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要求每部5G手机交4%收入之际,5G专利更多的华为如何收费?》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11-10
  • 作为5G行业的领导者,美国巨头高通早早地就公布了5G专利收费标准。按照该美企的规定,全球厂商每卖出一部5G单模终端(5G手机),就必须缴纳收入的4%给高通;如果是双模,这一费用将达到5%。那么,5G专利数量更多的华为会怎么收费呢?

    最新消息显示,尽管屡次传出要在5G专利技术上收费的消息,但实际上华为尚未公布具体的5G专利收费对象和标准。

    不过,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中企包揽全球34.02%的5GSEP,而华为则以3147项的5G必要标准专利,领跑5G行业。可以看出,作为全球5G专利数量第一大企业,华为已经有底气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来增加收入、开拓市场等等。

    华为公司数据显示,2019年,华为研发投入高达1317亿元,同比大增29.8%。如今,巨额投入将迎来回报。据北京商报2019年报道,自2015年以来,华为累计已经通过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获益超14亿美元。那么,哪些公司需要向华为缴纳专利费用呢?

    公开资料显示,尽管5G行业标准仍在完善中,但在当前获批的技术提案中,华为所占比例高达21%,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上海浦瑞律师事务所律师律师邢路表示,据他了解,苹果等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应用了华为的相关技术。

    按照法律规定,只要一个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上应用了华为专利技术,就需要获得华为的许可,形式可以包括专利或专利交叉许可等等。如果不考虑交叉许可,用了华为相关专利的手机、基站、芯片等制造商都需向其缴纳专利费。

相关报告
  • 《高通中兴携手完成5G 里程碑任务—VoNR通话》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0-05-12
    • 高通和中兴公司继此前合作完成5G SA(全称“5G Standalone”,5G独立组网)和毫米波数据连接等里程碑任务后,双方在推动5G快速发展中又取得了最新成果。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高通公司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上个月共同完成了5G新空口承载语音(5G VoNR)通话,迈出了引领5G行业发展的一大步。本次通话基于3GPP Release 15规范,在2.5 GHz频段(n41)上进行,并采用了中兴通讯的5G 新空口基站,搭载了高通骁龙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Qualcomm® Snapdragon™ 5G Modem-RF System)的智能手机形态的5G测试终端。 语音服务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一项基础服务,使用5G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就称为“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完成VoNR通话将是全球移动通信行业从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向独立组网(Standalone)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它将支持运营商无需依赖LTE语音或LTE锚点,即可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 5G VoNR通话是高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在持续合作推进5G发展中所完成的又一里程碑。2017年11月,两家公司在中国曾携手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规范的端到端5G 新空口系统互通(IoDT)。2019年2月,双方在中国完成了基于6GHz以下频段端到端商用系统的5G网络服务的现场演示。最近,高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完成了中国首个5G手机毫米波互操作性测试。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4G / 5G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杜尔加·马拉迪表示:“与中兴通讯共创的这项成就进一步促使我们实现解锁5G发展,为全球互联能力助力的目标。高通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5G的发展,进而依次助推全球创新和经济发展。”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正与我们携手共促5G相关的技术验证和商用工作,”中兴通讯RAN产品总经理柏燕民表示。“中兴通讯在5G SA网络解决方案方面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这次5G VoNR通话的成功,向无缝5G原生语音体验的商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双方还将大力支持5G SA的建设,从而为更多服务提供商、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提供5G技术。”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曾独创许多突破性技术,这些技术改变了世界之间的连接、计算和通信方式。人们将电话与互联网连接时,移动通信革命就诞生了。如今,该公司发明的初衷是基于改善日常用品、提升经历体验和完善行业基础。高通引跑5G时代,并预见下一次蜂窝技术的重大变革将催生一个智能、设备互联的新时代,并为互联汽车、远程医疗服务和物联网(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家庭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等领域创造新机遇。高通公司涉及技术许可业务QTL,绝大多数是专利组合业务。高通技术有限公司(高通的子公司)与高通其他子公司共同开展设计、研发业务,也涉及产品和服务业务,诸如QCT半导体业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高通官网、官博、Twitter和Facebook主页。 关于中兴通讯公司 中兴通讯为消费者、运营商、企业和公共部门等客户提供先进的电信系统、移动设备和企业技术解决方案。作为中兴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端到端创新,并随电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融合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和价值。中兴通讯在香港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0763.HK / A股股票代码:000063.SZ),其产品和服务在1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迄今为止,中兴通讯已在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等主要市场达成了35份5G商业合同。中兴通讯承诺将其年收入的10%用于研发,并在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中发挥领导作用。
  • 《5G时代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拼杀将继续》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2-08
    • 作为当前技术变革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正在有条不紊地落地:1月16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的IMT-D2020(5G)推进组正式发布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第一批规范,预计我国5G产业链主要环节将在今年年底前后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   5G的落地将为新技术迭代跃进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大多数人看到了5G的巨大前景,但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背后长久以来的激烈争夺:对下一个时代全球通信技术格局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争夺。这其中的产业经济利益难以估量,甚至对全球经济都会有深远影响。   在当前世界竞争格局之下,科技的力量显而易见,尤其在通信领域,专利和技术标准如两道长缨,与资本紧紧缠绕在一起。在资本的影响下,通信领域的专利和技术标准产生了牵制通信技术和产业格局的力量,进而深刻影响全球的经济甚至政治格局。掌控了标准必要专利,就是执住了移动通信技术的牛耳。这一现象自美国高通推动CDMA成为2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起更加明朗化:高通围绕CDMA技术严密布局了超过4000件专利,从而成功扼住了整个产业的咽喉,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无冕之王。专利组合中最具杀伤力的莫过于标准必要专利,即实施通信标准时无法规避的专利。几乎整个产业都要向高通缴纳专利费,甚至一些国际主要手机生产商的手机产量都取决于高通供应芯片的数量。   这种刺激之下,之后3G、4G移动通信技术在标准和专利方面的争夺更加白热化,欧美各大公司打得不可开交: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预研准备开始到相关技术标准逐步成形再到技术落地,是一个漫长的鏖战过程,各个参与者更是以专利为商战中的杀手锏,专利大战风起云涌。   我国自3G时代开始正式加入移动通信技术国际标准的争夺战。这一争夺不仅是技术的角逐,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之下,我国成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我国的华为、中兴通讯、大唐、中国移动等领军企业在IMT-D2020(5G)推进组指导协调下,经过长期扎实奋斗和准备,使我国提出的多项技术提案被纳入国际标准。各家中国企业同时积极进行专利布局,在专利数量上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   预计5G移动通信多项主要国际标准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制定,之后会陆续出台。我国也适时发布了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第一批规范,为迎来5G时代做好产业准备。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欧美各国也在做积极准备。仅从专利角度来看,近期高通主动披露了向手机制造商收取5G许可费的标准:单模5G手机2.275%,多模(3G/4G/5G)手机3.25%,平均每部手机约16美元。更早时候,爱立信也公布了基于5G专利的许可费标准,折合每部手持设备2.5美元至5美元。   高通、爱立信提早公布5G专利许可费的标准,意在为之后可能的5G标准必要专利侵权诉讼做好铺垫。实际上,尽管高通、爱立信的许可费标准看似不高,但是对低端手机厂商的压力很大。笔者认为,进一步将专利许可费堆叠效应考虑在内,即当高通、爱立信以外的其他所有5G专利权人也以类似标准收取许可费时,累加得到总许可费,该费用将大大高出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可承受的合理范围。这已然预示了5G市场的未来拼杀将何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