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机在门线鹰眼技术上的应用-应用案例》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 杨芳
  • 发布时间:2017-04-20
  • 前几日世预赛12 强第6 轮比赛中,中国队主场1-0 将赛前叫嚣着要将“恐韩”进行到底的韩国队挑落蹄下。这样一场有血性,有场面的酣畅淋漓的足球厮杀,让久违了胜利的中国球迷内心无比喜悦。的确这样精彩的体育赛事着实能让无数体育迷大快朵颐。

    足球赛事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甚得世界无数球迷的热爱。精彩的对抗,总能让大家欲罢不能。不过,比赛的公平公正对于比赛还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公平公正那何来精彩可言呢?不过有时并非都是裁判拿了贿金,下了黑刀。而是裁判没要看到,或者没看清楚进球落点等原因造成的。

    那么对于足球等赛事,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弥补人力在分辨上的误差与没有看到等情况呢?在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当然有好的办法解决这样的难题。其中鹰眼技术就是一项解决这一难题的技术办法。如今这一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于足球等体育赛事。

    何为“鹰眼”技术呢?它一般由8 个或者10 个高速摄像头、四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

    1.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

    2.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足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

    3.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

    4.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足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这个过程所耗用的时间,不超过 10 秒钟。

    不难看出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可以公平公正地确认球是否进框,从而避免比赛出现冤案、错案、疑案、黑幕等影响体育公正精神的事件。可以预计在体育公平公正精神的召唤下,更多的体育赛事都会应用该项技术。

    由于门线“鹰眼”技术,在科学性、即时性、准确性等方面的严苛要求,就对整个系统硬件,包括电脑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工业电脑凭借在性能与可靠度方面的先天优势,成为门线“鹰眼”技术系统电脑硬件的上佳选择。

    对于门线“鹰眼”技术系统方面的嵌入式工控机产品选用华北工控的产品无疑是合适的选择方案。深圳华北工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北工控),作为一家专业研发与生产工控机及周边产品的厂商。有20 余年的工控机研发与生产经验。华北工控,已经成长为国内工控机行业的一线品牌,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依靠华北工控的海外销售网络,销售到欧美、东南亚等世界其他地区。

    在面向门线“鹰眼”技术系统的嵌入式工控机电脑硬件上,华北工控的产品极具优势,不仅在多粉尘、高振动、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下无间断24 小时运行等工业优势明显。而且可满足门线“鹰眼”技术系统对嵌入式工控机的硬件技术诉求。

    1.多接口,可将现场的多种视频等信号传输给后端电脑;

    2.强大的处理能力,由于需要对现场大量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要求处理速度更快,所以对电脑的处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3.能长时间稳定可靠流畅运行。由于比赛的时间较长,要求电脑可以在长时间运行时,能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体育赛事,精彩纷呈,是人们业余休闲的娱乐方式。而保障公平公正,才能保障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与参与者的积极性。当然在当前体育赛事愈来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形势下,人为因素仍旧会成为影响赛事公平公正的障碍。这样以来,更多科技产品与技术力量的加入,可以有效补齐因为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与冤案。华北工控,作为行业知名工控机企业,一直以来同社会各界关注与关心体育事业的发展,并持续奉献优质嵌入式工控机产品助力体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关报告
  • 《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四大应用》

