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矿热炉尾气用于燃气内燃机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28
  • 引言

    天然气、沼气、垃圾填埋气和煤矿瓦斯是常见的能够应用于燃气内燃机的气体。除此之外,有一些工业领域内的废气含有可燃成分,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矿热炉尾气就是其中一种能进入燃气内燃机发电的工业废气。这种废气虽然杂质多、热值低,但是经过净化处理以后可以进入燃气内燃机发电,从而实现变废为宝、节能减排,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1 矿热炉尾气的来源

    矿热炉又称电弧电炉或电阻电炉。它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碳质还原剂及溶剂等原料,主要生产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矿热炉主要分为半密闭和密闭炉两种类型,其中密闭炉产生的尾气含有的可燃成分较多,能够用于燃气内燃机发电。

    图1 某矿热炉尾气产生及利用流程

    在矿热炉生产铁合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尾气(Furnace off gas,简称FOF)主要成分为CO,以及少量的 H2、 CO2等。其中一氧化碳(CO)气体是由于还原剂中存在碳而形成的,如果还原剂中含有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则会形成氢气(H2)。过去,矿热炉尾气通常是直接燃烧后排放,而现在则可以通过高效的燃气内燃机发电,同时利用高温烟气的热能,使能源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

    2 矿热炉尾气的燃烧特性和利用难点

    FOF的热值通常只有天然气热值的1/3左右,也就是说相比于同级输出功率的天然气机型,FOF发电机组的进气量需要增大3倍以上。FOF的抗爆性与天然气也有显著区别,其甲烷指数(Methane Number,简称MN)只有天然气的大约60%左右,这意味着这种气体在内燃机气缸里面更容易发生爆震。所以,燃气发电机组需要通过传感器监测爆震的发生以调整机组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FOF燃烧时的层流火焰速度(Laminar Flame Speed,简称LFS)却比天然气快许多,这和气体里面氢气的含量比例有关。层流火焰速度是在层流前沿发生氧化反应的速度, 即未燃烧的混合气与火焰前沿之间的相对速度。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资料,在当量比(Equivalence Ratio)为2时,5% H2和95% CO组成的混合气的LFS约为50cm/s,而 50% H2和50% CO组成的混合气的LFS可到160cm/s。鉴于FOF特殊的燃烧特性,燃气内燃机的进气系统和控制参数都需要特殊设计以适应其特性,同时还必须满足NOx的排放要求。

    颜巴赫先进的 DIA.NE XT4系统在气体质量波动时自动调整设置,因此能够适应复杂的运行情况。同时,颜巴赫的LEANOX稀薄燃烧控制技术能够实时控制氮氧化物NOx的排放,确保始终满足严苛的环保要求,使机组排气出口NOx达到250-500mg/Nm3(@5% O2),并且无需SCR等复杂的尾气后处理装置。最新的颜巴赫资产管理系统myPlant则能实时监测、控制和预测机组的运行状态,并能提供前瞻性的维护保养建议。

    图2 H2和CO混合气的层流火焰速度(来源:MIT)

    3 燃气内燃机对气体的杂质含量要求

    尾气的成分和气量与炉子的运行参数有关,并受到原料质量、炉子控制和运行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通常会连续变化。采用气柜来减少气体热值和压力的波动,对于燃气内燃机发电非常重要。在炉子供气中断时,气柜还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入内燃机前的FOF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满足气体质量要求。通常需要去除粉尘,以及多余的水分,还有焦油、硫及其他有害杂质等。硫、氨等成分的含量要求与燃气的热值相关,须根据实际热值确定上限值。下表是颜巴赫燃气内燃机对气体的一般质量要求。

    4 矿热炉尾气发电典型案例

    1) 南非钛铁矿冶炼厂矿热炉尾气发电项目

    南非最大的一家钛铁矿冶炼工厂于2012年采用了8台颜巴赫J620燃气发电机组,每台功率1,698 kW,总容量13.6 MW。所发出的电力并入公司11 kV内网,用于满足工厂部分电能需求。

    工厂内有两个封闭的直流电弧炉,产生尾气主要成分为73% CO, 14.5% H2,以及少量CO2等。据测算,该项目平均每年大约可以减少84,432 吨二氧化碳排放,是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注册项目。

    2) 挪威锰铁合金矿热炉尾气发电项目

    北欧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商采用了1台颜巴赫J620燃气发电机组用于矿热炉尾气发电 ,输出功率 1.5MW。尾气的主要成分为65% CO, 5% H2, 8% CO2等,低位热值(LHV)大约2.8 kWh/Nm3。项目于2020年调试完成并投入商业运行。

