准农业真正落地的路径选择 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农业韧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具。然而,美国农业2023年报告所揭示的“技术应用鸿沟”也说明,仅靠市场驱动难以实现精准农业的全面普及,还需政策、资本和服务体系的深度协同。 1. 推动差异化技术推广模式 针对不同规模与类型的农场,制定匹配的技术路径: 中大型农场:应鼓励其加快集成多种精准农业技术(如自动导航、VRT、无人机),通过政府贴息贷款、购置补贴、数字平台对接等方式降低边际投入; 小型家庭农场:优先引入低成本、操作简便的基础性精准技术,如土壤图生成、简易无人机图像采集等,并提供技术培训与运维支持。 这一“分级推广”策略有助于提高技术落地效率,避免资源错配。 2. 建设数字农业公共基础设施 精准农业的运行效率离不开稳定、高速的数据环境,尤其是远程数据采集与智能决策过程。建议: 加快农村宽带网络与5G基站建设,特别是在精准畜牧业和大田作物集中分布区; 建设基于GIS的区域级农业数据中心,支撑多源数据整合与开放; 鼓励农场间共享采样平台、遥感数据与应用算法,提高技术普惠性。 3. 强化“农技+服务”双轨支持机制 精准农业设备在安装、调试、维护、数据解读方面对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打造一套“可用、好用、易学”的服务体系: 支持农业服务企业或合作社发展农业SaaS系统、农机远程诊断服务等新型业务; 建立“技术推广+应用演示+操作培训”的综合服务站,特别在小型农场集中区域; 推动大学、研究所与本地农户合作,构建“田间-云端”一体化试点示范基地。 4. 注重环境绩效与可持续发展 精准农业不仅仅是产出工具,更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技术”。建议: 鼓励VRT技术与碳足迹、氮素流失监测系统联动,提升农业资源使用效率; 对实现显著节肥、节药、减排效果的农场进行生态补贴; 推动将精准农业纳入国家或地方的气候智慧型农业政策框架。 精准农业真正落地的关键是什么? 美国农业部2024年农场报告清晰勾勒出一幅精准农业发展的现实图景:技术已经从“可用”迈向“实用”,但尚未“普惠”。当前,精准农业正处在由局部示范向全面普及的转型关口,其能否真正落地,取决于几个核心要素: 技术能不能“匹配”不同农场:当前精准农业高度依赖规模经济和专业能力,小型农场面临明显门槛,急需低成本、低复杂度的定制解决方案; 政策能不能“托底”弱势群体:在补贴分配、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服务方面,若不能让小型和中等农场也享有公平的支持,精准农业将难以成为全行业转型的发动机; 生态能不能“配齐”服务与人才:设备不是落地的终点,运维能力、数据解读、系统集成才是精准农业的“最后一公里”,这要求公共与市场服务生态同步跟进。 归根结底,精准农业的真正落地,不仅是技术进农门,更是能力进农人、服务进农田、生态进农场。 《2024年美国农场与牧场概况报告》全文获取途径:本公众号后台回复“441” 农业科技侠交流群 入群可添加小编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来意-姓名-单位,若二维码添加失败,请公众号后台私信留言“入群”) 投稿、宣传推广、开白等请在本公众号后台回复“1”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转自农业科技侠数字与智慧农业微信公众号 编辑:周远 声明:本文旨在前沿分享,若有编辑等问题,敬请后台留言
  • 《种植者和农业机器人创新者引领农业的未来》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袁雪
    • 发布时间:2025-05-14
    • 农业机器人革命卷土重来!FIRA USA 2025 将于 10 月 21 日至 23 日在加利福尼亚州伍德兰的 Yolo County Fairgrounds 举行其迄今为止最具活力的展示会。在去年破纪录的成功基础上,种植者现已开放注册并免费入场,这加强了 FIRA 推动农业技术在北美采用的使命。 FIRA USA 2025 将展示一系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应对当今关键的劳动力短缺和盈利能力挑战——从已经在现场运行的商用设备到即将上市的创新原型。该活动在 Yolo County Fair Grounds 举行,将采用多种技术,为种植者提供适应性强且多样的田间条件,以评估当前和新兴的自主农业设备。