    • 来源专题:数控机床——前沿技术
    • 编译者:杨芳
    • 发布时间:2018-06-21
    • 汽车行业过去一直是机器人 应用最主要领域,随着自动化需求的提升,工业机器人 应用得到更大的拓展,除传统的焊接应用外,机器人在机床上下料、物料搬运码垛、打磨、喷涂、装配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金属成形机床是机床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形加工通常与高劳动强度,噪声污染,金属粉尘等联系在一起,有时处于高温高湿甚至有污染的环境中,工作简单枯燥,企业招人困难。工业机器人与成形机床集成,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加工效率和安全性,提升加工精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控折弯机集成应用 机器人折弯集成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折弯机为中心,机器人配置真空吸盘,磁力分张上料架、定位台、下料台、翻转架形成折弯单元。二是机器人与激光设备或数控转台冲床、工业机器人行走轴,板料传输线,定位台,真空吸盘抓手形成的板材柔性加工线。埃斯顿利用自己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与机床数控系统的技术和平台,实现无缝连接,开发折弯软件包,对折弯过程中机器人托料实现闭环控制。在不同折弯速度下,机器人实现自动匹配的完全跟踪,折弯软件包也使折弯示教时间从过去2-3天缩短到2-3小时。在开关柜、文件柜、电梯、防盗门等加工中得到很好应用。 压力机冲压集成应用 机器人与压力机冲压集成应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单台机器人冲压上下料:通过机器人将板料从拆垛台移送到定位台,定位后再移送到压力机模具中实施冲压,冲压结束后,通过机器人取料放入堆垛台,实现单台压力机机器人自动上下料。二是机器人冲压连线:通过多台机器人在多台压力机之间建立冲压连线。根据加工工件成形工艺要求,需要在多台压力机配合加工,整条生产线由拆垛机器人,上料机器人、压力机之间传输搬运机器人 ,尾线机器人组成。与直线坐标的机械手相比,采用工业机器人更有柔性,对模具没有等高要求,容易集成。埃斯顿利用自主压力机控制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无缝连接,使机器人的动作和压力机达到最佳协调,利用现场总线,使整条生产线效率最大化,安全性更高 热模锻集成应用 热模锻生产线通常由两台模锻压机组成,一台用于冲压,另一台用于切边。热模锻机器人集成应用通常配置两台机器人,一台负责将中频炉处理后的高温物料移送给冲压成形模锻压机,另一台负责从冲压成形模锻压机取料后移送到另一台模锻压机进行切边。为防止高温冲压工件粘住模具,需要每次冲压后对模具进行石墨润滑,润滑可以由机器人完成,也可以采用专门机构实现。由于锻造是高温高湿且又有石墨润滑带来的恶劣环境,特别要注意机器人的防护工作以及机器人本身抗热辐射能力,埃斯顿公司机器人4-5-6轴电机在机器人大臂和小臂连接处,具有自我远离热辐射的结构特点。在模锻压机安装电子凸轮控制系统,使模锻压机运行与机器人运行协调,提高加工效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焊接应用 焊接是成形机床板材加工后道工序,机器人焊接有电阻焊和弧焊两种类型,焊接机器人 应用占整个机器人应用的40%以上。弧焊应用是以机器人为核心,配置焊机、送丝机、焊枪、工装夹具 等组成焊接工作站。埃斯顿可提供6kg、臂长为1400、1600和2000mm的专用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电阻焊应用是以机器人为核心,配置点焊枪、焊接控制器 、水气单元、管线包、工装夹具等组成点焊工作站。埃斯顿可提供220kg、臂长2600mm的专用电阻焊机器人工作站。此外,埃斯顿自动化公司为焊接应用开发专用焊接软件包,将焊接专家工艺参数库集成到机器人系统中,满足各种类型需要。 机器人是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的典型代表,智能化工业装备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础。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应用,使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从概念走向现实。.
  • 《EMPIR项目促进了磷光体测温技术的应用》

