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长江保护主题指数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7-30
  • 中新网宜昌7月28日电 (张永哲)由中国三峡集团联合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中证长江保护主题指数”28日发布,该指数将有利于为参与长江大保护的上市公司引入增量资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长江大保护事业。 近年来,三峡集团积极推动共抓长江大保护,搭建了长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生态环保产业联盟、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和生态环保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并推动实施了“厂网河湖岸一体”治水模式。 同时,三峡集团探索了“资本+全国性平台”“资本+地方平台”“资本+专业技术平台”的“共抓共赢”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地方水务平台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型企业建立了股权合作,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资本先行的共抓长江大保护新路。 目前,三峡集团已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全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累计落地长江大保护项目335个,落地投资超过700亿元。 此次发布的“中证长江保护主题指数”,从沪、港、深三地市场中选取100只致力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受益于长江保护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其中:长江流域环保设备、环保服务和环保工程类上市公司(污水处理、水环境工程、废水利用等)股票50只;以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供重要基础设施配套的上市公司(清洁能源、航道疏浚、港口交运等)股票20只;在长江流域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因地制宜开展业务的上市公司(电子芯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股票30只。

相关报告
  • 《《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2024)》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10
    • 近日,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2024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会上,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道喜代表联盟发布了《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2024)》。 《报告》梳理了2023年长江流域气候条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河道水沙、航运等基本概况,详细阐述了2023年长江治理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联盟成员单位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突出成果与研究进展。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成功应对枯水旱情、金沙江上游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汉江秋汛和台风"杜苏芮"影响等复杂挑战,赢得防汛、蓄水双胜利;在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方面,实现流域用水总量、用水消耗量双下降,深入推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完成长江流域23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确定长江流域重要跨省河流初始水权;在航运发展方面,强化落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运输服务安全保障,推进航运绿色转型发展,全力以赴保通保畅保运输;在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面,推动落实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等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实施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全面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改善;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逐步完善成型,重点水域"十年禁捕"成效显著,切实维护长江流域河湖健康生命;在智慧长江建设方面,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先行先试任务全面收官,新一代长江流域气象业务一体化工作平台基本建成,长江航运进入基础设施、行业管理、公共服务全面智慧化的新阶段。 《报告》还介绍了联盟成员单位一年来在代表性奖励、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长江治理与保护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展。自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于2019年成立以来,连续第六年发布《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
  • 《《2017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2-22
    • 中国海洋报讯 12月14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在广东湛江举办。论坛发布的《2017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10年~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速3.7%,总体运行放缓。   指数显示,2010年~2016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年均增速3.2%,2016年为120.8,比上年增加2.1个点,发展水平缓中有升。2010年~2016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9%。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为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0.1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9%。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2016年达到54.5%。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增长10.9%,高于同期海洋经济增速4.1个百分点。我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额近8900亿美元。   2010年~2016年,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指数年均增速3.1%,2016年为120.3,比上年增加1.6个点,发展成效增速趋缓。2010年~2016年,海水产品价格波动率收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波动趋稳。海洋经济活动创造的就业岗位持续增加。海洋水产品供应量持续增长,人均海洋水产品消费量稳步提升。人均海洋公园面积持续增长,2016年达3.8公顷/万人。   2010年~2016年,海洋经济发展潜力指数年均增速5.0%,2016年为133.7,比上年增加3.2个点,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海洋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海洋科技产出成果不断增多,2016年重点监测的182家海洋科研机构专利授权数比上年增长5.9%。海洋环境状况基本稳定,海洋保护区面积不断增加,至2016年底,我国已建海洋保护区总面积约12.2万平方公里。   《2017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完成,是对一定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量化评价,综合反映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成效和潜力。   论坛上,专家学者围绕“蓝色引领,创新发展”主题发表了演讲。来自沿海省市、涉海科研院所、涉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共400余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