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新质生产力——良法增收:“一地双收”激发农民种地热情》

  • 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
  • 编译者: 张毅
  • 发布时间:2024-10-30
  • 良种、良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配合上良法才能发挥更大效能。

    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途径,既包括先进种植技术的普及,也涵盖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既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宣传推广农田种管关键技术,又要加强监测预警和市场调度,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基础。

    在湖北省武汉市,一批先进的共生、轮作种养模式及农业数字化技术正在得到大力推广,农民“多条腿走路”,增收致富路更宽。

    蛙稻共生

    稻在田中长,蛙在稻间叫

    “蛙稻共生”带动经济生态双赢

    稻在田中长,蛙在稻间叫。10月12日,在新洲区汪集街道洲上村生态稻蛙养殖基地,放眼望去,40个稻蛙池内,水稻已接近成熟等待收割,栖息在水稻下的黑斑蛙生机勃勃,叫声不绝于耳,俨然一幅生态和谐、稻蛙共生的田园农耕美景。

    洲上村党支部书记林先明介绍,所谓“蛙稻共生”,就是在水稻田中引入蛙类,利用其天然捕食能力控制害虫数量,同时蛙类的排泄物又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料,促进稻谷的生长和品质提升,从而减少稻田中农药、化肥的使用。这种生态循环的种植模式,既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稻田蛙还是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为农民增收。

    村支书林先明(右)和基地技术顾问余清平巡视稻蛙养殖池

    据了解,洲上村由17个自然湾19个村民小组组成,人口2634人。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林先明和村“两委”班子一直在琢磨,如何让村里有限的土地资源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村里有位叫余清平的农户,近年来从事稻蛙养殖,收益很可观。经过调研和多方学习,我们和村民共同研讨,觉得稻蛙养殖是可行的,并专门派人到外地学习稻蛙养殖技术。”林先明说,在新洲区民政局驻村工作队和汪集街道的支持下,去年2月,村集体筹资80万元,建成占地53亩、有40个稻蛙池的洲上村生态稻蛙养殖基地。基地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稻蛙池每亩获纯利逾万元。

    寒露过后,天气转凉,在养殖基地,不少青蛙已钻到田边松软的土层里,眼睛微闭,俨然一副要渐渐入眠的样子。

    65岁的余清平正在稻蛙池边忙碌着。这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从2018年开始从事稻蛙养殖,他家占地13亩的稻蛙田每年总收入可达30万元。听说村集体要建稻蛙基地,他主动将自己积累的种养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并接受村里邀请,担任基地技术顾问。

    生态稻蛙养殖基地的稻田蛙成群结队出来活动

    “一只青蛙可产1500—2000个卵,成活率高达70%,繁殖力非常强。天气一冷,青蛙就会进入冬眠。冬眠前,青蛙肚子会积累大量脂肪。”余清平随手从池边松土里捧出一只肚子圆鼓鼓的青蛙介绍说,青蛙脂肪是炼蛙油的原料,蛙油可卖到每斤200元,经济效益非常高。

    “水稻种植:育秧,4月15日;插秧,5月25日至30日,行距0.8米,棵距0.7米,全过程不打药,不施肥;收割,10月1日左右……黑斑蛙养殖:分为投苗准备期、投苗及管理、幼蛙训喂、日常管理4个部分……”这是基地关于稻蛙的种植养殖安排。说起种养技巧,余清平随手拈来:“水质比较关键,稻蛙池内不能用普通的河水,要用井水或者泉水,为此我们专门在田边打井供水。”余清平指着基地一处污水处理设备说,稻蛙池产生的污水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确保田地生态环保。

    黑斑蛙生机勃勃,俨然一幅生态和谐、稻蛙共生的田园农耕美景

    “稻蛙共生”生态立体循环农业,重构了“蛙吃虫、稻遮阴、蛙供肥”相互供给的稻田生态系统,在这种模式下种植出的水稻,无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更符合现代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追求。这种新模式的推广不仅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健康、安全的粮食产品。

    “但村里的稻蛙养殖也面临不小的风险。”林先明说,“最致命的风险就是蛙病,一旦大面积传染,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甚至亏损。另外,青蛙收购价的浮动,也对收益影响较大。”

    洲上村生态稻蛙养殖基地

    “稻蛙死亡率一般要控制在3%以内。”余清平介绍,青蛙也会患上各式各样的疾病,如蛙肠炎、软腿病等,特别是一种叫“歪白病”的传染病,死亡率极高。“在种养过程,稍微哪个环节没有做到位,就极有可能导致蛙病的产生。”

    “我们通过调研和学习,准备与华农专家合作,积极利用‘蛙稻共生’模式,改‘稻蛙养殖’为‘蛙稻种植’,在‘蛙稻共生’生产中减少青蛙数量和其在经济收益中的比重,加大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提高产量,通过‘蛙稻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种植出零农药、零化肥、无公害的高品质水稻。”林先明透露,这种纯生态种植的优质水稻很有市场,收益可观。

    “未来我们洲上村将以蛙稻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后期我们也将开展蛙稻养植和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向周边有意向的村和村民提供种苗和技术。关键是我们要严格绿色生产标准,打出生态米品牌。”林先明对此充满信心。

