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发!智勇双全!大纵坡斜井施工添“神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17
  • 日前,由中国电建主持研发设计制造的国内首台套大纵坡斜井智能掘进台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国内首台大纵坡斜井开挖、扒渣、支护一体化智能设备研发成功将应用于金沙江上游旭龙水电站超大断面大纵坡引水隧洞斜井施工。

    旭龙水电站引水隧洞采用单机单洞,4条隧洞平行布置,圆形断面,洞身最大开挖直径达12.60米,斜井倾角60度,为国内在建水电项目最大、最陡的引水隧洞斜井。

    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四局主持研发设计制造的大纵坡斜井智能掘进台车是为金沙江上游旭龙水电站量身定制,设备全长11米,高10.25米,机身总重量约45吨,采用有轨双绞车牵引行走,设备具备自动化操作功能,可实现远程智能控制,从研发、生产、运行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大纵坡斜井智能掘进台车全部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具有设备集成度高、钻孔、扒渣效率高、设备电气化智能化程度高、设备升井和下井效率高等特点。

    在功能设计方面设备上配备两套360°可旋转凿岩系统和一套扒渣系统,可以实现全断面机械臂打孔和机械臂扒渣作业。设备提供远程操作系统,操作人员在工作室内通过视频界面即可完成相关作业。设备运用后,将实现掘进钻孔、扒渣、锚杆支护等多道工序机械化施工,确保大角度斜井扩挖施工的安全及高效。

    该设备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斜井钻爆施工由“人工”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未来,中国电建将继续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创新支撑。

  • 原文来源: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6695.shtml
相关报告
  • 《国内最大煤矿井下(斜井)掘进效率创全国纪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5
    • 在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矿,有着国内最大的煤矿主斜井——井筒设计长度5500米,高差约537米。如何在井下长距离斜巷掘进过程中,保证渣土的高效率、连续性运输,成了行业头等难题之一。今年5月,在上海煤科提供的TBM配套长距离连续输送机帮助下,这一难题被彻底解决,并创造了TBM月掘进进尺812.6米的全国纪录,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斜巷掘进效率。 TBM被称为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常用于岩石地层隧道的快速掘进。上海煤科运输中心总经理戴建立介绍说,过去煤矿掘进过程中,一般采用矿车来运输渣土,这种非连续性的运输方式不但运量小,效率低,还存在安全隐患。而普通TBM配套连续带式输送机虽然效率更高,但大多数都是近水平运输,要想运用在长度5500米、高差达537米且作业强度更大、作业环境更差的煤矿井下斜井中,对TBM配套连续输送机的功率、结构等都是巨大的挑战。 据介绍,从2017年,上海煤科就开始着手TBM配套长距离连续带式输送机的研发,并在成都地铁、青岛地铁、中铁11局等TBM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由于煤矿井地下地形复杂,需要穿过透水层、断崖层等地形,并且维护条件复杂,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此外,5500米的运输长度和537米的高差,要求设备功率高达一般带式输送机的近10倍,使得TBM配套连续输送机的结构远比一般带式输送机复杂得多。 更重要的是,随着TBM不断往前推进,要求带式输送机机尾在不停机条件下跟随TBM一同向前延伸。因此,上海煤科为了满足同步延伸的个性化需求,创新设计了六维度自动对中同步延伸机尾装置,自动检测滚筒位置状态,三组油缸自动调整机尾滚筒六维度位置,有效防止机尾装置在同步延伸过程的跑偏。 在上海煤科研发团队的不断努力下,连续带式输送机创新设计了自动双托轮改向托辊装置、大容量多层储带装置、自动放带装置以及机尾不停机辅助延伸装置,实现了带宽1m、运量560t/h、带速3.15m/s、长度5500m、倾角5.6°、储带长度500m的优秀运输性能。 TBM配套连续输送机在国内最大煤矿主斜井中的应用,实现了井下长距离斜井掘进过程中渣土的连续运输,并将掘进效率提高了近3倍,大大提高出渣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帮助可可盖煤矿主斜井井筒掘进施工创出TBM月掘进进尺812.6米的全国纪录,标志着我国煤矿井下(斜井)快速掘进效率进入新台阶。为此,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可可盖煤矿还特地发来感谢信。 此外,近几年,上海煤科坚持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将研制的TBM/盾构配套连续带式输送机推广到煤矿、引水工程、城市管廊、地铁隧道等多个工程项目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产品技术成果曾获2021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我国首个竖井掘进机施工的井筒贯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8
    • 近日,伴随着井筒岩石破碎掉落的声音,掘进机钻头从下部巷道破孔而出,云南以礼河四级电站复建工程出线兼交通竖井导井顺利贯通。 该导井直径5.8米、深282.5米,采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天地奔牛公司参与制造的竖井掘进机“金沙江1号”施工,从开始钻进到顺利贯通,总计用时90天。除去外部因素影响,竖井掘进机施工纯钻进时间为36天,平均进尺达到7米/天,最大日进尺达到10.9米,是国内首个利用竖井掘进机成功施工的井筒。 长期以来,竖井掘进机作为井筒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的高端装备,一直被主要发达国家垄断,其施工工艺在国内尚属空白。 “金沙江1号”竖井掘进机凿井工艺形成的掘、排、支相结合的全新凿井工艺,避免了传统钻爆法对岩石的扰动,将人员从恶劣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井筒凿井成井速度,扩大了竖井掘进机施工的应用范围,填补了我国矿山竖井掘进机施工领域的空白。 作为国内首个竖井掘进机施工的井筒,相关技术人员克服了地层极度破碎、出入井工艺复杂、重型设备井内空间限制等难题,采用智能钻进、智能纠偏、智能检测、智能保护、远程控制的掘进方式及破岩、钻进和支护的平行作业方式,实施了竖井掘进机井筒内钻进工艺、井内装备检修维修工艺、井内钻具检修更换工艺、钻机配套支护工艺、过大断层大裂隙钻进及支护工艺、重型装备井内吊装与行走工艺,实现了安全高效建井。 据了解,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机械化建井方向,目前形成竖井钻机、反井钻机、竖井掘进机等以机械破岩为主的核心装备和施工工艺,涌现出以洪伯潜院士和刘志强首席科学家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将机械破岩技术从煤矿建设推广到水电、金属矿山、冶金矿山、铁路、公路、军事工程等行业的竖井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