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现状》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 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7
  •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化,野生动物面临巨大威胁,动物栖息地丧失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是造成其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野生动物贸易由来已久,人们通过对其交易以获得短期较大利润。据统计,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世界上仅次于毒品和军火的第三大非法生意[1]。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一方面会扰乱国际贸易市场,另一方面对野生动物种群也造成极大破坏。
    (1)国际跨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威胁着数千种物种[2],正使全球多种物种灭绝,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已成为全球性的保护问题。《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以下简称 CITES)和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都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贸易不会威胁到野生物种的生存,CITES 公约在3个附录中划分了大约35000个物种,明确规定了禁止贸易的程度[3]。
    尽管如此,国际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仍旧存在。罗森等[4](2010)使用野生动植物贸易监控网络TRAFFIC收集的12年的扣押记录,对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在967次缉获中非法野生动物制品有象牙、老虎皮、活的爬行动物及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等。Wittemyer等[5](2014)对野生非洲象的研究显示,大象种群数量与当地非法象牙的贸易价格以及运往中国的象牙缉获量密切相关,同时据2011年种群数量数据推断出约有4万头大象被非法猎杀。Regueira等(2012)对巴西东北部的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街头市场是野生动物贸易的集中地,在所调查的市场上,每年最多可出售5万只野禽,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所获非法利润每年可能涉及63万美元资金[6]。雀形目是鸟类中最多的种类,巴西拥有大量的雀形目鸟类,同时也是巴西野生动物交易的常见受害者[7]。在全球范围内,鲸鱼、老虎和鹿[8]、豹[9]、虎纹蛙[10]、秃鹰[11]、海龟[12]也难逃被进行非法贸易的厄运。
    (2)中国边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跨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等特性,使得跨境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犯罪频发[13],而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大国之一[14]。
    中国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主要集中在边境地区。李等(1998)于1993年—1996年间在中国和越南间的广西边境进行野生动物贸易调查[15],发现每天大约有2.29-29.325吨的野生动植物从越南进口到中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中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尽管相关立法和规定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仍遭受非法狩猎和非法贸易,跨国边界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走私等蓬勃发展[16]。从网络公开渠道获取2012-2016年北京地区非法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野生动物贸易、跨境走私及非法狩猎案件100余起,所涉及野生动物种类包括犀牛、缅甸蟒、盔犀鸟、玳瑁等,同时新物种也时有出现[17]。穿山甲作为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中价值量较大且交易最为广泛的哺乳动物[18],引起人们的诸多关注,研究人员对来自香港缉获地的239只穿山甲样本进行线粒体DNA鉴定和丰富度估计,结果发现这些穿山甲来自整个东南亚地区[19]。通过文献查阅对1999年至2017年中国穿山甲非法贸易情况和贸易路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394起有关穿山甲非法贸易的案件中,共计查获穿山甲活体3 585只,死体22 925只,甲片35 072.71kg。相关案件涉及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为非法贸易多发地。在对海南的保护区进行调查中发现,穿山甲的丰度很低,但在该地区非法狩猎仍在继续[20],防城港和昆明也是非法进行穿山甲贸易的主要地区[21]。非法贸易方式主要为海运和陆运方式,陆运途径具体路线为:缅甸—云南—其他地区、越南—广西和云南—其他地区。海运途径具体路线为:香港—广东—其他地区和马来西亚—广东[22]。对云南省的3个主要城市、7个边境一级口岸和2个缅甸边境城市及1个越南边境城市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贸易开展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在调查到的野生动物物种中,种类由多到少分别为兽类、爬行类、鸟类和两栖类[23]。对近10余年中国野生动物走私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海关野生动物走私呈现出物种和用途多样化、走私地区相对集中以及网络走私递增的特点[24]。
    (3)影响野生动物贸易的因素
