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骨髓造血组织结构的宏观稳定性和微观可塑性》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21
  • 2024年3月20日,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Daniel Lucas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清清共同通讯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Resilient anatomy and local plasticity of naive and stress haematopoiesis的研究论文。

    髓调节血细胞的产生,以满足生理需求,以应对损伤。正常和应激反应的空间组织是未知的,因为缺乏方法来可视化大多数步骤的血液生产。

    该研究发展了对小鼠多能造血、红细胞生成和淋巴生成成像的策略。该研究将这些与骨髓生成成像相结合来定义正常和应激造血的解剖学。在稳定状态下,在整个骨骼中,单个干细胞和多能祖细胞分布在巨核细胞附近富集的骨髓中。具有谱系承诺的祖细胞被招募到血管中,在那里它们有助于形成由祖细胞和未成熟细胞组成的谱系特异性微观解剖结构,这些结构是每个主要血液谱系的生产位点。

    这种整体解剖结构在出血、全身性细菌感染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后以及衰老过程中都能保持,因此对损伤具有弹性。“生产基地”使造血可塑性,因为它们有区别地和选择性地调节它们数量和输出,以应对刺激。该研究发现整个骨骼的应激反应是不同的:胫骨和胸骨对G-CSF的反应相反,颅骨在出血后不增加红细胞生成。总之,该研究实现了对造血的原位分析,定义了正常和应激反应的解剖结构,确定了赋予造血可塑性的离散微解剖生产位点,并揭示了整个骨骼中前所未有的应激反应异质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186-6
相关报告
  • 《高强度β稳定Ti-Nb-Fe-Cr合金大可塑性》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07-23
    • 一群Ti-27Nb-7Fe-xCr(x = 0、2、4、6、8 wt %)合金设计的基础上DV-Xα集群方法,等效和价电子钼原子比例。采用冷坩埚悬浮熔炼工艺制备了合金,研究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Cr呈现双相合金的显微组织由主导β和少量的斜方晶系的α”Ti-27Nb-7Fe合金中形成一个β相微观结构形成的含有铬的合金。在目前的工作中,屈服强度是影响固溶强化和细粒度的影响加强,而硬度是影响阶段现在和β稳定的水平。所有被研究的合金在负载达到100kN时都不会失效,并且都表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大抗压强度(~2 GPa)和塑性应变(>26%)。杨氏模量从116 GPa(Ti-27Nb-7Fe)减少到72 GPa(Ti-27Nb-7Fe-8Cr)β稳定提高。此外,对Ti-27Nb-7Fe-xCr合金的压痕、耐磨指数(即H/E、H3/E2)和弹性能进行了分析。 ——文章发布于2018年7月10日
  • 《着丝粒可塑性和多样性:一种新的着丝粒组织类型》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3-06-21
    •      着丝粒是细胞分裂时微管附着的染色体区域。与具有一个着丝粒的单中心染色体不同,全新着丝粒的物种通常在整个染色单体上分布数百个着丝粒单位。由IPK莱布尼茨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了一种新型全新中心粒组织的鉴定,这可能代表了单一到全新中心粒转变过程中进化上缺失的一环。在动物和植物中,全新中心染色体多次从x形单中心染色体独立进化而来,但着丝粒型转变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国际研究小组组装了染色体尺度的参考基因组,并分析了日本百合的全新着丝粒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全新着丝粒从端粒到端粒只有7到11个均匀间隔的超大粒大小的着丝粒单位。该植物的单个着丝粒单位大小与单中心植物相当,比其他全新中心植物大200倍。“如此少的着丝粒单位,但如此之大,尚未在任何动物或植物有机体中被证明”,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郭义慈博士说。      均匀间隔的着丝粒单元可能是形成圆柱形中期染色体的先决条件。在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凝聚过程中,染色质的环化和折叠使染色单体上的巨酶大小的着丝粒单元彼此靠近,形成一条线状的全新着丝粒,像单个着丝粒一样发挥作用。IPK“染色体结构与功能”研究小组负责人Andreas Houben教授解释说:“这使得染色体更加稳定和健壮,否则,它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被撕裂。”与所有已知的具有均匀混合eu-和异染色质的全新中心基因组不同,在粳稻中,两种表观遗传定义的染色质类型被组织成不同的结构域,就像在许多单中心物种中一样。因此,基因活性区和基因非活性区在空间上相互分离。 “这项研究拓宽了我们对着丝粒可塑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也证明了探索非模式物种进行进化比较的独特价值,甚至可以揭示像着丝粒这样研究得很好的结构的新颖性,”Yi-Tzu Kuo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