    稻虾共作

    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稻虾共作基地形成绿色循环生态圈

    10月18日,在江夏区山坡街道胜丰村宁翔生态农业稻虾共作基地,一眼望去,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田间,金灿灿一片,农机人员正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进行收割。“‘稻虾共作’模式,不仅综合收益高,而且生产全程无污染、无公害,种出来的稻米外形饱满整齐,口感更好,营养价值高,养殖出的小龙虾也肉多味美。”丰收在即,基地负责人严攀心情颇好。

    今年35岁的严攀2020年起回乡种粮养虾,新的技术和模式让他在“乡村创业路”上走得很顺:“稻田养虾可以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作’每亩可产水稻约900斤、小龙虾约300斤,亩平均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比单纯种水稻年收益翻番。”这两年,严攀陆续流转土地200亩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综合毛收入可达每年40余万元。

    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严攀(左二)商讨“稻虾共作”模式推广方案

    收益翻番、产出更好,但“稻虾共作”,小龙虾会不会破坏水稻正常生长?严攀表示,稻田养虾,虾不离稻、稻不离虾,小龙虾不仅不会破坏水稻生长,还会让水稻长得更好。“稻田里养虾是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的有机结合。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地,小龙虾吃掉了稻田里的害虫,粪便和残饵又为稻田增肥,形成良性绿色循环的生态圈。”严攀说,“稻虾共作”不仅不冲突,小龙虾还能主动变成生态稻米质量的一线“把关员”。小龙虾对农药非常敏感,所以基地日常管理中只会用适量有机肥,“这种生态稻虾米,市场价格不低,今年我们水稻还没收获完毕,就有客商来基地预订了”。

    最近,严攀正在市政协机关、武汉地铁集团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协调帮助下,为自家稻虾米注册商标,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随着农资、人工费用上涨,种粮成本有所增加,可以说,‘稻虾共作’种养结合新模式,更能降低传统种植效益下降的风险,还能满足市场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长,产业前景未来可期。”严攀介绍,他正在联合山坡街道周边新农人种植示范户结成“新技术交流朋友圈”,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到新型稻虾养殖中,利用生态种养高效模式创造稳粮、丰产、富农、惠民的多赢局面。

    胜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利衡表示,将和村“两委”、街道、市区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引入更新模式、更优业态,为村子注入更强资本、更多人才,让种粮者在家门口有钱挣、得实惠、有奔头,过上幸福甜蜜日子。

    数字化种

    田北斗护航,收割机减损率低于5%

    一个农机手可同时控制5台收割机作业

    可以随时察看土地墒情的监测站,可以远程控制的灌排闸口,可以无人驾驶的农机,可以自主播撒油菜种子的无人机,构建出武汉永旺智慧农场极具“科技感”的田间管理和农机作业体系。作为湖北省首家智慧农场示范点,位于黄陂区前川街道的武汉永旺智慧农场,围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实现2万亩水稻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稻田耕种管收,成为武汉农业现代化的示范样板。

    武汉永旺智慧农场里打造了1000亩“无人农场”

    田里的旋耕机刚“切翻”厚实的土层,无人机马上跟进,播撒油菜种子……10月15日,永旺智慧农场里,植保无人机和旋耕机正紧密接力秋播。“今年秋收时,我们利用遥感无人机在田间提前监测,查看情况。现在秋播,装备了北斗系统的无人机播撒种子速度会更快,播完1亩地,连5分钟都不用。”在该基地1000亩智慧“无人农场”边,农场“00后”技术员陶哲介绍道。

    “油菜种下后,我们就靠它们充当我们的‘耳目’。”陶哲指向田边围栏中树立着的一座白色“小基站”说:“这里面集中了虫情检测站、气象监测站、5G传感器,组成了我们田间的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液位计、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随时检测土壤墒情、温湿度,经由物联网系统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并通过智能闸门来实现同步精准补水。”陶哲说,“打开电脑,整个流程一目了然。”

    悬耕机在武汉永旺智慧农场作业,田边可见智能检测系统的配电设施

    无人机也是田间管理的好帮手。陶哲介绍:“无人机既可以播撒种子和肥料,也可以喷洒农药。载重可达120斤,可播撒30亩田块,一天作业面积可达500—1000亩。”

    “无人机使用了北斗智能导航辅助,能够减少复播、漏播、错播的现象,节约成本、提高效能。”永旺智慧农场负责人胡丹表示,智慧化农机设备相比传统农机效益提高10%—20%,通过平台、数据,进行耕种管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综合种植收益提高了20%。

    “我们今年的秋收早在月初就结束了。”稻谷早早地颗粒归仓,胡丹的脸上透着丰收的喜悦,“和去年产量持平,今年的各种极端天气对收成影响不大。”胡丹表示,基地今年从8月21日开启秋收,用时一个半月,就完成了2万亩水稻田的收割工作,亩产达到1600斤左右,共计收获稻谷约3200万斤。