    • 来源专题:计量基标准与精密测量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2-29
    • 几乎所有的制造都依赖于准确的温度测量,但对许多人来说,很难获得可靠的温度知识。 温度是工业中测量量最大的物理量之一。然而,对于许多应用和条件,很难获得温度的可靠知识。 在750°C以上,非接触式和接触式测温技术都容易出现大的误差,而在大约1200°C以上的温度下,传统热电偶会在指示温度中产生“漂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漂移会逐渐恶化,并可能导致数十至数百摄氏度的误差。 例如,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热处理过程中,这会产生影响,由此产生的错误温度指示可能会导致不适当的温度控制和次优处理。在燃气轮机等发动机的情况下,在低于最佳温度的条件下运行会导致效率损失。类似地,恶劣的环境,例如电磁场的高水平电离辐射,也会降低或以其他方式干扰温度指示。因此,操作员必须定期重新校准(或更常见的是更换)温度传感器,这既耗时又昂贵。 表面温度测量是工业中另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辐射温度计(如热成像仪)依赖于难以获得的表面特性知识,而接触式探针受到热通量效应的影响,很少与表面实现热平衡。在这两种情况下,误差都可能达到数十或数百摄氏度。 基于受激光学现象的传感器,如热成像磷光体测温,有可能克服这些问题。在这种技术中,探针涂有一种材料,当受到特定波长的光刺激时,该材料会发光。发光的各种特性,例如特定波长下的强度或衰减时间,是温度的函数,可以利用温度将磷光体用作温度计。 然而,这种系统要么没有商用,要么缺乏计量验证,要么无法可靠地评估极端环境中的温度。热成像磷光体可用于进行点温度测量或二维温度映射。 EMPIR项目通过改进温度测量提高工艺效率2(17IND04,EMPRESS 2)大大促进了克服上述问题的技术开发,并在工业环境中进行了演示。 在上一个EMPIR项目EMPRESS的基础上,由项目合作伙伴设计和建造了三个磷光体温度计。 ·在意大利国家计量研究所INRiM,基于具有宽动态范围、高温度灵敏度和长发光衰减时间的磷光体开发了一种发光衰减温度计。在600摄氏度下对热电偶测量结果进行的测试表明,正如预期的那样,热电偶低估了几十度的温度,而磷光体测温提供了比3摄氏度更好的更低的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在工业设施的汽车制动试验台上对表面温度进行了现场测量,证明了磷光体在不确定度方面比传统测量技术有潜在的改进性能。 ·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高级成形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荧光粉/高温计装置,该装置在500吨液压机、感应加热系统和实际锻造模具上进行了试验,以测量锻造过程中模具表面的温度变化。该系统已表明,它可以返回放置在温度控制的液压压板上的各种金属样品(铝、钛和钢)的确证温度,最高可达300摄氏度。 ·在英国的NMI NPL,开发了一种荧光温度计,然后在一系列工业应用中进行了试验,包括光伏面板开发、拉伸测试和水下焊接。它还被部署在核退役场,证明了它对核退役和废物储存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实用性。在对高达750°C的工程合金进行热处理期间,NPL温度计与Strathclyde在先进成形研究中心(AFRC)的设置进行了比较。这产生了一种磷光体温度计,能够在高达750o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可靠的表面温度映射,在大多数温度范围内不确定性优于3oC。 NPL现在基于这项工作提供磷光体测温服务。 开发的其他仪器 EMPRESS 2项目还开发了一套其他仪器技术,以补充磷光体测温方法,包括: ·NPL开发的便携式标准火焰已经在欧洲实验室实施SI可追溯性。 ·基于铑和铂的改进热电偶的开发——在石英玻璃制造等行业进行了试验。 ·一种低成本的多光谱火焰成像仪——在一家能源供应商和一家垃圾焚烧厂进行了试验。 ·光纤温度计(适用于恶劣环境)在放射治疗医院、光伏板制造商和海上风电场进行了试验。 这项工作还为EURAMET热电偶校准指南以及支持指南中建议的热电偶不均匀性数据做出了贡献。 磷光体测温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可追溯性引入国际90温标(its-90)——将使制造业能够更准确地监测正在进行成形、锻造、焊接或热处理的零件的温度,从而相应提高工艺效率。 这个非常成功的项目的协调员Jonathan Pearce(NPL)谈到这项工作时说: “贯穿该项目所有活动的一个主题是实际实施可追溯测温技术,以应对一系列特定的工业过程控制挑战。该联盟的成员合作良好,很高兴看到欧洲各地具有互补专业知识的团体合作,生产出有效、实用的测温解决方案改进过程保证。” 该EMPIR项目由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和创新计划和EMPIR参与国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