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功率“容和一号”铁-铬液流电池首条量产线投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07
  • 记者获悉,国家电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和一号”铁-铬液流电池堆量产线投产。

    每条产线每年可生产5000台30kW“容和一号”电池堆,标志着量化供货的最后堵点已彻底打通,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从实验室迈入商业应用阶段,为电力行业大规模、长时间储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国家电投在内蒙古霍林河启动全球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该项目投产后将再次刷新全球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大实证容量纪录。

    经受张家口地区-40℃极寒考验

    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被称为储能时间最长、最安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之一,该技术的电解质溶液为水系溶液,不会发生爆炸,可实现功率和容量按需灵活定制,且具有循环寿命长、稳定性好、易回收、运行温度范围广、成本低廉等优势,完全符合我国大规模、长时间储能需求的新型电力系统。

    2020年底,国家电投成功试制“容和一号”大容量电池堆,并在河北张家口战石沟250kW/1.5MWh示范项目上成功应用。

    位于张家口的全球最大规模250KW储能示范项目,已稳定运行近400天,根据调度需求完成近200余次充放电循环,一次储能时长可达到6小时。

    截至目前,该示范项目已稳定运行近400天,完成200余次充放电循环,经受了张家口地区-40℃的极寒考验,为冬奥地区持续稳定存储、提供清洁电能超过5万千瓦时。

    国家电投2017年布局储能产业,进军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研发领域,开启了能源央企进军储能产业的先河。

    五年来,国家电投持续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在技术研发领域稳步向前,孵化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铬液流电池储能产品——“容和一号”,实现了铁-铬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产品化、标准化、产品示范验证及产线建设,打造了完整的铁-铬液流电池产业链,并在内蒙古霍林河启动全球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投产。该项目投产后将再次刷新全球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大实证容量纪录。

    铁-铬液流电池技术有望大规模应用

    液流电池由点堆单元、电解液、电解液存储供给单元以及管理控制单元等部分构成,是电池里面一个新兴领域的竞争者。目前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新兴的铁铬液流电池、铅酸液流电池和锂离子液流电池四大类。

    以全钒液流电池举例,全钒液流电池是以不同氧化态的钒离子来储存化学能的一种可充电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的最主要特征是电池正负极的变价元素都为钒。钒以四种不同氧化态存在于正负极溶液中,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走得最前面的液流电池的技术。

    国家电投方面表示,“容和一号”的量产将带来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这将对推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张家口的全球最大规模250KW储能示范项目内景

    根据测算,每投运1GW、储能时长6小时的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年可增加优质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量1980GWh,直接减少碳排放量约19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约54万吨,相当于替代标准燃煤约75万吨。

    按照新能源配储能政策要求,每新建1GW储能系统可以支持5GW新能源新建并网,按照年利用小时数1500小时计算,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48万吨,减少粉尘排放204万吨,节约标煤286万吨,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3060”目标实现注入科技强劲动力。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我国首个铁-铬液流电池成功试运行!》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01
    • 2月28日,我国首个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在内蒙古成功试运行,即将投入商用。   据了解,该项目规模1MW/6MWh,刷新了该技术全球最大容量纪录。项目应用于内蒙古霍林河循环经济“源-网-荷-储-用” 多能互补关键技术研究,可以为霍林河新能源大规模友好接入和就地消纳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打造霍林河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升级版,推动高载能产业链绿色、循环、清洁发展,助力打造霍林河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稳定可靠的局域电网。 此次成功试运行的兆瓦级铁-铬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共安装了34台我国自主研发的“容和一号”电池堆和四组储罐组成的储能系统,利用电解液中的铁离子和铬离子的化学特性把电能储存起来,可以将6000度电储存6小时。
  • 《全国首例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在河北沽源应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1-25
    • 2020年12月24日,国家电投集团公司的250千瓦/1.5兆瓦时铁铬液流电池光储示范项目投产运行。沽源战石沟光伏电站将通过与铁-铬液流电池储能发电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光伏电站场用电量、提高光伏电站稳定性,实现光储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该项目不仅是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打造的百千瓦级铁铬液流电池首座示范电站,在全国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应用中尚属首例,也是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与省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首个投运综合能源储能项目。项目位于沽源战石沟光伏电站,建设3个直径4米、高约9米、单件重量15吨的正负极和备用电池液储罐,1个直径2.2米、高约4米、重2.5吨的吸收塔,核心设备由具备6小时储能时长的8台31.25千瓦容和一号电池堆模块组成。 据介绍,液流电池通过液态电解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来储能,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来供能的储能设备。其中,铁铬液流电池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具有效率高、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大、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