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岩土所在软土路基沉降评估与施工工法方面获进展》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 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4-10-09
  •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智能化最高的测试场,是世界唯一一个F2级赛车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封闭测试场项目。该项目场地位于长江一级阶地,路基下覆新旧两层河床软土层,具有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加载易产生过度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不良工程性状。由于赛道线性极为复杂,部分区域为三维曲面,设计时速达300公里,这就要求赛道沉降标准严格控制在4米范围内高差不超过3毫米,平整度要求为1/2000,其设计要求标准比机场跑道还要高。

    针对如此复杂的地层条件与苛刻的设计标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特殊土力学团队张先伟研究员和王港博士研究生等人在项目施工初期就入驻现场,开展了长周期大型足尺的试验段路基沉降监测与评估的科研工作,通过对堆载过程中的地下水、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深层土的竖直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预测与评估了运营期赛道的沉降,提出了PHC管桩和CFG桩的施工工法,并被设计方采纳,这为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结合本项目,提出了软土桩基负摩阻力中性点的时间效应与计算方法,研发了“赛车场跑道软土路基工后沉降预测软件”和“三向土工格栅加固赛车场软土路基技术效果的分析软件”等工程软件6项;授权了“一种测试软土地区PHC桩负摩阻力中性点的现场试验方法”和“一种CFG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原位试验方法”等中国发明专利4项;在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工程地质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研究成果被国际工程领域著名机构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本项目得到了武汉智慧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的资助。

    论文链接:

    1、https://ascelibrary.org/doi/abs/10.1061/%28ASCE%29GT.1943-5606.0002748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391222001283

    3、https://ascelibrary.org/doi/abs/10.1061/IJGNAI.GMENG-8349

    4、https://www.springerprofessional.de/en/large-scale-field-tests-of-the-performance-of-geogrid-reinforced/26516352

    报道链接:https://advanceseng.com/stability-load-transfer-soft-soil-foundations-using-geosynthetic-reinforced-pile-supported-embankments-international-motor-racing-circuit/

  • 原文来源:http://www.whrsm.ac.cn/
相关报告
  • 《武汉岩土所在盐渍土改性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岩土力学与工程信息资源网
    • 编译者:李娜娜
    • 发布时间:2025-06-29
    • 盐渍土是指土壤中盐分浓度过高,具备盐胀、溶陷和腐蚀等特殊工程性质的一类土体,其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土壤中溶解的盐分因水分蒸发或水盐迁移而在地表附近逐渐聚集,形成显著的盐层或盐结晶,造成盐胀现象。盐渍土浸水后由于盐晶溶解或侵蚀作用,又产生溶陷现象。反复的盐胀和溶陷导致盐渍土地区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病害和服役安全问题。如果采用换填优良填料、加强支档结构等传统方法,则会大幅度增加工程造价。因此,盐渍土地区工程建设和长期性能保障面临诸多挑战。 对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路基工程研究团队提出两类盐渍土资源化利用方案:(1)采用固废对盐渍土就地固化改性,消除盐胀;(2)充分利用盐渍土,开发盐渍土基泡沫多孔隔断层,提出盐渍土路基“以盐治盐”新技术。 研究团队依托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开展了盐渍土路基填料改良技术研究,充分利用新疆地区广泛存在的粉煤灰、矿渣等固废,联合聚丙烯酰胺,研发了一种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盐渍土改性剂。试验表明粉煤灰矿渣通过水化水解反应,生成多种水化产物,填充孔隙、增加密实度;聚丙烯酰胺则通过胶体本身的黏性,将水化产物和土颗粒联结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三者联合固化可显著抑制盐渍土盐胀和溶陷、提升力学性能。 此外,研究团队还提出盐渍土基泡沫多孔隔断层新技术,充分利用工程沿线广泛分布的盐渍土,替代传统的两布一膜,可显著降低工程造价。该材料由盐渍土、胶凝材料、水、泡沫组成,具有多孔、隔热、轻质等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路床底部设置一定厚度的泡沫多孔隔断层,可起到良好的隔盐和保温效果。在温度梯度作用下,盐渍土路基内水盐向上迁移,盐分在泡沫多孔隔断层内部聚集,而其多孔结构又提供了储盐和盐胀空间。另外,由于多孔结构较低的热传导性,导致隔断层有较好的保温效果,进一步限制了盐渍土内部的水盐向上迁移,从而达到盐渍土资源化利用及保障路基稳定性的目的。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现场示范工程长期监测结果显示利用效果良好。 研究成果发表于《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期刊,授权发明专利3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720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3AFA019)、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揭榜挂帅项目(SKLGME-JBGS2403)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064-024-03938-w https://link.cnki.net/urlid/42.1397.O3.20241210.1336.001 http://ytlx.whrsm.ac.cn/CN/10.16285/j.rsm.2023.0788
  • 《武汉岩土所揭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填方渠坡沉降机理》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发布时间:2017-05-12
    • 2017-05-10. . 打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关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 1432km ,其中填方高度超过 6m 的渠段总长约 144km 。高填方渠道沉降变形过大,易导致渠道衬砌面板出现较大的挠度、结构内力及周边缝错动,甚至出现局部脱空后的整体滑动,造成面板结构破坏,影响渠道运营安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土体相互作用组研究人员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弄清了高填方渠道沉降变形规律 , 建立了高填方渠道附加应力和沉降计算方法 , 揭示了高填方渠道沉降变形对衬砌结构的影响规律 , 给出了高填方渠道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及工程处理措施,保障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长期运营安全 。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人员 弄清了整个渠道在沉降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及水平位移、竖直沉降变形分布特征,揭示了 高填方渠道沉降变形对衬砌结构的影响机理 。研究成果表明:( 1 )相同沉降时间条件下,渠坡坡脚点的变形量最小,坡面顶点的变形量最大;整个坡面的沉降不均匀,坡面的沉降不均匀将导致静压后的坡面相对于原始坡面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坡面的变形及变形速率主要受竖直方向的沉降的影响和控制;可以通过渠道顶部和底部中心点的后期沉降控制坡面的变形;( 2 )衬砌面板的不均匀挠曲变形,在面板中产生了一定应力分布;面板上部应力主要受挠曲变形的控制,面板中拉应力较大;面板下部的应力分布主要受切向摩擦力的控制,面板中压应力较大;面板挠曲变形发生改变的部位,是挠曲变形与切向摩擦力控制作用交替的部位,面板中剪应力较大;而三种应力效应中以拉应力为最不利情况; ( 3 )蓄水前,沿坡面位置的升高,面板的挠度逐渐增大,但转角却是先升高后减小的规律;蓄水后面板的挠曲变形比蓄水前降低了很多,且挠曲变形分布也比蓄水前更加均匀 ;坡面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坡面往上移动,产生了向上的切向应力,这便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蓄水前在面板中造成的应力,因此蓄水后面板在变形和应力分布上都更为有利。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上,上述工作得到十二五国家支撑课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办公室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