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腰果壳热解生物炭的微孔碳及其作为CO2吸附剂的潜在应用》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 pengh
  • 发布时间:2019-09-17
  • 基于腰果壳(CNS)的生物炭在生物油生产期间在500℃下在中试规模(20kg / h)的燃气螺旋式热解反应器中作为副产物获得。该热解生物炭具有低BET表面积(BET SA 0.80m 2 / g)和低孔隙率,因为快速热解条件被设定为增加生物油产率而不是其他产品。为了增加该碳的附加值,下游活化在外部加热的实验室规模反应器中进行。 BET SA在300和700 m2 / g之间形成活性炭,随着CO 2和蒸汽活化,孔隙率得到适度改善,而K 2 CO 3的化学活化使BET SA增加到1225 m2 / g,Langmuir表面积增加到1707 m2 / g。除了显着增加孔隙率。基于CNS的活性炭主要具有窄孔径分布,小尺寸微孔和超微孔限制了中孔的存在。平衡时间(10秒和45秒)对N2吸附的影响被广泛研究,并且发现它在检测低于0.8nm的超微孔(在非常低的压力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气压和0℃下,发现K 2 CO 3活化的CNS碳的CO 2吸收率在4.16和6.22mmol / g之间(即183.04-273.6mg / g)。这些活化的CNS碳具有0.46-0.8nm的超微孔,适合于CO 2吸收。该研究显示了从CNS等低成本可再生生物质前体制造CO2吸附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章发布于2019年9月13日

相关报告
  • 《土耳其安卡拉中东技术大学:壳聚糖气凝胶作为吸附剂在煎炸油再生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4-09-09
    • 壳聚糖气凝胶作为吸附剂在煎炸油再生中的应用 2024年6月9日,土耳其安卡拉中东技术大学食品工程系的Feyza Nur Delice及通讯作者Halil Oztop等在《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JCR一区,IF2023=5.3)上发表了题为“The use of chitosan aerogels as an adsorbent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frying oil”(壳聚糖气凝胶作为吸附剂在煎炸油再生中的应用)的研究论文。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壳聚糖气凝胶(CA)在煎炸油再生中的应用。通过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壳聚糖气凝胶具有高孔隙率和大表面积。研究发现,壳聚糖气凝胶能有效吸附煎炸油中的游离脂肪酸(FFA)、极性化合物和次生氧化产物,从而提高煎炸油的质量。与传统的吸附剂如硅酸镁相比,壳聚糖气凝胶在多项质量参数(如烟点和色值)上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引言 油炸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消费,但油炸过程会导致油的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再生煎炸油可以显著节约成本,然而传统的再生方法效果有限。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糖,由几丁质脱乙酰化制得,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性。壳聚糖气凝胶因其高孔隙率和大表面积,在吸附领域表现出巨大潜力。 研究内容 研究采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壳聚糖气凝胶,并进行了一系列煎炸油吸附实验。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吸附剂浓度(0.5%、1%和2%)和吸附温度(90°C、135°C和180°C),评估了壳聚糖气凝胶在不同条件下对煎炸油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气凝胶能显著降低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从0.44%降至0.18%)、极性化合物含量,并提高油的烟点。此外,与硅酸镁相比,壳聚糖气凝胶在吸附次生氧化产物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果。 总结与展望 研究表明,壳聚糖气凝胶是一种高效的煎炸油再生吸附剂,能够显著改善油的质量参数。然而,壳聚糖气凝胶在降低油中极性化合物含量和色值方面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壳聚糖气凝胶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以提高其再生效果,并扩大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潜力。 图文赏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0877424002243?via%3Dihub
  • 《炭蒸汽-空气部分转化法制备纳米多孔吸附剂》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2-17
    • 一种有效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它具有发达的纳米孔结构,平均孔径约为2-4纳米。活性炭生产的前景方法是电厂锅炉炉膛煤层的部分蒸汽转化。额外的热能是通过燃烧合成气产生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炭的蒸汽-空气部分转化法生产活性炭和合成气的工艺。由于流动中氧的存在,转换发生了强化。在实验室里床反应堆,质量损失曲线和合成气成分得到这样的温度在- 800°C和900°C。在床层高度上确定了两个反应机理不同的区域。碳和蒸汽之间的反应在氧气区向氢的形成转移。得到了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对原料转化率的依赖关系。最大微孔形成于0.5的转化率下。对实验室反应器中部分转化的物料和能量平衡进行了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