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3通过SREBP1c加重肥胖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脂肪毒性》

  • 编译者: 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4-11-21
  • 肥胖诱导的心肌细胞脂质超载导致深度氧化应激和心肌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脂质在心肌细胞中积聚的新机制,并寻求相关的治疗策略。P21活化激酶3 (PAK3)在肥胖的人心肌,鼠心脏和心肌细胞中分别在饮食或脂肪酸诱导的应激下升高。心脏特异性过度表达PAK3的小鼠在饮食应激时更易发生心脏功能障碍,至少部分原因是心肌内毒性脂质沉积增加。在机制上,PAK3通过激活心肌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β-1 (S6K1)途径,促进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的核表达,导致脂质基因谱异常,脂质过量积累和氧化应激。更重要的是,PAK3基因敲除减弱了脂肪酸诱导的大鼠和人类心肌细胞的脂毒性和细胞死亡。更重要的是,S6K1或SREBP1c抑制剂减轻了肥胖应激下PAK3触发的细胞内脂质超载和心脏功能障碍。总的来说,我们已经证明PAK3损害心肌脂质稳态,而抑制心脏脂肪毒性减轻心脏功能障碍。我们的研究为改善肥胖性心肌病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文章亮点

    肥胖会增加心脏功能障碍的风险;然而,有效的治疗仍然缺乏。在这里,我们研究了肥胖性心肌病的潜在机制。

    我们发现,在肥胖人类和小鼠模型的心肌中,PAK3的表达增加。PAK3上调通过激活mTOR和S6K1介导核SREBP1c,导致心肌脂质超载。

    抑制PAK3和S6K1途径或SREBP1c可防止脂毒性,并对心肌细胞存活产生有益影响。

    体内药理学抑制S6K1和SREBP1c被证明在调节心脏脂质稳态和延缓肥胖性心肌病进展方面是有效的。

相关报告
  • 《肥胖与糖尿病患者线粒体功能及胰岛素敏感程度的变化》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3-18
    • 线粒体的功能就像一种广谱的特点例如静息线粒体活性 、最大或最小的氧化磷酸化的能力(OXPHOS)、线粒体动力学、翻滚和可塑性。线粒体和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并且取决于组织、实验模型、方法论,和线粒体功能测试特点的变化。人类骨骼肌的线粒体发生异常,一方面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例如线粒体含量较正常量低,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如OXPHOS能力或者可塑性的受损。线粒体异常最终会导致线粒体功能的降低或者导致胰岛素抵抗型的2型糖尿病。类似的机制也可能发生在脂肪组织和心脏肌肉。与此相反,线粒体的氧化能力瞬时上调会导致肥胖的胰岛素抵抗的人有脂肪肝或没有脂肪肝,引起氧化应激和脂肪肝疾病的下降。这些数据表明在人类代谢性疾病过程中,胰岛素敏感性和氧化代谢之间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 《根据冠心病患者体内的时钟基因,低脂肪饮食的慢性消耗提高了心血管代谢的危险因素》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huangzheng
    • 发布时间:2015-11-03
    • 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坏 (时钟)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已与肥胖、 血脂异常等心血管代谢条件相关联。我们的目的是检查是否两个健康的饮食,长期食用以改善脂质代谢和炎症状态与冠心病 (CHD) 患者与时钟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交互。各组日粮低脂肪 (LF) 饮食和地中海饮食 (MedDiet)。897 从 CORDIOPREV 临床试验的患者进行了时钟单核苷酸多态性 (rs1801260、 rs3749474、 rs4580704) 和研究的过程。经过 12 个月的干预,我们发现显著的基因 — — 饮食 rs4580704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 LF 饮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的等位基因携带者 C/C 具体而言中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A1 比值, 显示了更大跌幅高敏 C-反应蛋白 (p < 0.001) 和显著增加 (p = 0.029) 比小 G 等位基因载体 (G/G + C/G)。没有其他的基因 — — 饮食互动在本研究的观察中。这些结果表明, rs4580704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 LF 饮食改善炎症状态及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基于基因的"个性化营养" — — 营养相互作用转向可能适合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