    影响野生动物贸易的社会因素有很多[25],包括政策、执法力度、社会心理、收入水平甚至文化传统等。在经济方面,人为产生的阿利效应(AAE)表示,由于野生生物产品的价格会随物种稀有性而增加可能引起野生动物的灭绝,而这种“价格-稀有”关系创造了经济诱因[26]。而在社会方面,野生动物非法贸易主要由消费者需求进行驱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兴起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野生动物当作宠物、运动狩猎[27]等形式也开始出现,尤其是宠物市场,进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相对普遍,Natusch等在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间,对印度尼西亚马鲁古、西巴布亚和巴布亚两省的两栖和爬行动物商人进行了调查,在记录的5370个个体当中,有52个物种仅用于宠物贸易[28]。对北苏门答腊岛的鸟类市场于1997年到2008年进行66次调查[29],发现灵长类动物被被作为宠物公开出售。总得来说,对野生动物的通常消费形式主要包括食品、传统医药、装饰品和纪念品、皮革、皮草、毛绒制品等[30-31]。
    (4)控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举措
    随着人们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日益增长,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同时也渐渐深入人心,多样的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开始施用。当前对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方法包括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实施贸易禁令或监管计划等,此外,军事化保护方法也开始兴起,2014年《伦敦关于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伦敦宣言》重点加强执法,美国也将偷猎与全球安全等联系在一起进行执法,国际应对野生动物特别是濒危动物进行保护,必要时采取军事手段进行干预以对其拯救[32]。对非法鹦鹉贸易、野生生物市场等进行案例研究,针对性的对相关地区采取措施,在“情景犯罪预防(situational crimeprevention)”和激励当地人们放弃盗猎是有效减少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较好方法[33]。2014年,我国政府在广州销毁由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共同查没的6.1吨象牙,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公开销毁执法查没的象牙,向国际和国内发出“中国不容忍象牙非法贸易”的明确信号[34]。国家林业局和海关总署2015年5月29日在北京联合举行“中国执法查没象牙销毁活动”,共有662.43公斤2014年以来执法机关查没并结案的非法象牙制品被销毁成粉末[35]。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决定草案提请审议,草案聚焦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目的就是要在相关法律修改之前,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立法保障[36]。同时,抑制非法野生动植物市场、禁止相关野生动植物食品出售;加强执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中国贸易中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流行,加强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等是控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关键举措[37]。

    [1] Laufer P . ForbiddenCreatures: Inside the World of Animal Smuggling and Exotic Pets[J]. Lyons Pr,2011.
    [2] Phelps, Jacob, Biggs,Duan, Webb, Edward L. Tools and terms for understanding illegal wildlifetrade[J]. Frontiers in Ecology & the Environment.
    [3] CITES. What is CITES? [EB/OL].2018. https://www.cites.org/eng/disc/what.php
    [4] Gail Emilia Rosen,Katherine F. Smith. Summarizing the Evid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Illegal Wildlife[J]. Ecohealth, 2010, 7(1):24-32.
    [5] Wittemyer, G, Northrup,J. M, Blanc, J, et al. Illegal killing for ivory drives global decline inAfrican elephant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1(36):13117-13121.
    [6] Rodrigo Farias SilvaRegueira, Enrico Bernard. Wildlife sinks: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illegalbird trade in street markets in Brazil[J]. 149(1):0-22.
    [7]Godoy,Silvia Neri, Matushima, Eliana Reiko. A Survey of Diseases in Passeriform BirdsObtained From Illegal Wildlife Trade in S?o Paulo City, Brazil[J]. Journal ofAvian Medicine & Surgery, 24(3):199-209.
    [8] Bennett, Nathan J, Roth,Robin, Klain, Sarah C,等. Conservation socialscience: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ing human dimensions to improveconservation[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S0006320716305328.
    [9]Mondol S , Sridhar V , Yadav P , et al.Tracing the Geographic Origin of Traded Leopard Body Parts in the IndianSubcontinent with DNA-Based Assignment Tests[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4,29(2):556-564.
