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大会公布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对世界的影响》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21
  • 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热量不断累积,在其推动下,过去八年已步入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八年的轨道。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今年的极端热浪、干旱和破坏性洪水已经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并造成数十亿的损失。

     

    报告显示,气候变化的预兆和影响正愈发令人关注。自1993年以来,海平面的升速已翻了一番。自2020年1月以来,已上升了近10毫米,今年达到了新高。自近30年前开始卫星测量以来,仅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内,海平面的上升就占到了整体上升的10%。

    2022年,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损失异常严重,初步迹象表明,冰川融化的程度打破了记录。格陵兰冰盖连续第26年质量损失,那里9月份首次出现了降雨,而非降雪。

    据当前的估计,2022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温度高出约1.15°C。罕见的“三峰”降温型拉尼娜现象意味着2022年可能“仅”是第五或第六最暖年份。然而,这并不能扭转长期趋势;出现另一个有记录以来最暖年份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变暖仍在继续。

    海洋热量在2021年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过去的20年升温速度尤其高。

    变暖幅度越大,影响越严重

    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表示,“变暖幅度越大,影响就越严重。当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之高,已使《巴黎协定》中较低的1.5℃目标几近遥不可及”。

    他进一步指出,“对许多冰川来说,为时已晚,其融化将持续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对水安全会产生重大影响。在过去的30年里,海平面的升速已翻了一番。虽然我们仍以毫米每年来衡量,但每世纪将总量相加能达到半米到一米,这对数以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和地势低洼国家来说是一个长期而重大的威胁。”

    “那些对造成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人们反而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目睹的巴基斯坦的严重洪水和非洲之角的致命长期干旱。但是,即使是在准备充分的社会,今年也受到了极端天气的蹂躏,欧洲大部分地区和中国南部发生的持续热浪和干旱就是例证,” 塔拉斯教授说。

    全民预警

    他强调,“预警能够拯救生命。日益增多的极端天气事件使得确保地球上人人都能获得预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在于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第27届气候变化大会上公布一项关于未来五年内实现全民预警的行动计划。目前,世界上一半的国家缺乏这种预警系统。秘书长已要求气象组织牵头这一倡议。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20886.shtml
相关报告
  • 《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IYQ)》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6-11
    • 近日,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YQ)。这项为期一年的全球倡议将庆祝量子科学在过去一个世纪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提高全球对其对21世纪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确保所有国家都能获得量子教育和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纳委员会首席项目专家、IYQ加纳代表Riche Mike Wellington表示:“通过这项公告,我们将为非洲和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带来量子STEM教育和研究,希望激励下一代科学家。”。 IYQ恰逢现代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现代量子力学描述了物质和能量在原子和亚原子尺度上的行为,并使世界上许多最重要的技术成为可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量子理论已经成为物理学、化学、工程和生物学的基础,并彻底改变了现代电子和全球电信。晶体管、激光器、稀土磁体和LED等发明——使互联网、计算机、太阳能电池、核磁共振成像和全球导航得以实现的技术——都是因为量子力学而存在的。 展望未来,量子应用的进步可能会使新的计算和通信模型成为可能,有可能加速材料科学、医学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创新。通过这种方式,量子科学和技术将有助于应对世界上最紧迫的挑战,包括快速开发可再生能源、改善人类健康以及创建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哈佛大学亨利·B·西尔斯比物理学教授、哈佛量子倡议联合主任、美国物理学会候任主席John Doyle表示:“第二次量子革命正在推动将叠加和纠缠等量子效应用于新应用方面的突破。”。“当这些现象能够广泛应用于单量子甚至单原子水平的控制和工程物质时,它们将引发多种技术的变革。” 联合国的声明是由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牵头的多年努力的成果。在墨西哥于2023年11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领导该联盟的初步提案后,加纳于2024年5月正式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该草案在今天获得批准之前获得了70多个国家的共同赞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作为联合国的牵头机构监督这场运动,而美国物理学会将通过一个国际财团管理这场运动并邀请科学协会、学术机构、慈善组织和行业为这项倡议做出贡献。该联盟目前的创始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物理学会;德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SPIE,国际光学和光子学学会;和Optica(以前的OSA)。 美国物理学会首席执行官Jonathan Bagger表示:“美国物理学会欢迎有机会与世界各地的科学组织合作,传播人们对量子科学和技术的认识。”。“通过全球范围的活动和编程,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包容性的全球量子科学社区。” 多国对IYQ的广泛支持表明,有必要加强政府的教育、研究和发展能力,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的政府,以推动量子科学和技术造福人类。联合国的公告公开邀请任何人学习更多,尤其是那些在大学、K-12教室和其他科学交流场所学习的人。整个2025年,国际量子年联盟将组织区域、国家和国际外展活动、活动和计划,以庆祝和开发量子科学的学习资源,建立科学伙伴关系,扩大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和研究机会,激励下一代多样化的量子先驱。有关这些活动的更多信息将在未来几个月公布。 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是一项为期一年的全球倡议,旨在认识量子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加强国家科学教育和研究能力。
  • 《联合国气候大会首次将气候赔偿问题列入正式议程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1-14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正在埃及滨海城市沙姆沙伊赫举行。本次大会首次将气候赔偿问题列入正式议程,同意讨论发达国家是否应该对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不发达国家进行补偿。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呼吁设立气候“融资机制”,让造成污染的发达国家和石油公司为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严重影响埋单。 联合国气候大会主席国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约需要两万亿美元资金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一半需要外部融资。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就做出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没有兑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议上表示,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适应需求将飙升至每年3400亿美元之多。然而,目前对气候适应的支持还不到这个数额的1/10,代价却是由最脆弱的人群和社区承受,这是不可接受的。他呼吁发达国家抛开借口,拿起工具箱来解决问题。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举办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清洁能源发展及绿电转化应用”“绿色生活,共建共享——倡导公众参与绿色行动”等主题边会活动。全球适应中心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在参加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与行动边会上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这句古老的中国谚语让世界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在气候适应方面是如此非凡的引领者。”他的话引来阵阵掌声。 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11日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报告反映了2020年中国提出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的进展,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在与中国代表团举行会谈时,高度赞赏中国始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立场、将气候承诺化为实际行动的精神。他认为,当前,国际社会正面临能源危机,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持续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