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小红车”登场,叶片检修开启“一键智能时代”》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1
  • 在中车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射阳工厂

    一辆亮眼的“小红车”

    成了叶片堆场的焦点!

    它像一只灵活的甲壳虫

    在巨大的风电叶片间穿梭自如

    从“柴油突突”到“绿色智行”中国中车破局传统

    “3人搬运检修设备1小时,柴油发电噪音轰鸣”——这曾是风电叶片检修的常态。如今,中国中车时代新材自主研发的风启智航号智能检修车横空出世,以“集成化+零碳化”颠覆传统作业模式,让叶片检修从“体力活”升级为“科技秀”。

    “小红车”登场:一键启动的叶片“救护车”

    采用多元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

    将角磨机、真空泵等

    十余种设备浓缩于一车

    搭配中控系统实现

    “一键启动,10分钟开工”

    单人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

    车辆配备远程监控+智能诊断系统

    技术人员可以在线“把脉”车辆状态

    精准预警故障

    最大限度减少停机时间

    而智能微电网系统能够

    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使用

    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环保彩蛋:连“呼吸”都是绿色的

    “小红车”电力100%来自

    中车时代新材风电叶片射阳工厂屋顶光伏

    太阳能供电系统搭配动能回收装置

    边跑边充电

    单次续航3天

    成本仅为原来的15%

    真正实现绿色电力“自产自销”!

    从柴油到太阳能

    “风启智航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是中国中车不断推动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未来,中国中车

    将持续推进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39083.shtml
相关报告
  • 《3S SOFIT-Z3叶片检修平台:开启越南风电运维新篇章》

    • 来源专题:可再生能源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3-10
    •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进步,风机单机容量的大型化、塔筒的超高化以及叶片的超长化,给风电运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3S针对长叶片检修场景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SOFIT-Z3叶片检修平台,有效解决当前大风机时代无专用维修设备可用的困境。 近日,SOFIT-Z3在越南平顺省Hong Phong 1号风场顺利完成检修应用,该项目于2021年10月投产,由8台 5.3兆瓦风机组成,是当时在东南亚安装的最大风机。相信SOFIT-Z3将会为越南风电运维领域带来全新的变革。 传统检修设备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行业发展趋势 传统的叶片维修设备主要依赖地锚牵引靠近叶片进行检修,由于检修距离长,传统检修设备难以安全触达检修位置,给维修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 ·牵引绳断裂; ·地锚牵拉造成平台倾斜; ·牵引设备(车、船)难以控制外力,造成检修平台不稳定。 SOFIT-Z3无锚可伸缩叶片检修平台 有效应对大风机时代行业检修痛点 优势1:无锚电驱动支撑系统 无需设置地锚,突破了环境局限,减少了安全隐患,水平伸缩范围最高可达18米,轻松应对超长叶片的检修需求。 优势2:防晃动夹持装置 水平摆动检修范围±15°,夹持摆动装置则稳定抱持塔筒,有效防止平台晃动。 优势3:自动调平系统 通过智能传感器判断倾斜角度,自动触发调平系统,使平台运行平稳。 优势4:可变形换位的篮体 采用滑动可调节结构,根据不同检修位置调整篮体形态,提高检修效率。 SOFIT-Z3叶片检修平台极大提升了长远距离叶片检修的稳定性,保障风电运维服务在大风机时代的安全和高效。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推出更多优质的高空安全作业设备及服务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从事艰苦事业的人们,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全国首次一键开导叶排水功能在乌东德水电站实现》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31
    • 近日,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乌东德电厂中控室内,现场运行人员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一键启动7号机组自动开导叶排水流程,15分钟内顺利完成开导叶、机组启动、停机等12步流程的自动启停。 据了解,本次试验全程无人工手动干预,圆满实现了监控系统一键开导叶排水功能,在全国水电行业尚属首次。 乌东德水电站共安装12台85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年度检修需要对引水隧洞、压力钢管、蜗壳等排水,以满足检修作业安全需要。 传统的机组检修排水一般采取技术供水排水、手动开导叶排水及开蜗壳盘型阀排水三种方式。乌东德水电站单台机组最大检修排水量约8万立方米,相当于38个标准游泳池。 若采用技术供水排水的方式,需要36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排水;若采用手动开导叶排水方式,需要1至2个小时,且操作多达70余项,并存在操作流程复杂、操作风险大等问题;若采用开启蜗壳盘形阀排水的方式,因水头高压力大,会出现相关部件振动、啸叫、汽蚀等问题。 乌东德水电站机组由于引水隧洞长、水头高、压力大,机组检修排水优先采用开导叶方式。长江电力运行专业专家早在十年前向家坝水电站首轮机组岁修期间,就萌生了研发一键开导叶排水功能的想法,但受制于引水隧洞负压破坏风险等限制,一直没能实现。 为大力推动科技创新,2020-2021年首轮机组岁修期间,乌东德电厂成立一键开导叶排水项目研究小组,电厂领导亲自挂帅,统筹整合电厂内多个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对机组转速、瓦温、振动摆度等特征数据进行精细分析,联合设计单位开展引水隧洞负压模拟仿真等专项研究,为顺利完成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过理论计算、程序设计、无水试验等工作,乌东德水电站一键开导叶排水功能在2022年岁修中得以实现。 监控系统一键开导叶排水功能的实现,降低了运行人员非常规方式下手动开导叶排水造成的烧瓦、过速等操作风险,大幅减少了运行操作工作量,有效缩短了检修工期,保证了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对提升乌东德水电站巨型机组岁修工作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乌东德电厂厂长王金涛表示,一键开导叶排水功能可在巨型水电站中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巨型电站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这是三峡集团充分发挥水电引领者作用、加强巨型电站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成果,也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