    [10]符史杭. 虎纹蛙在海南的濒危状况及其保护措施[D].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11] Ogada, Darcy, Shaw, Phil, Beyers, Rene L,等. Another Continental Vulture Crisis: Africa\"s Vultures Collapsingtoward Extinction[J]. Conservation Letters, 9(2):89-97.
    [12]  Agnese Mancini, Jesse Senko, Ricardo Borquez-Reyes, et al. To Poach orNot to Poach an Endangered Species: Elucidat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riversBehind Illegal Sea Turtle Hunting in Baja California Sur, Mexico[J]. HumanEcology, 39(6):743-756.
    [13]王新猛, 姜南. 跨境野生动物团伙犯罪之打击对策研究 [J]. 林业资源管理, 000(002):19-23.
    [14]袁继明. 中国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和履约管理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3.
    [15] Li Yiming, Li Dianmo. The dynamics of trade in livewildlife across the Guangxi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during 1993–1996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J].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7(7):895-914.
    [16] Li Yi-Ming, Gao Zenxiang, Li Xinhai,等.Illegal wildlife trade in the Himalayan region of China[J].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9(7):901-918.
    [17]熊小倩, 尤炜轩, 张玲, et al. 北京地区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利用状况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17(3).
    [18] Li Yiming, Li Dianmo. The dynamics of trade in livewildlife across the Guangxi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during 1993–1996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J].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7(7):895-914.
    [19] Leung, Jonathan Y.S. Habitat heterogeneity affectsecological functions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in a mangrove: Implication forthe impact of restoration and afforestation[J]. Global Ecology & Conservation,4:423-433.
    [20]  Nash, Helen C, Wong, Michelle H.G, Turvey,Samuel T. Using 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o determine status and threats of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Chinese pangolin (Manis pentadactyla) in Hainan,China[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6:189-195.
    [21]  Cheng W , Xing S , Bonebrake T . Recent PangolinSeizures in China Reveal Priority Areas for Intervention[J]. ConservationLetters,10,6(2017-02-01), 2017(1).
    [22]郭珊珊, 彭建军, 刘双, et al. 中国境内野生穿山甲现状及相关非法贸易概况[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6(01):53-59.
    [23]尹峰, 梦梦, 敬凯, et al. 云南及边境地区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调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000(004):388-392.
    [24]王文霞, 杨亮亮, 胡延杰, et al. 近年我国海关野生动物走私状况分析[J]. 野生动物学报, 2019(3).
    [25]刘钊, 蒋志刚, 杨爱芳. 野生动物消费行为研究进展[J]. 野生动物学报(4):174-181.
    [26]Holden M H , Mcdonald-Madden E . High pricesfor rare species can drive large populations extinct: the anthropogenic Alleeeffect revisited[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017, 429:170-180.
    [27]暨诚欣. 中国运动狩猎业可行性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07.
    [28]  Natusch, Daniel J. D, Lyons, Jessica A. Exploited for pets: the harvestand trade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from Indonesian New Guinea[J].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21(11):2899-2911.
    [29]Shepherd C R . Illegal primate trade inIndonesia exemplified by surveys carried out over a decade in North Sumatra[J].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 2010, 11(11):201-205.
    [30] Primack R B. Essenti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M]. Sunderland,Massachusetts: Sinauer Associates, 1993.
    [31]蒋志刚, 马克平. 保护生物学原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4.
    [32]  DUFFY, ROSALEEN. Waging a war to save biodiversity: the rise ofmilitarized conservation[J]. International Affairs, 90(4):819-834.
    [33]Pires S F , Moreto W D . Preventing WildlifeCrimes: Solutions That Can Overcom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 European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 Research, 2011, 17(2):101-123.
    [34]章轲. “销牙”背后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J]. 环境教育, 2014(1):47-51.
