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明显提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5-26
  • 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发展迅速。2022年下半年至今,已有近半数欧盟成员国公布跨境输氢管道建设计划,预计将大幅提高欧盟氢气进口量,欧盟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明显提速。

    近日,意大利、德国、奥地利三国能源部长共同签署了一份氢气运输管道合作开发协议,表示希望在北非和欧洲大陆之间新建一条可运输氢气的输气管道。据了解,2022年下半年至今,已有近半数欧盟成员国公布跨境输氢管道建设计划 ,预计将大幅提高欧盟氢气进口量,欧盟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明显提速。

    多国加速新建输氢管道

    据意大利天然气管网运营商Snam公司官方网站信息,此次欧盟三国合作筹建的输氢管道名为南部氢气走廊,拟起始北非,经过意大利、奥地利、德国,将地中海南部地区生产的绿氢输往欧洲,保障欧盟氢气需求。该输氢管道项目预计长3300公里,每年可确保至少400万吨氢气运抵欧洲,可满足欧盟2030年氢气进口目标的40%。据介绍,该项目将由上述三国的能源企业联合运营,最早将在2030年前投运。

    事实上,早在2022年12月,西班牙、法国和葡萄牙就宣布,将共同建设H2Med能源互联项目,斥资数千亿欧元建设一条连接三国的跨境输氢管道,这也是欧盟规划的首条跨境输氢管道项目。公开消息显示,该管道预计在2030年投用。

    不仅如此,2023年初,德国还分别与挪威、丹麦签署输氢管道项目建设合作协议,期待能够加大氢气进口力度。根据规划,德国莱茵集团将与挪威Equinor公司共同在德国投资建设燃气发电项目,同时也将在两国间建设一条输氢通道,确保氢气供应。据悉,该燃气发电项目首先将利用挪威天然气进行发电,随后将逐步用天然气制得的氢气进行发电,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利用挪威海上风电制得的绿氢实现供电。另外,希腊、保加利亚两国也在2023年初表示,将在两国间建立输氢管网,推动两国能源供应从天然气向氢气转型。

    发力氢能或成转型关键

    欧洲国家如此快速新建跨境输氢管道,正是为响应欧盟提出的氢能发展目标。根据欧盟提出的RePowerEU能源转型目标,到2030年前,欧盟绿氢年产量力争达到1000万吨,同时计划将氢气进口规模提升至1000万吨水平。而欧盟国家之所以如此押宝氢能,在各国政府以及能源业界看来,氢气,尤其是绿氢将是保障欧盟能源安全且达成能源清洁转型的关键所在 。

    挪威首相约纳斯·加尔·斯特勒近期表示,挪威是欧洲可靠的天然气供应国,但与此同时,挪威也需要更快转向可再生能源,因此,发展绿氢十分重要。与挪威建立输氢管道合作的能源公司莱茵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克雷伯也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我们迫切需要快速发展氢经济。可以从蓝氢起步,随后转化为绿氢供应。

    5月首周,奥地利、德国和意大利联合致信欧盟委员会,希望欧盟对氢能相关项目提供政策支持,确保欧盟资金能够尽快批复,项目也能够快速审批投建。路透社援引信件内容称:当前潜在的氢能相关项目将有助于保障氢气供应安全,提高氢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同时也将有助于欧盟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除了有助于提高能源安全外,欧洲国家同样也看准氢气在高能耗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西班牙生态转型部长特里萨·里贝拉就曾指出,低碳氢气将有助于缓解重工业高碳排放问题,例如,氢气能够显著降低钢铁行业的碳排放,也能够取代氨生产过程中的天然气使用。

    远距离管道输氢挑战尚存

    业界普遍认为,欧盟各国对氢燃料的需求预期出现激增,但仅利用欧洲本土资源将难以达成这一目标,加大氢气进口将是欧洲国家实现氢能发展目标的不二之选。

    然而,新建跨境输氢管道是否是唯一的选择?对于欧洲国家快速扩建输氢管道的举措,业界普遍质疑。大规模兴建输氢管道的成本实际上远比天然气管道成本更高。同时,氢气是一种高度易燃的燃料,远距离运输仍存技术瓶颈,为此,相关项目可能会存在工程和安全方面的挑战。

