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地面工程竣工》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10-28
  • 10月21日,辽河油田双6储气库地面工程通过股份公司专家组的竣工验收,标志着双6储气库完成建设与生产试运行,正式进入生产考核阶段。

    双6储气库担负着“气化辽宁”、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储气库、东北第一大库,在调整国家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保障供气安全及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储气库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完工投产,已累计完成6轮注气和3轮采气,库存天然气量、可调工作气量等重要指标都超额达到设计要求。

    据介绍,储气库建设是辽河油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辽河油田对标国家优质工程,坚持精细管理、科学组织,实现了双6储气库率先达容扩容,目前正进一步总结经验,按照建设“百亿立方米气库”目标,加快双台子储气库群和雷61储气库建设步伐。

相关报告
  • 《本轮冬季保供京津冀 辽河储气库群刷新多项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7
    • 3月14日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获悉,随着双6储气库正式结束第六轮采气周期,包括雷61储气库在内的辽河储气库群,已圆满完成冬季天然气保供任务。自2016年采气投产以来,辽河储气库群累计采气量突破72亿立方米。 据了解,本轮冬季保供适逢2022年全国两会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肩负京津冀及东北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重任的辽河储气库群“火力全开”,多项纪录被刷新。 其中,周期采气量达到22.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了4.32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单日调峰能力最高突破3000万立方米,较去年翻了一番,日调峰增量位居全国首位;2021年11月上旬,在中国石油储气库中第一个开始采气,采气量起步就站在往年最高点,助力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应对强寒潮天气;本轮采气周期共有36口井参与保供,为历年之最。 双6储气库单日最高采气量达到2800万立方米;本轮采气时长同比减少近1个月,采气量仍然达到21.3亿立方米,刷新了上一轮采气周期创下的17.56亿立方米的最高纪录;雷61储气库第二轮采气周期累计采气0.92亿立方米,较之首轮采气318万方大幅增加。 据了解,辽河储气库群已经被列入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共包括7座储气库,预计2035年可形成百亿方天然气调峰能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地下储气库群。 2022年,辽河储气库群的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双台子储气库群地面管线建设、新注采井和大尺寸井建设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国内首台国产大功率离心式压缩机组正在调试当中。
  • 《辽河油田启动冬季天然气保供模式》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11-26
    • 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双台子储气库群-双6储气库8口采气井阀门打开,开启了冬季天然气保供模式。11月12日,辽河油田双台子储气库群—双6储气库扩容上产工程正式投产,成为我国调峰能力最大的储气库。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工程辽河储气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于去年8月1日破土动工,达产后日采气量将在往年基础上翻一番,可大幅提升东北及京津冀地区冬季天然气保供能力,为北京冬奥会、北京冬残奥会输送绿色能源。 为有效应对今冬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辽河油田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了天然气保供领导小组,制定了一套常规情况下、二套极限情况下的采气方案。各项工作超前组织、倒排工期、加快节奏,优质高效完成双6储气库、雷61储气库设备改造升级和检维修,以及双台子储气库群—双6储气库扩容上产工程采气前准备工作。 据介绍,双台子储气库群—双6储气库扩容上产工程正式投产后,最高峰的日采气量可满足3000万家庭一天的用气需求,也可满足50万台出租车或100万台燃气公交车一天的用气需求。从2016年第一轮采气至今,辽河储气库群累计采气50亿立方米,和同等燃烧值的煤炭相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5.3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6529.5亩。 辽河储气库群是中国石油在全国建设的六大储气中心之一,担负着东北和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季节调峰任务,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供气安全及国家战略储备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预计到2035年,该项目或将建成全国最大地下储气库群,形成百亿立方天然气调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