    [35]邓佳. 中国公开销毁非法象牙制品[J]. 环境经济, 2015(Z3):35.
    [3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京举行. 2020-02-24.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2/b85f1b7d56694dfcb68dbdf038ed7413.shtml
    [37] Li Yiming, Li Dianmo. The dynamics of trade in livewildlife across the Guangxi border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during 1993–1996and its control strategies[J].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7(7):895-914.

相关报告
  • 《TRAFFIC《东南亚: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核心》报告》

    • 来源专题:生物科技领域知识集成服务
    • 编译者:陈方
    • 发布时间:2020-04-07
    • 东南亚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在生物多样性管理和野生动植物贸易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该地区的特有物种和分布较广泛类群的当地种群仍然受到狩猎和非法贸易的严重威胁,对于该地区的许多陆地动物来说尤为严重。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10个国家/地区是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合法或非法贸易获得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来源地,其在监管、执法和可持续性总体水平上存在许多不足和漏洞。这种全球联系的贸易满足了对野生动物用作奖杯和小装饰品(或奢侈品)、传统医学成分以及数十亿美元的活禽贸易需求。 国际野生动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是一家领先的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开展野生动植物贸易。2020年2月,TRAFFIC发布《东南亚: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核心》报告,对野生动植物尤其侧重于一些交易最为广泛的陆生动物类群以查明其与东南亚地区有关的非法和不可持续的野生动植物贸易。该报告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野生动物贩运的应对、评估和优先处置(Wildlife TRAPS)”项目资助,由TRAFFIC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合作完成。 报告总体分析从两个优先方面说明了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即:①禁止贸易和非法贸易;②允许合法贸易但以非法或不可持续的方式进行的贸易(包括贸易法规不够健全、模糊的监管和较弱的执行力,从而允许进行非法贸易的地方)。该评估报告概述了当前东南亚地区野生动物贸易动态,并广泛介绍了克服这些威胁的常见模式、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1. 野生动物贸易现状 陆生动物的贸易数据是有启发性的,一方面,已经报告的合法贸易的历史数据使人们对贸易规模有了一些了解:1998年—2007年的十年间,每年从印度尼西亚向欧洲和美国出口1.8亿至10亿只亚洲捕获的青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就出口了约1000万只野龟和淡水龟;2005—2013年,超过1000万只爬行动物的皮从东南亚出口并二次出口至遍布全球。另一方面,对非法贸易的统计数据加强了东南亚在生物多样性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地位及重要性:2008—2019年查获了约225,000公斤非洲象的象牙,涉及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其中71%被越南扣押,新加坡占到14%。据估计2000年—2019年全球贩运了895,000只穿山甲,而仅在2017—2019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就缉获了超过96,000公斤的穿山甲鳞片。2003年—2019年,从印度尼西亚缉获了超过100,000只猪鼻龟(Carettochelys insculpta),该物种在东南亚仅出现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省。2018年—2019年,从苏门答腊和爪哇查获了约4.5万只鸣禽。仅在2017年,就在10起事件中查获了来自南亚的6000多名印度星龟(Geochelone elegans)。2000—2016年,在亚洲缉获了相当于3800多头熊的制品,几乎牵涉到所有东南亚联盟国家。2016—2017年间,全球至少有4500头非洲犀牛角被卷入非法贸易,但执法机构仅缉获了1093头,这许多都涉及东南亚地区国家。从2010-2019年在亚洲缉获了3,000多种头盔犀鸟犀牛警戒部件和产品,仅在印度尼西亚缉获了1100多种;在线平台和市场继续非法提供数百种头盔犀鸟产品,包括老挝、缅甸和泰国。2000—2018年间,在13个有老虎分布的州缉获了相当于2200多只老虎的野生动物制品。在2018年的四个月内,至少有1189头水獭在四个东盟国家网上销售,2002—2019年,在八个东盟国家中缉获了至少356只水獭,主要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而考虑到非法贸易的秘密性质,这些数据仅占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真实规模的一小部分。 在东南亚地区,非法销售野生动植物产品的公开市场和商店仍旧公开经营且无需受惩罚。