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艾锐光芯片封装项目正式投产》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20-06-18
  • 6月5日,山东日照市首个自主研发的通讯类芯片项目——日照艾锐光芯片封装项目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将对日照开发区乃至日照市加快5G产业发展、加速新基建布局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日照艾锐光芯片封装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目前主要生产光芯片、光组件器件及光模块。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预计2亿元。

    日照艾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生产5G通信产业激光器芯片及相关组件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以国际领先的啁啾控制技术为切入点,主攻高端激光器芯片的设计研发。为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公司把封装生产这一重要环节选定在日照开发区。

    近年来,日照开发区专门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园,以双创大街、双创大厦、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创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目前已集聚艾锐光电、创泽智能机器人、云客传媒等新经济项目40余个,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积聚。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 王磊:我们将以本次项目投产为契机,坚持按照“招推服一体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5G通讯产业项目招引,加速产业集群膨胀和新基建的布局,为全区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打造重要的支撑。

相关报告
  • 《无锡首条红外传感器芯片自主封装线正式投产》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5-22
    • 据无锡日报消息,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作为数字核心驱动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也进入发展加速期。6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由无锡芯感智半导体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的红外传感器芯片自主封装线正式投产,作为无锡唯一一家专注额温枪、监护仪等医疗设备芯片设计的企业,封装线的“上马”,“无锡芯”医疗设备产能将从百万台增至300万台,在大量出口助力国外抗击疫情的同时,公司年销售额有望新增近亿元。 无锡首条红外线芯片封装线的投产只是湖湾数字产业化支柱领域——无锡集成电路设计核心区迈出增链、强链、补链的代表性一步。据悉,一季度无锡集成电路行业成绩喜人,其中集中了101家企业的无锡集成电路设计核心区销售达到了13.5亿元,同比增长45.1%,射频芯片设计排名第一的卓胜微因华为关键元器件国产化迎来发展良机,一季度销售5亿元,增幅达221%。“十四五”期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百亿元,成湖湾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产业数据增长背后还有一个突出表现,一大批高精尖设计企业不再仅囿于“设计”阶段,介入封装、滤波器生产、系统集成等产业链环节的愿望愈发迫切,企业愿景不断实现的同时,产业“筋骨”亦愈发健壮。 蠡园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路新说,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担当海量数据处理的集成电路芯片领域机遇增多,产业竞争渐从“点”(某个环节)转入“链”(产业链),前端的设计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要进军产业链后端。针对企业需求,蠡园开发区今年将通过清理、归并整合等手段扩大集成电路产能载体,吸纳产业链上下游落户。 芯感智负责人刘同庆说,今年前几个月,他对“产业链水平低,关键环节只能受制于人”是有切身感受的。疫情期间,额温枪一“枪”难求,芯感智销售300%的增幅“本可以更大”,原来承接封装业务的安徽、广东等地厂家,在一季度要货关键期“突然”毁约,致使销售“最起码损失了5000万元。”3月初,得益于开发区提供的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芯感智投入600万元迅速上马封装线。刘同庆说,有了这条线,芯感智芯片从设计、生产、封装到测试等所有产业链环节全部在锡完成,真正实现“无锡造”。 更为外界所关注的是,卓胜微“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用声表面波滤波器”项目也已启动,投产年销售将达3亿-5亿元,目前项目5000平方米厂房已开始规划。 滨湖区发改委主任郑天羽表示,滨湖区土地空间资源紧张,发展数字经济前景大也是“实地”需要,与数字经济高度吻合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车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集中了106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但因过多集中于一端,产业链水平还不高,未来将对数字产业深度挖掘,培育更多数字经济龙头骨干企业,提升数字产业化支柱领域和支柱企业的竞争优势。
  • 《前沿 | 国内首条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量产线正式投产》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04-17
    • 近日,飓芯科技的氮化镓(GaN)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量产线投产发布会在柳州市莲花山庄1号厅举行,柳州市长张壮出席发布会并宣布产线正式投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甘子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毅,广西飓芯科技董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胡晓东,副市长汤振国,广西飓芯科技总经理宗华博士,市政府秘书长刘伯臣共同见证。 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目前覆盖近紫外(375 nm)至绿光(532 nm)的波长范围,广泛应用于激光曝光、激光显示、激光焊接、激光照明、激光指示、激光传感等重要领域。 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只有国际极少数顶尖企业掌握该芯片的生产制造技术。为解决氮化镓激光器芯片“卡脖子”问题, 2020年9月,飓芯科技正式签约入驻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飓芯科技建成了国内首条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量产线,产线包含8大工艺站点,拥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量产设备100余台,涵盖衬底、外延,工艺与封测等各生产环节。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发团队经过逾20年的刻苦攻关,在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攻克了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相关的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建立了芯片制备技术中的8大核心工艺,打破国外企业长期的技术垄断,有力实现“弯道超车”。 飓芯科技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芯片产线的投产,将极大地促进飓芯科技发展成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辐射全国,服务全球。此外,飓芯科技在实现技术革新、推动产业链重塑的同时,也致力于建设氮化镓半导体技术人才高地,不断凝聚半导体高端人才,持续培育半导体中坚力量,这将为柳州市持续吸引高素质科技人才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