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汽车制造生产还处于 “敲敲打打”的合资生产阶段;而现在,大多车企都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智能设备进行生产,并涌现出一大批国产汽车自主品牌。
从步履维艰,到驰骋中外,中国汽车产业历经了改革开放 40年以来的漫长过程,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一份说走就走的自由。这40年的背后,则是中国汽车人物们的默默坚守与奉献。 他们用自己的工匠精神灌注进国产汽车的生产过程,努力将国人拥有汽车的梦想变成现实,理应得到我们的致敬。
汽车打造出的家庭第二空间,大大提升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不断升级的驾车、乘车舒适度,让我们有了不断追求的新目标。带给我们这些 变化的,正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群群幕后英雄们。他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中国汽车的推动者。他们的名字烙印在汽车产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故事与中国制造相伴相行。
4 月 25 日, 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办的 “ 改革开放 40 年 · 致敬中国汽车人物 ” 启动仪式 在京举行 。 仪式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齐竹泉为活动致辞, 阐述了活动主旨。
齐竹泉表示 ,尽管汽车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过去多年,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 汽车产业 40 年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 40 年的进程是同频共振的。如今, 汽车产业在 GDP 中贡献率超过 6% ,汽车产业每增加 1 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 17 个百分点的增长。 ” 他说, 尽管成绩卓著,但 目前 关注 40 年汽车产业发展整体历程的内容较少。因此, 主办方 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向全社会传播汽车产业故事、展现汽车产业贡献、致敬汽车产业人物,形成良好社会舆论,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加油助力。
平凡岗位铸匠心精神
在仪式现场,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向大家展示了长安汽车最隆重的员工大会上颁发的奖牌。 “这是属于长安汽车劳动模范的莫大荣誉,同时意味着责任和担当,这背后是他们日夜的坚守和付出。”他深情地说。
张宝林表达了对一线工匠们的致敬之情。他表示,在长安汽车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人物,确实推动了中国汽车的发展,应该向他们致敬。
据介绍,长安汽车的张永忠(音),由普通的工人变成全国的发动机资深专家,他自创了 “望闻听切”的发动机诊断方法,通过听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诊断发动机存在的问题。陈思良(音),代表中国出席了第 4 3 届世界技能大赛,并获得第四名,创下中国选手目前的最好成绩。
“这种具有匠心精神的,在平凡岗位上并作出了不平凡成就的人应该得到我们的致敬。”张宝林说。
全铝技术领先世界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带到现场的是一款精致的汽车模型。不难看出,他手中拿的模型是北汽 LITE 车型。
“这是北汽自主打造的新能源汽车的经典之作 LITE ,它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第一款全铝车身,所有外覆盖件都是工程塑料。”徐和谊激动地表示,在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全铝车身代表着全球目前最高水平。“并且,它不是样车,它是在去年 4 月正式批量下线、上市销售的产品。”现场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仿佛在为我们国产汽车的发展而自豪。
据了解, LITE 的市场定位是分时租赁。“现在共享经济是一种潮流,共享汽车也是一种新颖的消费模式。当然,个体消费也是很好的选择。”徐和谊化身新能源汽车推广大使,他介绍道,这款产品非常年轻时尚、科技智能。车本身不大,两座两门,但它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很有挑战性。“ LITE 是中国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对戴姆勒 SMART 的一种挑战!”又是一轮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批北汽的年轻人,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对 LITE 进行研发,日日夜夜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终于研制出这款汽车。“他们的工作精神令我非常感动,向中国汽车人的年青一代致敬!”徐和谊总结道。
大国重器,技术为本
在大家的无数猜测中,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终于亮出了手中的塑封照片 ——那是整整齐齐排满了桌面的火车票的照片。这照片看似平凡,但却又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
“这是一个家在北京的科技工作者,十多年间 1 000 多张火车票。 ”祁玉民动情地讲述着,“这位小伙子非常执着,从 2 005 年 8 月进入华晨工作,就在华晨内部很有名气。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往返于车间、研究院、零部件企业、市场,孜孜以求地进行科技创新。他叫赵晓亮(音),这些火车票代表着他十几年的努力和追求。”
当年的中国,还没有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简称 ESP )技术,车企需要向国外采购。没有技术自主权,就会遇到漫天要价的情况,我们根本无法承受。祁玉民表示,这位小伙子用了三年时间攻克这个技术难关,为企业节约了 1 300 万的采购成本。 “我本人确实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大国重器,技术为本,所有强起来的口号,最后都落在技术两个字上。
祁玉民说,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中国制造的强大未来。 “技术为本,品质为根。汽车行业再发展 4 0 年,也不要忘本,不要忘根! ”
中国汽车领袖们的这些故事 充分向我们展现了中国汽车人对汽车产业的热切情怀,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一步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日的 “ 汽车王国 ” 、让中国百姓充分享有了汽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