同时,在过去的十年中,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非法在线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迎合了机会主义和组织严密的买卖双方。协作工具和平台虽然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但阻止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总体进展缓慢,而且协调性相对较差,这使得非法和不可持续的野生动植物贸易得以持续并蓬勃发展。高利润、低风险的结合使野生动植物贸易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并吸引了有组织的犯罪活动。尽管所有东南亚国家都颁布了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立法,但许多法律还不足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尽管所有东盟国家都已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但在制止非法贸易和确保遵守《公约》的努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干预措施建议 从本次评估的现有文献的范围内,选择了一些优先干预措施,以支持东盟各国政府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战略决策和行动。这些干预措施分为五个主要领域: (1)政策。在政策方面,其重点是确保国家法律框架和法规符合目的,并考虑一段时间内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趋势,同时相应加以改进以防止和制止野生动植物贩运者。必要干预措施包括:更新东南亚相关国家的立法;增加相关犯罪的处罚;将在线宣传和出售受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及其产品的行为定为犯罪;以及确保适当资源及预算分配,以支持执法行动和建立收容和遣返所营救的野生动物的设施,以此避免其再次卷入非法贸易链。 (2)执法。在法律实施上干预领域包含野生动植物贸易行为从发现到成功定罪以及对相关事件的监测和报告领域。其重点是一线执法当局和司法部门可以优化其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贩运影响的干预措施。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确定并关闭销售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公开市场、农场等非法经营的相关设施;建立更强有力的法规和控制措施;通过《终止野生生物在线贩运联盟》;利用现有反洗钱和反腐败框架处理相关案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贸易在线市场的监视等。 (3)需求的减少。在减少需求上旨在影响当前和目标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偏好、购买者行为和使用的干预措施。必要的干预措施包括:确保针对供不应求的野生动植物产品的供应进行限制;制定战略性的社会和行为变革沟通(Social and Behavioural Change Communications,SBCC)方法;与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旅行和旅游业、运输和物流业、医学界等合作以影响相关供应链和消费者偏好等。 (4)跨部门的合作。诸如私营部门和专业机构(反洗钱以及金融调查)、民间社会组织、保护从业人员和研究机构之类的外部团体可以协助和促进有效行动的干预措施。 (5)研究差距。采取干预措施弥补相关知识差距以改善反野生生物贸易的决定和政策。承担一定研究任务(包括与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以建立新知识体系并了解需要干预的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威胁和动态。
  • 《《每日科学》报道,野生动物贸易禁令的延迟将数百种物种置于危险之中》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4-11
    • 根据《科学》杂志的一项新研究,从鹦鹉到蜥蜴,数百种动物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因为政策出台、实施过程对科学知识的反应很慢。国际野生动物机构将于5月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方会议上就限制野生动物贸易进行投票。该研究表明,决策者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快可能需要20多年时间的野生动物保护进程。弗兰克和他的合著者、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卫·威尔考夫分析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单上958种因国际贸易而濒临灭绝的物种,在这些国家中,他们发现有28%没有受到CITES的保护。CITES是防止因国际野生动物贸易而导致物种灭绝的主要国际框架。在研究红色名单上的物种如何迅速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时,他们发现62%的物种需要等待长达19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或者在首次被考虑之后的24年里仍在等待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即使对最濒危的物种来说,这些模式也是一样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我们拯救受国际贸易威胁的野生动物的两个最重要的工具。重要的是,这两家机构必须紧密合作,迅速制止杀戮。”弗兰克和威尔考乌建议任何国家的引用主张物种红色名单受到国际贸易快速保护条约。独立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有国家都可以利用红色名录作为信息来源,并采取措施保护在其境内发现的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