    通过回收矿热炉尾气用于热电联供系统(CHP),减少工厂对来自电网的电力需求,节省了电能成本,而系统产生的高温烟气则用于冶炼前对矿石进行干燥。该工厂的目标是通过CHP的使用将工厂的能源效率提升40%。同时,该项目也因其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挪威政府的大力支持。

    5 国内的应用前景

    矿热炉尾气的发电应用充分利用了废气,将其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是冶炼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榜样。通过对废气的利用变废为宝,在改善环保排放的同时创造新的价值,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颜巴赫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其发电机组产品单机功率大,发电效率高,调试周期短,可靠性好,能够有效帮助用户获得可观的收益和显著的碳减排效果。在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随着对冶金行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矿热炉尾气的高效利用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报告
  • 《国内首台兰炭尾气小型亚临界发电机组烘炉点火一次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25
    • 3月20日,西子洁能旗下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亚临界机组—神木市钧凯尾气发电项目烘炉点火一次性成功!该机组是国内首台应用于兰炭尾气发电领域的小型亚临界机组,为兰炭产业的绿色发展树立全新标杆,标志着我国在兰炭尾气高效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 项目背景与概况 神木市钧凯煤电化公司,作为区域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佼佼者,依托 169 亩的现代化园区,构建起了一条完整且高效的“煤-兰炭-尾气发电-余热回收”全产业链。企业配套 60 万吨 / 年的兰炭生产线、120 万吨的洗煤装置等煤化工生产线,每年可为发电厂提供6亿Nm3的清洁尾气。本项目采用先进的“1×200t/h超高温亚临界兰炭尾气锅炉+1×60MW中间一次再热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1×65MW发电机及配套公辅设施”的核心配置,将低热值高污染物的兰炭尾气转化为清洁能源,年发电量约4.8亿kWh,真正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变废为宝”的绿色发展目标。 项目技术亮点 01系统集成引领创新 采用先进的EPC总承包模式,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在本项目中集成了数项公司在兰炭尾气发电行业先进专利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结合公司在兰炭尾气利用领域丰富的项目 经验,精益求精,形成了一个高效协同的能源生产体系。相较于传统高温高压煤气发电机组,单位煤气的发电量提升20%以上。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为行业节能增效树立了新典范。 02绿色工艺突破革新 定制化的脱硫脱硝净化系统,是西子联合在环保领域的一大创新成果。该系统不仅确保了尾气排放优于国家标准,更在减碳方面成效显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超过48万吨,有力推动了兰炭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对于一直以来兰炭尾气锅炉尾部腐蚀和堵塞行业痛点,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设计方案,确保长时稳定可靠运行。 03智能运维保障升级 搭载先进的监控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精准分析。故障预警响应速度提升,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此项目是西子联合工程公司在兰炭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首次成功应用亚临界高参数于中小机组,进一步提升了行业能效,更为传统兰炭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西子方案”。通过采用先进的尾气净化工艺,项目达到了超低排放要求,推动兰炭产业的环保标准从“达标排放”迈向“超低排放”的新高度。同时,项目形成了“兰炭生产-尾气发电-余热利用”的闭环经济模式,有效带动了上游洗煤、下游化工等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加速兰炭产业的 “绿色蜕变”,预计可带动区域同类企业技改投资超过10亿元。通过西子联合的技术输出与模式复制,有望在未来3年内实现兰炭尾气利用率提升40%,行业平均碳强度下降 18%,单位GDP能耗降低22% 的宏伟目标。 公司将以此次神木项目的成功为契机,持续深化“智慧能源”战略,全力打造兰炭行业碳中和示范基地。同时,公司将同步推进氢能利用、CCUS 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于兰炭行业的场景落地,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建零碳生态联盟,为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西子力量”,引领行业迈向更加清洁、高效、智能的未来!
  • 《燃气发电迎来黄金期》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8-04-18
    • 中国的燃气发电业务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但相对高昂的成本和缺失的期货市场。 4月16日, 在扬州举办的燃气发电业务联合发展论坛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公司总经理侯创业表示, 中国的燃气发电业务正迎来黄金机遇期, 继江苏、上海和浙江三省出台气电上网电价定价政策后, 其他省份也在逐步建立气电上网电价定价机制, 这使国内的燃气发电业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江苏为例, 其燃气发电业务占据全国首位, 截至2018年3月, 该省的燃机装机容量已达1371.6万千瓦, 在发电总装机中约占12%, 远高于4.78%的国内平均水平。 据中国天然气发展 "十三五" 规划、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与2016年相比、新增装机量增幅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