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塞比亚南部博雷纳的反刍动物和牧民中的布鲁氏菌病》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8-29
  •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对包括俄塞比亚在内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兽医和公共卫生以及经济有重要影响。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俄塞比亚南部博雷纳牧区的四个选定地区进行了横断面研究,以估计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并评估牛、绵羊、山羊和与职业相关的人类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玫瑰孟加拉试验(RBT)对750头牛、882只绵羊和山羊以及341名人类受试者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筛查,竞争性ELISA(c-ELISA)证实了阳性结果。采用结构化问卷收集动物个体、牧民和动物服务员的元数据,以检验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之间的关联。与畜牧业相关的总体动物水平患病率在牛中为2.4%(95%置信区间CI: 1.4~3.7)、绵羊和山羊中为3.2%(95%置信区间CI: 2.1~4.6)、人类中为2.6%(95%置信区间CI: 1.2~5)。牛的畜群规模、胎次和流产史是与布鲁氏菌血清阳性率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而在绵羊和山羊中,地区、年龄、羊群规模和流产史是与布鲁氏菌血清阳性率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协助产仔和家中有无血清阳性者(P<0.05)的存在与人的布鲁氏菌血清阳性率显著相关。在各种动物和相关人群中发现布鲁氏菌的证据表明,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单一健康”方法来控制布鲁氏菌病,以提高公共卫生和畜牧的生产力。

相关报告
  • 《布鲁氏菌病—2016年年度流行病学报告》

    • 来源专题:动植物疫病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8-09-19
    • 报告基于2018年2月21日从欧洲监测系统(TESSy)检索的2016年数据。该报告主要提及以下几个主要事实:(1)2016年,欧盟/欧洲经济区报道了534例确诊的布鲁氏菌病病例;(2)欧盟/欧洲经济区的通报率是每10万人有0.10个案例;(3)观察到的最高比例集中在45-64岁的人群(男性为0.17,女性为0.12);(4)2012年-2016年期间,欧盟/欧洲经济区的通报比率趋于平稳;(5)欧盟南部地区成员国(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的通报率最高。
  • 《红三叶草:反刍动物的抗生素替代品》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梁晓贺
    • 发布时间:2017-11-28
    • 位于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的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ARS)草地与畜牧研究中心(Forage-Animal Production Research Unit)的科学家们,在红三叶草中发现了一种天然抗菌化合物——鹰嘴豆素A(biochanin A)。科学家们发现鹰嘴豆素A能够抑制并杀死“浪费蛋白”的细菌,而这些细菌通常都是通过抗生素杀死的。 反刍动物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由四个胃组成的高级消化系统。最大的胃是瘤胃,其含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例如能够分解纤维让动物得以从草或中获取能量的有益细菌。但也包含一些有害的细菌,例如超级产氨菌(hyper ammonia-producing bacteria, HABs),又被称为“浪费型”细菌,因为这类细菌会消化蛋白质,并把消化后的蛋白质转化成了氨。 草地与畜牧研究中心的微生物学家迈克尔·弗莱斯(Michael Flythe)说:“‘浪费型’细菌要发酵蛋白质,就会减少动物可用的蛋白质。此外,‘浪费型’细菌产生的氨还会污染环境。氨由动物排泄出来,最终将渗入地下水中。” 动物饲养的目的是通过喂养来让动物吸收蛋白质,而不是将蛋白质转化为氨。传统做法是饲养人喂牛吃抗生素,利用抗生素来杀死超级产氨菌,从而保证动物能够获取足够的蛋白质,但是使用抗生素也有诸多弊端。 弗莱斯首先在实验室里证明了鹰嘴豆素A能够杀死“浪费型“细菌。之后,草地与畜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格林·艾肯(Glen Aiken)给牛喂食混合了鹰嘴豆素A的饲料。结果显示,鹰嘴豆素A能够杀死超级产氨菌,从而让动物增重。也减少了氨的排放,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鹰嘴豆素A的获取和其他治疗方法不一样,无需从植物中提取或者提炼成产品,在非常容易种植的红三叶草中就能找到,所以属于“功能植物”。弗莱斯解释,人类营养的趋势之一是“功能食物”。“功能食物”不仅能满足人类基本的功能需要,还有其他功效,就像红酒中的有益化合物。但是红叶三草不适用于带犊母牛,因为鹰嘴豆素A有类似雌性激素的功能,会对繁殖造成干预。 美国农业研究局交流处(ARS Office of Communication)的桑德拉·阿万特(Sandra Avant)表示:“我们认为红三叶草是一种‘功能食物’,不仅能提供蛋白质,也是有效、天然的抗生素替代品。” (编译 梁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