    “一个农机手可以控制5台收割机同时作业。”陶哲说,“如果依靠人工收割,一个人至少要2天才能收割完1亩地,传统农机收割1亩地大约要10分钟,而使用加装北斗的收割机,不到5分钟就能完成。而且减损率也更低——传统农机收割减损率在15%—20%,使用北斗后只有不到5%。”

    作为黄陂第一台植保无人机的拥有者,胡丹对数字化农机生产有着独到见解。目前,永旺智慧农场已拥有50台北斗智能农机设备,今年又花费200万元采购了9台新设备。加上每年通过更新最新型号的无人机和收割机,胡丹始终将智能化生产力保持在最优水准,并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让强大的农机生产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新技术应用初期,价格肯定会高一些,但我看好农机无人化作业这一趋势,待市场使用规模扩大后,成本肯定会越来越低。”胡丹说。

    “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现代农业已经不是低门槛的行业。”胡丹表示,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基础,高效能的无人化农机生产将成为趋势。今年,胡丹创立了武汉市陂供腾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整合全域农机资源,邀约农机手、农机拥有者组成联盟,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现在已经有140余名农机手加入,未来跨区、跨市服务将成为常态,数字化种田将走向更广阔的田野。”展望未来,胡丹信心十足。

    专家观点

    周争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三农”办负责人

    良法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科技是创新农业良法的动力来源。目前武汉在粮食生产中广泛应用各种良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中的良法包括新技术和新模式两个领域。其中,新技术的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粮食增收方面效果显著。

    近年来推广的水稻大田直播技术,跳过了育秧、插秧的环节,种子催芽之后直接在大田里播种,大大提高了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在武汉已经有超过70%的稻田采用了这一技术。

    在新模式的推广方面,则更加“百花齐放”。目前武汉正在推广示范或者广泛采用的模式包括“稻—虾”“稻—虾—憨”“稻—蛙”“稻—鳅”“稻—油”等诸多类型。其中“稻—虾”“稻—油”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这些新模式在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例如:采用“稻—虾”模式,1亩稻田在保证正常水稻产量的同时,还能产出200斤以上的虾,净增收2000元以上,能够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们的良法往往是来自于农业一线的生产实践,经过科学分析提升,形成标准和模式以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正是有了良法的保障,才能够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保护和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更有力地支撑粮食安全。

  • 原文来源: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9/193618
相关报告
  • 《生物质发电助农民增收》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3-03
    • 仓库中连片堆积的秸秆,仓库外码放整齐的果树木和分类堆放的花生皮、木屑等废弃物……在位于莱西市望城街道的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仓库区域,这些在农民眼中地道的“废弃物”“垃圾”,却是企业发电的“绿色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展恩亮告诉笔者,去年下半年,公司消耗农林废弃物21万吨,利用农业废弃物发电1.5亿千瓦时,供电1.38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051万元,间接增加农民收入8000万元。 去年6月3日,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实现成功并网发电。这是青岛市级重点项目、莱西首家生物质绿色直燃发电供热项目,也是目前青岛规模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可消化掉莱西所有农林生物质废弃物,同时减轻传统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压力。 “通俗地讲,我们的发电就是‘吃进废料、吐出电能’,走的是一条资源循环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路子。”展恩亮说。 行走在项目厂区,空气清新、厂房洁净。进入厂区集控室,笔者看到,前期加工好的秸秆、果树木等原料通过输料系统进入生物质锅炉燃烧,经热动能转换进行发电。技术人员告诉笔者,这些农业废弃物燃烧产生的烟气经除尘脱硝等设备处理后,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产出的草木灰,可用于农田作为有机肥料,循环利用,改善土壤。笔者发现,整个发电全程由集控室控制,全程智能化。 作为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发电原材料的企业,自然受到了周边以农业为主居民的“追捧”。秸秆每吨180元到240元、树枝每吨200元到320元……这些农民平日里苦于无法处理、丢弃在田间街旁的秸秆“废物”,如今却变成了“明码标价、三天内打款”的“香饽饽”。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今年,该公司将把效益进一步“下放”给莱西当地的农民。 “吃进废料、吐出电能”,琦泉项目将彻底解决莱西农村秸秆处理难、存放难问题。同时,生物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与生物生长时吸收的二氧化碳可达到碳平衡,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展恩亮告诉笔者,公司运行平稳后,年发电量可达3亿千瓦时,节约煤炭3.6万吨。作为一家热电联产企业,公司在发电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周边农村社区供热和工业园区工业蒸汽市场,目前已完成项目周边部分村庄供暖管线铺设工作。今后,村庄将实现生物质供热,助力农村冬季取暖难的问题解决。
  • 《如何求解农民增收问题》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7-12-12
    •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省、市各级都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为“三农”的解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扬州市邗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年农业发展各项工作目标,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突出“一降三补”等工作重点,不仅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农民收入有了较大辐度增加。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产值8.07亿元,农业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7.4%,农民人人均纯收入2796元,同比16.9%。下一步如何乘势而上,加大农民增收步伐,日前,扬州市邗江区政府派出五个调查组围绕农民增收问题,对部分镇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查使我们看到我区农民增收既有潜力,但要实现确保三年实现农民人均增收千元和2009年前超过1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尚需作出较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