这次大型聚会的举办要归功于当地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例如伍德兰市,他们的承诺对 FIRA USA 2025 的整体成功至关重要。 行业巨头和创新初创公司确认参与 农业机械领导者 John Deere 和 New Holland 是 2025 年展会的主要合作伙伴,各自为展会带来了一些最具影响力的精密和数字技术。 约翰迪尔将展示其在CES 2025上首次亮相的开创性电动拖拉机,以及其精确的See & Spray技术和合作伙伴GUSS和Smart Apply的集成解决方案。 New Holland 自 2016 年第一届展会以来一直参加该展会,并已确认其作为主要赞助商和合作伙伴的承诺,并将在 FIRA US 上展示其农业技术解决方案组合。 扩大的示范区将展示各种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推动特种作物生产。对于大田作物,与会者将看到 Solinftec 的自主机器人提供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以优化生长条件,以及 Ecorobotix 的精确喷洒解决方案和 SwarmFarm 的自主农业平台。在蔬菜生产方面,Stout 机器人将展示其精确除草和耕作能力,与 Na?o Technologies 的专业除草机器人和 Verdant Robotics 的多动作田间机器人合作,展示先进的耕作技术。对于果园,将展出 Smart Apply 的智能喷雾控制系统和 GUSS 的自主果园喷雾器。PlanTape 的自动移栽系统也将亮相,展示它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提高效率并降低蔬菜和大麻种植者的每英亩成本。Burro 的自主运输机器人支持所有生产类型的物流,将展出。示范区还将包括 Agtonomy 的自主平台、Farm-ng 的电气设备和 NIQO Robotics 的创新视觉系统,以及支持从种植到收获每个阶段的许多其他解决方案。 顶级种植者拥抱自主革命 来自国内外的领先农业生产者已确认参加 2025 年活动,强调机器人和自主系统在商业农业运营中越来越多地采用。 对于加利福尼亚州萨利纳斯 Taylor Farms 全球农业发展副总裁 Josh Roberts 来说,“FIRA 通过将我们空间内的所有可用技术整合到一个关键场所,在打开大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该活动推动了协同效应,并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农业科技”。 “FIRA 是一个经商的地方”,AGRICEF 巴西运营经理 Efraim Albrecht 提到。 “FIRA 不仅很重要,不仅可以看到机器,还可以与公司做生意,还可以将技术应用到现场。” 2025 年增强计划 2025 年版将保持成功的形式,提供三种不同的体验,并在 3 天内展示行业的最新创新: 行业经验:10 月 21 日的开放创新日,包括初创公司推介比赛,随后是为期两天的部署策略、商业模式和市场整合洞察。 种植者体验:特定行业的圆桌会议,包括生产商案例研究和广泛的现场演示,允许对葡萄园、果园、蔬菜和大田作物的机器人解决方案进行动手测试。 制造商体验:之前的活动 加州农业机器人探索之旅 通过创新农场参观,以及独家 VIP 网络会议,将制造商直接与领先的种植者联系起来。 2025 年 FIRA 美国奖将结束此次活动,表彰农业机器人创新的卓越表现。 “我们正在利用前几届的势头,在 2025 年举办一场更具影响力的活动,”FIRA 联合主任 Gwendoline Legrand 说。“随着我们在 Yolo County Fairgrounds 的扩展演示能力,今年的 FIRA USA 将展示经过验证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应对当今的劳动力和盈利能力挑战。” 提案和摘要征集现已开放 寻求投资机会的农业机器人初创企业现在可以在 6 月 30 日之前提交 Pitch Competition 的申请,这将使他们与数十家风险投资公司和潜在的并购合作伙伴建立联系:https://airtable.com/appngGw7fx3GXRLN5/shr3k9RqJ7PMWRBJH 研究人员和学术机构受邀在开放创新日期间提交摘要以供展示,突出农业机器人技术和方法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