    除此以外,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最新发布的氢能行业报告中对欧盟绿氢发展目标也提出警告,欧洲氢能产业虽然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但绿氢大规模使用还面临生产成本、技术壁垒、材料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对此,该机构建议,绿氢产业政策引入脱碳战略和量身定制的规划,在扩张氢能市场之前,应制定更为合理的各领域发展顺序,并引入碳交易等相关支持政策。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23813.shtml
相关报告
  • 《欧盟发布《让科学发生:欧洲研究区研究基础设施的新目标》》

    • 来源专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知识集成服务平台
    • 编译者:魏韧
    • 发布时间:2021-03-16
    • 2020年10月,欧洲科研基础设施战略论坛(ESFRI)发布《让科学发生:欧洲研究区研究基础设施的新目标》白皮书(MAKING SCIENCE HAPPEN A new ambition for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 in the European Research Area)。文件指出,在研究基础设施领域,ESFRI成功实现了欧洲研究区(ERA)制定的初始目标,欧洲现已形成确定新的具有潜力的投资重点、研发新设备的有效机制,并全面建成研究基础设施景观。 科学的重要使命是引领经济、社会和环境转型并为做好必要的准备。欧洲研究基础设施是实现科研突破、促进技术创新的关键。重振欧洲研究区将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ESFRI考虑如何促进欧洲研究基础设施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有效地支持研究和创新,实现欧洲更长远的政策目标。 ESFRI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基础设施景观:1)促进跨学科研究,开发数据互操作,催生新学科应对新的社会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2)使各国和欧洲的各种资金更有效地协同合作,寻找投资方向;3)使研究基础设施更好地融入主办国的社会发展;4)不断提升服务的现代化程度,支持欧洲优先事项;5)强化欧洲在全球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为建设更强大的欧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研究基础设施作为欧洲研究区重要支柱的地位,形成健康、可持续、一体化的研究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致力于产出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提供跨国服务,支持教育和技能的开发。2)增强研究基础设施作为跨部门战略投资的作用,参与欧洲战略议程,使欧洲的研究与创新能够应对紧迫且复杂的社会挑战。3)开发和利用欧洲研究基础设施作为知识与创新中心的潜力,融入当地社区,成为欧洲竞争力的基础,产生区域性和全球影响力。4)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国家乃至整个欧洲在研究基础设施开发和投资优先事项以及政策方面的一致性。5)挖掘研究基础设施作为开放科学主要推动者的潜力,提供满足FAIR原则和质量认证的开放数据,支持欧洲开放科学云的发展壮大,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6)更好地利用ESFRI的潜能,确保其具备的适当能力为欧洲制定一致的研究基础设施政策和投资做出贡献。
  • 《欧盟投入52亿欧元支持工业领域氢基础设施和氢能应用》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彭皓
    • 发布时间:2022-11-18
    • 10月2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为氢能领域第二个欧洲共同利益项目“IPCEI Hy2Use”提供52亿欧元资金支持,将专注于工业领域氢能利用相关基础设施和氢能应用,主要包括:(1)建设与氢能利用相关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电解槽和运输基础设施,以生产、储存和运输可再生和低碳氢;(2)开发将氢集成到工业过程的技术,特别是钢铁、水泥、玻璃等难以脱碳的行业。该项目将增加可再生和低碳氢的供应,从而减少对天然气供应的依赖。该项目涉及的各种大型电解槽预计将在2024-2026年投入使用,集成创新技术将在2026-2027年部署,整个项目计划将于2036年完成。此前,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7月15日宣布批准第一个欧洲共同利益项目“IPCEI Hy2Tech”,支持氢能技术价值链研发创新和首次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